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7/02/2017
商场的光辉岁月(一)·叙述老商场光辉岁月.槟城光大槟城人的骄傲
作者: niki

每一座城市都有一座凝聚市民情感的老商场。它或许是老怡保记忆、老槟城记忆,也可以是老古晋记忆。

这些老商场不只是一个商业中心,它伴随着我们的成长岁月,展示过各个年代的潮流与文化;也是当地人“朝圣”的区段,承载着一座城市的梦想。

它们曾经光辉,但也随年月消失。从旺盛到冷清,它们要不寻求突破转型,要不就是退出历史的舞台,永远消失在时间的长河里。

若用圆周来圈上槟岛与威省,槟州最核心之处是首府乔治市;而最为中央的地段,就是光大(KOMTAR)了。

槟榔屿是槟岛的旧称,岛上青葱绿意、新旧建筑交错,尤其是美丽的乔治市。60年代,因马印对抗、自由港地位被夺取等因素所致,百姓失业率急速攀升,州经济顿时陷入困境。1969年当选槟州首席部长的已故敦林苍佑身负重任,通过几项大型计划推行改造与振兴。65层楼高的光大,集政府行政与私人商业为一体,是当时最重要的建设,也曾是东南亚最高的建筑。

光大的建设与完工,为当时颓靡的乔治市带来了振奋。老百姓在进驻的百货公司、餐馆、商店、小贩中心内,找到了一份足以填饱肚子的家计。下了课的学生,或是下了班的打工族,会聚焦在热闹喧哗的光大商楼,逛街、约会、看电影、聚餐…………他们被唤为“KOMTAR Girl”或“KOMTAR Boy”。

说起那些年的点滴,眼神中闪烁着奇异光彩,仿佛那对老百姓来说,是一段不曾逝去的光辉岁月。

光大的原名是为纪念我国第二任首相而命名。(图:星洲日报)
尽管现今的槟州政府极力于振兴光大,但要让光大再度登上国际舞台仍有待时光的见证。(图:星洲日报)
光大集政府行政与私人商业为一体,位于槟州最核心地段。(图:星洲日报)
前首相敦拉萨主持光大中心动土礼,林苍佑(右)见证,两人已先后逝世,成为历史人物。(图:资料室)
1974年1月1日,已故首相敦拉萨(前排右二)参观光大城市重建计划的大蓝图。(图:资料室)

那一段在光大卖面的清苦岁月…………

光大全名是“Kompleks Tun Abdul Razak”,为纪念第二任首相敦拉萨而命名,当时预计耗时20年完工,唯1974年,最先发展好的光大4层圆楼率先进行商业活动。大型百货公司入驻,接着有餐馆、商店、廉价市场等,百姓逐渐聚焦在光大,贸易活动相当热络。1985年,州政府单位正式搬入光大办公,居高临下成了州政府的权力象征。那时候,光大是槟城的地标、是人民的骄傲。

同一年,44岁的叶秀丽,在光大一楼的“南风茶室”租了个小摊位,售卖亚三叻沙及咖哩面。当时压根儿没想到,一卖就卖了18年。

“我们住在新街头,就在光大邻近,看着光大从无到有一步步建好。因为家贫,我们8个孩子是跟妈妈挤在一个小房间内生活,恰恰就是七十二家房客的模式。在巴刹卖菜的爸爸,则是带着一条折叠布床,夜夜睡在档口上。”

嫁做人妻后,她住进一个大家庭。有感生活艰苦、经济窘困,她跟着售卖爪哇面及粿条汤的妹夫,尝试做小生意。地点在现有的巴士总站上方,那是光大最早开业的饮食中心,也是现在仍营业的“新南风饮食中心”前身。

每日清晨6点,丈夫到巴刹采购食材,她在档口烧炭起火熬煮汤底。早晨8点及下午6点,则是一天之中客源最多的时段。客人多是建设光大的建筑工人、百货公司的职员、邻近社区的百姓、光鲜亮丽的公务员等,槟城两任首长敦林苍佑及丹斯里许子根也是常客。

80年代末到90年代,因着地理与设备便利,很多新加坡邮轮停靠槟岛,游客到光大来观光与购物,品尝道地美食。每每邮轮停靠日,叶秀丽就会预先多加准备,以满足这些游客的口腹之欲。新加坡游客相当大方,吃的是一碗亚三叻沙,付的是10元新币。还有一些来自香港的空姐,则是一次打包10份,空运回香港享用。

光大是黄金地段,租金不便宜,一个档口一天6令吉,一路涨到后来的27令吉。

那时候,大碗面卖2令吉,小的1.50令吉。亚三叻沙酸酸辣辣很开胃,若只是要买汤配饭,则只是5角。饮食中心内也售卖福建面、猪肠粉、鸡饭、炒粿条、云吞面、炒河粉、西餐等,应有尽有。

