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4/03/2019
新邦波赖培英华小.非华裔生逐年增
作者: 黄丹芳、摄影:郑霹麟

0089LMH20193131242311497102.jpg
培英华小校方希望新邦波赖一带能够蓬勃发展,以便吸引更多附近的学生家长把孩子送来就读。(图:星洲日报)

当所有学生每天清晨早早爬起床,让父母载往一段距离的学校上课的时候,新邦波赖培英华小的学生却省却提早爬起床,保留了父母用脚车或摩哆车载送他们到学校去上课的纯朴上学回忆。

脚车或摩哆车载送学生是特色

新邦波赖培英华小校长吕彦良向星洲日报《大霹雳》社区报指出,这就是培英华小的一大特色和优势。

追溯培英华小的历史,1913年前波赖一带因为矿业发达,开采者多属华侨,而居住在波赖的人口也日益增加,因此,培英华小便于1913年8月1日创立,并于1914年在校董发动筹款建校下,于老波赖的象山下建立起学校。到了1923年,由于学校校舍地势低,常常淹水,因此后来学校改建在当时的警察局旁。

1927年,校方购买了位于老波赖的4所店铺作为校产。然而,1932年,当英国锡矿公司买下老波赖全埠作为锡矿场时,补贴了学校的迁校费,并补贴学校的常年经费。因此,同一年,学校在新波赖(培英华小现址)建新校舍,并于1933年迁入新校舍上课。

1935年,学生人数增至230名,成为一所完整的小学。不过,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学校停办,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于1945年11月1日复校。

较后,政府于1951年实施紧急法令,老波赖平民学校及全部居民被迁移至新波赖。平民学校与培英学校便于1952年合并,并保留“公立培英学校”的校名。到了1957年,公立培英学校改名为培英标准型华文小学,1961年学校再次改名为培英国民型华文小学。

吕彦良:非华裔生占27%

各族学生融洽相处

吕彦良指出,目前培英华小共有184名学生,其中非华裔学生占27%,而且还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这些非华裔学生,除了巫裔和印裔,包括原住民。这显示社区内的非华裔家长认同华文教育的理念,接受华小的校风、老师的教学及董家教的认真办学。

他表示,在这样多元种族的环境下求学,各族学生都能融洽的相处。学生之间互相学习,非华裔学生向华裔学生请教中文,而华裔学生更在平日的交谈中获益,马来文也进步很多。而且,学生们习惯了与其他种族相处,以后不管上中学或大学,甚至到社会工作,相信都会很容易融入多元社会的环境 。

早期以书法闻名

他说,培英华小注重学生的品格,因此学术成绩也不会太差。去年,小六评估考试及格率达60%,而且,前2年,校内的篮球队和乒乓队也交出不错的成绩。早期的培英华小更是以书法闻名,叱咤一时,举凡书法比赛都获得卓越的成绩。

“如今学生家长在挑选学校时选择多,校方也面对学生流失的问题。为了鼓励家长把孩子送进培英华小就读,校方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学术表现和设备。同时,校方也通过董家教成员与村民接触,鼓励更多家长把孩子送来就读。”

然而,他指出,由于新村面对人口老化的现象,留在新村的居民多是年长一辈,新一代的村民大都往外跑,也没有太多入学年龄的孩子留在新村里。

他除了促请村民不要舍近求远,舟车劳顿把孩子送到村外的学校,他更希望未来城市的发展趋势能够移到新邦波赖,一旦屋业在新邦波赖蓬勃发展,便可吸引更多学生来源。

他说,如今的培英华小的学生人数不多,因此学生获得的表现机会就更多了。

0089LMH20193131242311497103.jpg
培英华小董家教成员不遗余力地为学校付出。左起是校友会秘书陈文扬、校友会名誉主席李顺章、校友会主席林永强、董事长王秀兴,右起是董事兼校友会理事黄金南、家教协会副主席苏昌、家教协会主席张水生、吕彦良。(图:星洲日报)

0089LMH20193131242311497101.jpg
培英华小经历过百年的风雨,也见证过时代的变化。

0089LMH20193131242321497105.jpg
培英华小的非华裔学生人数占27%,并且还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0089LMH20193131242301497098.jpg
来自三大民族的学生在同一屋檐下学习,融洽相处。

0089LMH20193131242321497106.jpg
校内的鱼池,提供师生一个接触大自然的好地方。

0089LMH20193131242321497104.jpg
校内的食堂干净卫生,环境清幽。(图:星洲日报)

0089LMH20193131242301497100.jpg
早前的培英华小旧校舍是以木板兴建,并受到白蚁的侵蚀。(图:星洲日报)

0089LMH20193131242301497099.jpg
重建后的培英华小,让全校师生有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图:星洲日报)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