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02/02/2016
找回那些年被淡忘的童趣
作者: admin

小时候,郑锦华是玩玻璃弹珠高手,有个很要好的童年玩伴。玩伴实力不俗,但身体有点弱,时不时都需要去看医生。

他俩常窝在一起玩耍,而玩意离不开玻璃弹珠。有一次,玩伴在小弹簧上套着玻璃弹珠,对准墙角的小蟑螂一发力就射了过去。玻璃弹珠没打中小蟑螂,却因反弹力道过大,猛然直击站在旁边的郑锦华,他的门牙顿时崩了一小块,构成了永恒的“童玩纪念”。

六年级某一天,玩伴突然说,这会是两人最后一场玻璃弹珠的对决了。大概是当时年纪小,郑锦华没将这番话放心上,一如既往地快乐玩闹。约一个月后,他却听到了玩伴患癌过世的消息。当时,他把所有最爱的玻璃弹珠全部藏起来,完全不想去碰触。

“玻璃弹珠是种死物,通过童玩,却拥有了生命力,深深牵动着人心中最敏感的情绪。玩乐时的互动,是种享受,也是种友情的建立,而玻璃弹珠就是彼此的桥梁,承载着共同的情感与回忆。突然间失去了一个对手,对一个小孩来说是种体会,也是种学习,承载着成长。”

玩具不能用钱买

在乡村中长大,自然跟村中其他孩子会玩在一块儿。养育着8个孩子的家境勉强称得上是三餐温饱,任职庙祝的父亲对金钱管制严格,要用钱买的玩具,一般不获准许。因此,诸如风筝此类的童玩品,对郑锦华来说是相当奢求的。

他与父亲有个不明文的默契,就是不管玩什么,太阳下山前一定要回家洗澡、吃晚饭。某一天,他与玩伴们玩得兴起,好不容易凑足人数玩过河(galidui)。

那是一种相当讲求谋略与挑战的童玩,即是在空地上排成“王”或“工”,通过特定的走动来阻止敌对阵营闯关成功。人数要够多,至少要五六人,要懂得声东击西,要有心计,才是这童玩的精彩之处。

天色渐暗,大伙儿还没有打算回家,玩得欲罢不能,笑声更是响彻云霄。恰好父亲的房间就倚着空地,他探出上身,轻轻用福建话淡淡说一声:几点了?大伙儿即刻做鸟兽散。回忆起此事,他说,这也是童玩中的游戏潜规则,是默契,也是原则,自己要“识做”。

童玩蕴含学问
打架鱼必胜招

打架鱼可能算是比较多不同辈的人的共同记忆,但,你或许不知道,原来打架鱼也有必胜绝招?

郑锦华常年采集童玩,曾就此访问一名八十多岁的老人家。受访者说他6岁就开始玩打架鱼,以此推敲,至少玩了有七十多年的历史了。

有趣的是,他当时玩10次输10次,每次都输掉一碗面。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有名知悉内情的朋友告诉他,那是因为敌对阵营在水中加了点盐。

“打架鱼是淡水鱼,是无法适应有盐分的水。

那,或许你会问,为何敌对阵营的打架鱼却能够在加了盐的水中悠然自得呢?那是因为他们在家中日日秘密培训,每天都加了点盐在水中,让打架鱼慢慢适应。我做了这么多的老人家童玩口述历史,这还是第一次听到呢,哈。”

郑锦华兴奋得开怀大笑:“看吧,童玩也蕴含学问呢,这很有趣,就是生活。”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