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5/09/2014
【别有村天】 巴西古当国会选区上篇.文史馆地方志 记60年人事物.避兰东村民“珍藏”历史
作者: admin

《星洲日报》与读者一起成长,与华社共生共荣,我们共同经历一波波崭新时代的冲击,迎向每一段悲欢历史的转折荣辱,我们见证了时代的变化,为重大事故而同喜同悲。

85年来,我们俨然不再只是报馆与读者,而是亲切的朋友,生活的伙伴。

在星洲日报85周年之际,我们剪集华社在国家发展长河中非常重要的一段,作为85岁给华社的献礼,它就是新村系列报道——别有村天。

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的记者们,试图再走一趟新村的回顾,再一次勾勒我们共同生活过的面貌,回溯我们走过的步履,看过的风景。

别有村天,是我们对乡土渐变的深切怀念,也是我们献给《星洲日报》读者一份友谊的纪念。

本专题是以国会选区做归纳,今天,请随我们来到柔南的巴西古当国会选区。

巴西古当区2新村
避兰东马西

一山、一庙、一校,是新山华人独有的社会结构模式;很多华人新村已从小规模的村落,在城市化冲击下,转型成繁华的小镇。

巴西古当国会选区内的两个华人新村,分别是避兰东新村和马西新村;避兰东一带旧称“郑厝港”,马西一带则称“李厝港”。

其中,避兰东新村虽然只有约六十多年的历史,但村民保留历史古物的意识很高,许多具有历史价值的珍贵照片及物品依然能在新村内找到。

至于马西新村,由于发展建设的步伐之快,以致大部分有关马西新村的历史文献失落;斗换星移,许多华人村民更往外出走,搬迁到新村周边的新兴住宅区。

巴西古当国会选区的上篇,将用两个篇幅来描写避兰东新村;下篇,则也用两个篇幅带出马西新村的情况。

避兰东新村虽然只有约六十多年的历史,人口近2千人,但村民保留历史古物的意识很高,许多具有历史价值的珍贵照片及物品依然能在新村内找到。

74年焚化炉仍保留

其中,有一座小型垃圾焚化炉,是在1940年代紧急时期所建造的,至今仍然完好无损地保留下来,相当罕见。

另外,新村内的建集华小还设有文史资料馆,也是新山县第一个有文物馆的学校;避兰东村委会更在2011年2月17日出版了《避兰东华人新村地方志》,详细记载了新村过去的点点滴滴。

计划建公园打造景点

避兰东新村发展至今,已经是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新村,但村委会并没有满足现状,还计划要兴建综合休闲公园,想要打造成旅游景点之一,并吸引年轻人回流。

上篇之一会先介绍避兰东新村的历史和生活点滴,上篇之二将描述避兰东新村村民如何爱护本身的特质和文化史料。

早期称“郑厝港”
人口迁移从300变2千人

避兰东新村在早期被称作“郑厝港”、“郑屋港”,是在港主制度时代被开拓,因依靠避兰东河而命名,整个区域占地约90英亩。

原先只不过是300人的小村庄,随着人口大迁移行动,避兰东新村渐渐发展成现在近2千人的规模,其中华裔占70%、巫裔25%、印裔4%,以及其他种族1%。

跟其他华人新村一样,避兰东新村早期也是以务农为主,港主时代曾大量种植过甘蜜、胡椒、黄梨等,之后橡胶树移植成功,村民纷纷改种橡胶,并且兴盛很长一段时间。

目前新村的农业经济多样化,除了橡胶和油棕外,也有种植热带水果和热带鱼等。

位于避兰东新村内的建集华小,已经有96年的历史,从一开始小亚答屋的私塾,发展成今日占地2.2英亩、拥有2千多名学生的学校,不少学生来自附近其他花园。

新村里还有各种宗教场所,有万福庙华人庙宇、东迦拿基督教会、圣若瑟天主教堂、回教堂和印度庙等。

美食多吸引狮城客
云吞面5年只卖3令吉

说到美食,不外乎是避兰东大街上的乡村咖啡店、琼联东茶室和莲花路上的无牌阿先炒粿条。

琼联东茶室在新村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第二代老板潘亚炳的海南咖啡也曾是许多人的最爱,不过由于年事已高,潘亚炳也不再自己制作海南咖啡了。