“大家原本叫我Laksa姨,后来叫着叫着就变成Lisa,我也不在意,大家开心就好。我们的感情相当不错,除了彼此照应,闲来我们也会对唱老歌,你一句我一句,气氛很热闹。后来,我把档口顶给别人,退休了。现在回想起来,觉得那一段在光大的时光,除了能够赚钱养育全家,也是人生其中一段最美好的日子。”

叶家两姐弟感情深厚,80年代家境贫困互相扶持,在光大共度艰苦与扶持的时刻。悠悠岁月过去回顾往事,两人无限唏嘘之余,也有无限怀念。(图:星洲日报)
叶秀丽当年在南风茶室熬煮叻沙汤头时,与隔壁档鸡饭叔摄下的珍贵镜头。(图:受访者提供)

五光十色的小社会

叶汉荣是叶秀丽的小弟,两人年龄相差足足12岁。原本在《星槟日报》任职,1986年停刊后转而在新创刊的《光明日报》服务。然而由于当时无法准时出粮、生活压力太高,无奈之下,他搭了姐姐的档口卖炒米粉。

清晨在家炒好米粉后,他骑着老爷摩哆载到光大售卖;小盘4角钱,大盘则是6角钱。卖完了,需要再骑摩哆回家炒米粉,若是卖不完,每天三餐就是伴着泪水吃冷冰冰的炒米粉,生活相当艰苦。咬紧牙关熬了5年,他才到《光华日报》工作。

“我原本是握笔的,要我拿锅实在不习惯。那5年赚的是蝇头小利,现在回想觉得以前的日子实在清苦。然而,在光大工作是项很新奇的体验,毕竟那是个五光十色的小社会。除了高官达与平民百姓都会在光大出现,这里也是个办理日常杂货的好地方,譬如维修手表、购买金饰、乘搭巴士等等。”

80年代的年轻服饰潮流,都是在光大的服饰店特别订做,中者为陈国强。(图:受访者提供)
陈国强身处的卖鞋店,当年就是光大最受年轻人青睐的滑轮场。(图:星洲日报)
新南风(旧称为南风)饮食中心是光大其中一个开业最久的饮食场所,多年来满足百姓、高官与游客的口腹之欲。(图:星洲日报)
光大曾在1983年1月22日遭火劫。(图:资料室)

写一首光大的歌?

1983年,还未竣工的光大突然起火,变成举国关注的意外新闻。当时年仅14岁的陈国强正在路边打羽球,被这一幕吓得目瞪口呆。熊熊烈火映红了半片天空,住在邻近地区的大人甚至焦虑得以为光大就要倒塌了,赶紧嘱咐孩子们收拾衣物与身份证,准备逃离家园。庆幸下了一场及时雨,才控制了火势。

他住在柴埕前,位于社尾万山旧址旁,举目可见庞然的光大,唯如今已让路发展而成为历史。他常步行到光大去吹冷气、使用公共电话,每天晚上甚至“借用”先进又清洁的厕所。就算在1985年搬离,他还是惯性在周末或假日到光大去打卡。

“光大满是百货商铺与娱乐场所,对年轻的我们充满着极大的吸引力。滑轮场、迪斯可是认识女孩的最佳场所,在Murah购买廉价又好看的衣物,而三楼的达利戏院则会上映绝佳好片。80到90年代还有股潮流,就是订制极具个性化的服饰。还记得,当时我的日薪仅10令吉,我就花了100令吉订制了一件牛仔外套。”

长居槟城半个世纪,陈国强见证光大的兴旺与衰落。才华横溢的他曾以艺名乙狼发表几首有关槟城的歌,〈红厝瓦的老厝〉、〈回来槟城看看你〉等。我问他:未来会写一首有关光大的歌吗?

“听起来不错,有一天会尝试!”

2亿复兴
再创光辉

历经数十年风雨摇弋、变化无常的政经起伏,光大的光辉岁月犹如青春一样一去不复返。自2008年上任后就积极复兴光大的槟州政府,多年来不断努力为光大注入新活力。

耗资2亿令吉的The Top Penang(槟城之顶)于2016年杪对外开放,涵盖全马最大的室内主题乐园、东南亚最高的高空走道、7D戏院等,是光大最新的亮点。较早前,引入光大的新元素还包括空中餐厅、圆顶科学馆、数码城、亚洲漫画文化馆等,务必要让光大在沧桑中华丽转身、浴火重生,吸引更多人潮与关注。

悬空建设的高空走道是光大最新卖点,吸引国内外游客在高空一览槟城的美景。(图:星洲日报)
The Top Penang打造东南亚最高的高空步道,吸引国内外游客登高望远。(图:星洲日报)
(图:星洲日报)

更多内容,请点击:

【商场的光辉岁月(一)·叙述老商场光辉岁月.槟城光大槟城人的骄傲】

【商场的光辉岁月(二)·霹雳怡保·近打购物中心·隐形的城市记忆】

【商场的光辉岁月(三)·砂拉越古晋·肯雅兰购物中心·承载年少的欢乐】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