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07/08/2011
抢救全马最古老顺德建筑
作者: admin

除了中原以外,马来西亚堪称为拥有全世界最密集的华人社会组织网络的国家。根据社团注册局在2005年的资料统计显示,我国在当时已有7千937个注册华人社团 ,事隔6年之后,相信总数已超越8千个以上。

这些社团组织包括血缘、地缘、业缘、宗教及文娱等。然而,随时代变迁及生活方式改变,除了一些大型社团仍然活跃,大部分的社团,尤其是非都会区的中小型社团已少有活动,许多社团在没有新会员加入下,呈现垂垂老矣的状况。

从前的人,在披荆斩棘、拓土开荒之余,成立了种种社团,为的是照顾族群的权益及福利,也间接为社群之间的协调,乃至社会的和谐做出贡献。所谓立业难,守业更难,这些社团组织流传至我们这一代人,如何持续经营下去,将是我们必须承担的义务与责任。

近年来,一些小型社团在面临后无继人的情况下,逐渐走向关闭的道路。随这些趋势的演变,当中有很多问题需要去解决,例如社团在解散之后的资源何去何从。不论是解散还是坚持维护下去,对社团继承者都是无比的困难。

其中,太平顺德会馆便是典型的例子。跟其他地缘社团一样,太平顺德会馆成立的目的,是为了凝聚乡亲,守望相助以及照顾子孙利益。顺德人在马来西亚的人口不算多数,到目前为止,全马只有7个顺德团体,包括槟城、太平、霹雳(怡保)、雪隆、森美兰以及马六甲的五邑会馆。相比其他地缘社团,顺德算是微小的一支。

成立于1896年,在今年庆祝115年的太平顺德会馆,只剩下119名会员,活跃的会员只有40余名,分别来自7个家庭。为了维持会馆经营,几乎所有会员都已为孩子注册成为会员,以避免会馆落入后继无人的窘境。事实上,会馆目前最辣手的问题不在于会员人数,而是会所的经营管理问题,包括如何维护具有百年历史的旧会馆,以及这些资产的永续经营及保存问题。

太平顺德会馆座落于市中心的古打律(Jalan Kota)36号,邻近县署、广东会馆、何仙姑庙、太平湖等,为早期太平市区的地标建筑物。根据会馆的记载,这栋广东岭南式建筑的材料乃从广东家乡运来,并聘请原乡工匠来兴建。过去的会员,大都从事小生意如卖猪肉等,富裕程度无法相比其他同质性会馆,在这样的条件下仍然坚持兴建如此规模的传统建筑,实属难得。

自落成以来,顺德会馆老建筑便成了太平顺德同乡的聚集点,在主堂上也有伺奉关圣帝君及祖先牌位。此外,在建筑的后半段设有善堂,收容失业及无家可归的人士,偶尔也借出供殡仪打斋用途。至于两侧的廊道很早以前便已与主堂隔开,出租给打字业者。由于顺德邻近太平地方法院及县署,因此常见有人在顺德会馆两侧排队,等候打字员帮忙填写表格或申诉书函等。

1977年,由于旧会馆结构老旧,加上漏水等问题,经过香港、澳门、马六甲、雪隆、怡保及槟城顺德会馆协助下,在其后方购得一块土地,兴建一栋新式3层楼建筑,二楼供作会馆空间,也将地面层及3楼出租,以获取收益维持会馆经营费用,自此时起,旧会馆不再使用。一直到几年前,会馆理事曾计划将此建筑改建为辨公大楼,所幸未获批准,理事因此决议出租予一家广告公司,这栋老建筑才得以保留到今天。

因受到今年2月在太平举办的“回归.太平”古迹保存宣传活动影响,顺德会馆重新考虑修复旧会馆建筑的建议,并于6月间成立了“太平顺德会馆修复委员会”,冀望能再次凝聚众人力量,将百年老建筑修缮,保留做太平开发历史的见证。

与所有在马来西亚的顺德会馆比较,太平顺德会馆是当中历史最悠久的旧建筑。可能这么说,这项建筑保存的意义,已经超越了太平顺德会馆本身的价值,因此希望全马的顺德或广东乡亲,甚至是全体华社,都应该重视这个会馆的保存及修复工作。

以目前旧会馆的状况看来,最主要的修复工作要数屋顶瓦片重铺,以及壁体的灰泥重塑,由于顺德建筑装修样式较简朴,因此预计工程所需要费用不会超过马币50万元。目前修复委员会已经开始展开筹款工作,也正在规划旧会馆修复后的用途及永续经营方针。该会的修复宗旨相当简单,即保存会馆的历史建筑,以及找到能让会馆永续经营的方略,跟所有马来西亚的中小型社团一样,这样的宗旨说是简单,实际上要达到却是十分不容易。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