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9/11/2016
周芬伶 ‧ 乱弹张爱玲
作者: admin

张爱玲写作时间超过六十年,留下的作品文类甚多,散文、小说、电影剧本、翻译、英文作品、小说注译与考证,她常中英文互写、并写,因针对的读者群不同而有改变,作品有些参差,她的中文是一流的好文字,具有独特的魅力,可优先找来读;英文可能不及中文,要进入张爱玲得挑着看,以免踩到雷。剧本与小说考证可以跳过,他人的译本也可先搁着,她自译的作品最好的是《秧歌》,我个人很喜欢这本,有一种特殊的气韵,是其他作品少见的。

写作与阅读分许多阶段,刚开始难免堆砌文字,这时适合读较华美诗或散文;再来讲究文字的自然与意象,在此时读张爱玲最易入手,我是十二三岁读张在《皇冠》连载的《半生缘》、《怨女》被她的人物与故事吸引,曼祯被姐夫姐姐合谋强暴,对少女而言是惊恐的厄梦,久久难以忘怀,这些是她中期的作品,并不适合初学者;要学到张的精髓还是要从《传奇》(《张爱玲短篇小说集》)与《流言》开始,主要是文字与意象漂亮,充满少年天才的精锐之气,想写小说的读《传奇》,想写散文的读《流言》,前者世故老辣,曲尽人情,短篇、中篇、长篇诸体皆备,〈封锁〉展现小说的效果集中与时空压缩,因时间压缩在短短的封锁时间;空间集中于一节电车上,因高度压缩而充满戏剧张力,因此深得短篇之神髓,主要以一人一事为主,追求单一性与戏剧性;《红玫瑰与白玫瑰》、《倾城之恋》格局更大些,为多人一事与一人多事,能描写大时代与小儿女的故事,是中篇的杰作,追求思想力与立体感:《金锁记》看来是中篇,事实上是长篇的题材,因是描写多人多事,追求复杂性与延展性,故而后来改写为长篇《怨女》,她可说是少数能同时写短、中、长篇的大家。

《流言》的文字清妙机智,感性与知性兼具,而且诸体皆备,自传(〈私语〉、〈烬余录〉)、记(〈更衣记〉)、序、语录(〈姑姑语录〉、〈炎樱语录〉)、散文诗(〈夜营的喇叭〉)、艺评…………,可以看见一个散文家的触角与文体之丰美,40年代的文字至今读仍不过时,常有金句与警句,如“我喜欢听市声”、“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子,上面爬满蚤子”,我觉得散文要写到有自己的文体并不难,但要被记住,被背诵,非大才不能为。

她的中后期小说转为隐晦与难读,是可以挑战读者的阅读力,如《小团圆》初看时觉得老套晦涩,然而每一次读都有新的体会与感受,感觉是〈私语〉与〈烬余录〉的延长版,却埋伏与隐笔甚多,如她对母亲与情人的爱憎是多面体,不说的比说的多,她要谈的是言说与沟通的困难,切断母女的脐带,等于切断自己的过去,最痛的还是自己,从此她获得自由,留下遗憾与惘然,张爱玲是个没长全永远的少女,她的少女心虽有点暗黑,然而她所诉说的主题却是广大而久远的。

因此阅读的顺序是《流言》、《传奇》→《半生缘》→《小团圆》,如果你还年轻,先不要读《小团圆》,读《海上花列传》或《红楼梦》或许好些,对藏闪笔法较能体会,再回头读《小团圆》更好。

如果想成为像张一样的作家,事实上是做不到的,因为如果曹雪芹才高八斗,张约有六斗,一般人只有一两斗,天才百世难得,那只有做地才,经过不断努力也可走出自己的路,不必人人皆是张爱玲,像跟踪张的三毛难以企及,但也走出自己的一片撒哈拉沙漠。