乡村咖啡店是5年前开始营业,其中一个摊位“叶记云吞面”售卖的云吞面只要3令吉,不仅便宜且料多实在。

云吞面老板娘阿美(42岁)是印尼华侨,跟丈夫一起经营摊位,从5年前开始便把云吞面定价为3令吉,即使物价上涨也坚持不起价。

至于无牌阿先炒粿条,虽是由杨忠生和杨忠孝两兄弟负责经营,但其实是家族生意,从早到晚都有不同的美食供应。

上午至中午时段是由杨忠生外甥陈伟成经营其中一个摊位,售卖经济面、鱼头米粉和黄姜饭咖哩鸡等。

下午至晚上时段则是由杨氏兄弟售卖炒粿条、炒面、叻沙、炸鸡、清汤和粥等。而且他们的生意相当不错,就连新加坡人也慕名而来。

避兰东的这些饮食店面不止是村民早午晚餐用餐的地方,也是茶余饭后聊天聚集的场所之一。

校名与陈嘉庚有关
建集华小走过近百年

再多4年,建集华小就要庆祝百年校庆,该校不仅是避兰东新村村民就读,也受到附近其他花园华裔家长们的喜爱。

建集华小在1918年创立,当时只是以亚答和木板盖成的校舍,如今发展成软硬体设施皆齐全的华小。占地仅2.2英亩的校园内,竟可容纳2千多名学生。

根据《避兰东华人新村地方志》的记载,“建集”这个名称的来由,其实是跟教育家陈嘉庚有关,一开始校名叫作“公立建集学校”,因陈嘉庚是福建人,曾在中国福建创办集美学校,故取名建集。

而在1953年,教育局一度有意将“建集”易名为“避兰东”,时任学校董事长的杨立元与村长刘赞源认为校名是先辈所立,不适合更改,因此便保留下来。

所幸,在这之后,教育局也没再提起改校名这件事情,建集华小也在村民和热心华教人士的爱护下,茁壮成长。

敬拜者的园地
各宗教场所形成特色

避兰东新村的特色之一,是拥有各式各样的宗教场所,洪来福在地方志中还以“敬拜者的园地”来形容新村的多元信仰。

拥有百年历史的“万福庙”,就坐落在新村入口处,主要供奉的是康王,有一指是太平天国的其中一员大将康王汪海洋,另一指是宋高祖赵构。

而避兰东迦拿基督教会和天主教圣若瑟堂则是位于避兰东警局后方山坡上,有趣的是这两座教堂的大门是面对面的,且屋顶上都竖立一个大十字架,相当显眼。

政府在新村隔一条马路的地点建设了廉价屋后,巫裔人口增加,当然少不了要建造回教堂。回教堂也提供近年才兴建的人民组屋居民一个膜拜的场所。

避兰东印度庙约有64年的历史,跟上述宗教场所不一样的是,该庙建在避兰东新村外,与新村的入口之间隔了一条旧马西路。

史克绍:树胶店经营至今
感谢街坊忍异味

在避兰东新村大街上,有一家以树胶买卖为主的店铺,从80年代经营至今仍存在,这在新山县的华人新村是非常少见的。

业主史克绍(51岁)和史方正(45岁)兄弟从父亲手中接过树胶买卖的生意。史方正透露,以前行情很好时,1公斤树胶可以卖到7、8令吉,如今却不到2令吉,可说是生意难做。

不过他说,他们也有经营油棕买卖,所以尚能维持开销。油棕一般是采下果实后便直接送到工厂,而树胶则会堆放在避兰东新村内的店面内。

“树胶大多是从附近地区的胶芭购买,一部分还是来自五间店及振林山一带。”

他透露,虽然堆放树胶的店面经常会发出一股难闻的味道,但所幸隔壁邻居和村民能够体谅,树胶生意才能继续经营下去,让他们很感激。

建集打造文史资料馆
新山华小首创成典范

建集华小耗资了20万令吉打造了“建集文史资料馆”,就设在学校食堂旁。该馆于2011年4月开幕,目的是收集社区史料文物或国家重要历史资料。

这间文史馆不但是新山区华小首创,更成为了其他华小成立文史馆的典范。

2012年,该文史资料馆还获得巴西古当县教育局推荐参加柔佛州际各源流学校文史馆的比赛,并获得第二名的佳绩。

文史馆的文物和史料都相当丰富,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除了建集华小的历史外,也有避兰东新村早期的历史照片、村民工作时使用的工具、戒严时代的文物,还有一些政府文件等。

另外,文物馆也收集了不少国家重要的历史图片,特别是华文版的独立宣言,是相当珍贵的史料之一。

英殖民期 出入受限
建焚化炉烧垃圾树叶

在避兰东新村妇孺诊所的附近,有一块空地,建有一座以红砖砌起的“小型垃圾焚化炉”,相信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

洪来福透露,1948年在紧急法令下,避兰东新村与其他华人新村一样,都是英殖民政府用来箝制华人特别是马来亚共产党力量的其中一个方式。

他指出,除了避兰东新村原来的村民外,附近的东山园和万孚新村的华人也被迁至避兰东新村,以便集中管理。

村民吃了4年大锅饭

“集中管理后,所有人出入新村都要经过审查,而且诸多限制,村民的生活只在新村的范围内,还实行‘大锅饭’制度,把米煮成饭配给全村。”

他说,当年大锅饭的煮食地点就在现今避兰东警察局对面的一片空地,村民一共吃了4年多的大锅饭,村子才从黑区转为白区。

“由于出入受到限制,村民生产的垃圾不可能运到村外丢弃,只好自己建造了一座垃圾焚化炉,自行解决。”