再来是家世与体验,有张爱玲那样的家族与风浪才有张爱玲,现代人多是小家庭,那种大家庭与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已成过去,写作者只能忠实于自己。现代人叙事能力太弱,可以学张如何讲故事,她的笔调在自然主义与意识流之间,前者讲究情节的因果性,后者捕捉潜意识中微妙的一瞬间,情节较破碎而反覆。初学者宁取早期作品,易读易学。

要学张爱玲,就学她的诚实与勇于面对自我,与对写作的热情与习惯始终如一,她的毅力与坚持,但不脱离现实太远,这是最难的。

必读书单

《流言》

这是张的第一本散文集,写作年约18岁到23岁,其中有多篇是先写英文再改写成中文,如〈私语〉是1938年先以英文发表在大美晚报,后再改写成中文,写她的童年及至被父亲囚禁与逃到母亲家的过程,那年她才18岁,可见她英文写作能力之早熟,〈我的天才梦〉写于19岁,如一篇精美的自传与生命寓言,这时的她勇于揭发与倾诉自己,作家的个性与才情、文体已有大家风范,当然不能错过。

《传奇》

这是张的第一本小说集,写作年约23到24岁,大约以周边人物与家族故事为主轴,上海为背景,写结婚前后的男女故事、与女人的婚恋故事,此时期作者正处婚恋期,写出爱情的放恣与张扬,情场如战场,小说文字偏华美,意象突出,可说是海派小说的精美版。

《半生缘》

张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写乱世儿女阴错阳差的故事,作者用压抑且低调的文字写普通人的故事,生活感与复杂性、延展性十足,颇得章回与话本小说之神髓,非常耐读。

选物

孔雀蓝的衣服

孔雀蓝是她最喜欢的颜色,是有点带绿的蓝绿色,母亲给她小时候照片上的洋装上孔雀蓝颜色,从此定调。她住的房间墙壁是孔雀蓝,衣服也喜欢此色。在她的纪念展上,我看见好几件孔雀蓝,有一件蕾丝花衣领,蕾丝花衣襟,开襟成对称滚边,看来十分雅致,到现在仍是时髦。她的恋衣癖很适合作时尚设计师,可惜没好好发挥,倒是丰富了她的衣柜。

延伸

《海上花列传》

这本写于1894年的小说,让她花10年作译注与翻译,跟《红楼梦》一样,因为这里面有她想要的一切,也是她一切的来源∶上海、女人、爱情、金钱、小说笔法与丰富的社交生活,而且跟她成长环境相通,她在小说中跟书中人社交,忙得乐乎乎,根本不需要其他的社交,与其说她隐世不如说她逃入这些书中,这本书的人物鲜活,对话漂亮,但不易读,认真的读者可以挑战一下。

毛姆《人性的枷锁》

张自言自己的作品完全受中国小说与诗词影响,西方作家她只提过毛姆,此人喜欢旅游且来过中国,写过中国,可能这种异国混杂风让她有印象,在〈浮花浪蕊〉中,她曾形容船上的时空像毛姆的小说,说的是他的旅游、异质、异国情调。

毛姆小说的《人性的枷锁》,是本传记小说,写一个跛脚男变态的情感史,自传体与人性的暗黑面都是张喜爱且擅长的,虽有点老派,但谁说老派就不好呢?

周芬伶

台湾屏东人,政大中文系毕业,东海大学中文研究所硕士,现任教于东海大学中文系。跨足多种艺术创作形式,散文集有《北印度书简》、《绝美》、《热夜》、《恋物人语》、《杂种》、《汝色》等;小说有《妹妹向左转》、《世界是蔷薇的》、《影子情人》、《粉红楼窗》等;少年小说《蓝裙子上的星星》、《丑丑》等。

作品被选入国中、高中国文课本及多种文选,并曾被改拍为电视连续剧。以散文集《花房之歌》荣获中山文艺奖,《兰花辞》荣获首届台湾文学奖散文金典奖。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