欲美化焚化炉当地标

洪来福透露,该焚化炉主要是焚烧一些家庭生产的垃圾,或是地上的树叶。至于大型垃圾如木材等,村民会带回家作为煮饭烧水的燃料。

他表示,紧急法令解除后,村民就渐渐不再使用焚化炉,但焚化炉并没有就此消失。在1989年,政府部门有提出拆除的建议,不过在村民的强烈反对下,最终还是完整地保留下来。

“焚化炉的结构和材料都相当坚固,没有随时间的流逝而风化,而且居民还有意将其美化,成为该村的地标之一。”

村委会怀大计 拟建经济中心
唤游子归塑活力家乡

避兰东新村之一我们介绍了新村的概况,这篇我们将介绍这个“有历史”的新村。所谓的有历史,是指人们能很轻易地了解新村的历史,这完全是因为村民对历史保留的积极态度。

避兰东新村虽然是个人口不多,日渐趋向城市化的华人新村,但却能够在这个新村内找到不少历史文物和史料,可见村民在这方面不遗余力。

例如2012年新村推介了《避兰东华人新村地方志》,记载新村详细的点点滴滴;还有建集华小内的文物馆,也收藏了不少珍贵历史照片和文物。

尽管新村人口无可避免会慢慢流失,但有了这些历史依据,相信在避兰东新村出生的村民,无论日后身在何处,都不会忘记自己的故乡、自己的根。

编写地方志
洪来福如“半个”村民

《避兰东华人新村地方志》是由文字工作者洪来福编写,他不是避兰东新村居民,但对新村有着一份情感,也对新村的容貌有很全面的了解。

他透露,他是第一次撰写避兰东新村的地方志,花费9个月的时间收集资料,已经算是相当快的速度。

村民助收集珍贵照片

他指出,除了寻求国家档案局的协助外,他也获得村民的帮忙,收集了不少珍贵的照片。

“可惜的是,由于避兰东新村曾经发生过多次水灾,有不少照片已经消失无踪。尽管如此,地方志还是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出版,成果已相当不错。”

见证古今变迁

他表示,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他也藉此了解了避兰东新村的历史及变迁,说是半个“避兰东新村村民”也不为过。

《避兰东华人新村地方志》记载的事物,从新村起源至现代发展,阐述文化、经济、教育、社团、政党、宗教和人物等,共128页,可说是相当完整。

值得一提的是,该地方志的图片量可说是相当多,尤其是早期黑白照片,让读者见证了从古到今的变迁。

获拨710万移3桥石墩
扩河摆脱水灾

避兰东新村沿河而建,早期受到水灾的困扰,几乎每逢大雨来袭都无可避免。2000年以后发生的次数更加频密,虽无酿成生命危险,但居民都不愿每次都面对财务损失。

洪来福透露,淹水的主要原因,是旧马西路、巴西古当大道及铁道局的三个桥梁下的石墩,阻碍了避兰东河的流动,因此雨水量一多便无法顺利排掉。

他指出,水灾最为严重的一次是2001、2006和2007年,新村内低洼的地点都无一幸免,住宅、商店和警局都被浸泡在水中。

他笑说:“当时避兰东警局内有扣留室,警员因大水来袭纷纷走避,囚犯被困在扣留室不知所措。村民们发挥了守望相助的精神,协助警员们一同搬移文件。”

每次大水冲走珍贵史料

后来新村获得710万令吉的拨款,移走了上述三个桥梁的石墩并扩大河道。2010年现任首相拿督斯里纳吉亲临避兰东新村,也拨了300万令吉,将原本新村入口处的铁桥,改建成钢骨水泥石墩桥,并于2011年5月正式启用。

大桥启用后,排水系统完整,村民安居乐业,不用每次担心每次大雨造成的水淹困扰了。

只是,洪来福感叹,每一次大水都无情地将一些珍贵的历史文物和资料等冲走,这是令人感到惋惜的事情。

村委会活力四射
拟参加新村美化赛

随着年轻人往外拓展,很多华人新村渐渐只剩下老龄人口,避兰东新村也不例外。不过,村委会却雄心万丈,希望能重新打造新村,吸引青年回流。

避兰东新村村长陈珊珊透露,历届的村委会一直都有意继续发展新村,并且建造新的设施。如今具体的计划除了美化新村外,也要兴建一座综合经济中心。

设脸书凝聚年轻一代

她说,该村也踏出第一步,尝试参加全国新村美化比赛,主要是整理大街上的空地、修剪杂草,及设置新的围栏等。

“至于综合经济中心则是长远计划,我们将会申请拨款并陆续进行。综合经济中心是一座类似小贩中心的地方,除了售卖美食,还有土产及手工艺品等商店。”

她指出,新一届的村委会成员大多是35岁以下,他们还开设了脸书专业“我来自避兰东新村”,以凝聚年轻一代的的力量。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