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9/08/2017
惟诚·敦马的回锅与胜选三宝
作者: bslim

2013年9月,澳洲举行第44届联邦大选,由时任总理陆克文领军的工党,在大选中遭遇重挫,除了丢失众议院的55席,也在参议院失去6席,得票率仅有47%,战绩是近10年最差,另外,澳洲众议院选举采用的是排序复选制,选民必须依据第一丶二选择进行偏好投票,当时仅有33%选民将工党圈为第一选择,是工党自上世纪初创立以来的最差表现。由於竞选结果难堪,陆克文迅即辞去工党党魁,并宣布往後绝不参选党魁。

我们再把时间推前到2005年。

当时执政的自由─国家党联盟在推动修订职场关系法,并在过程中纳入了一些引起坊间争议的条款,而陆克文在两年後的第42届大选中以此为筹码,击溃执政近12年的政坛强人霍华德,风头一时无两。在这之後三年,陆克文成为澳洲最受欢迎的政治人物,而联盟则陷入党争,内部频换领袖,直至2009年新任党魁阿博特进行内部整顿後才较稳定,但在2010年大选前夕,陆克文因税务议题而民望下滑,副党魁吉拉德趁机逼宫,让工党陷入党争。

尽管吉拉德顺利取而代之,但工党缺乏党魁共识的派系斗争,却让选民反感,令工党在当时的大选中无法获得过半议席,需与绿党议员和独立议员结盟才能勉强组成政府。然而,挫败为工党带来更激烈的党争,陆克文和吉拉德的领导权斗争白热化,令工党民意持续下滑,直至2013年大选前夕陆克文才顺利踹下吉拉德,回任工党领袖。

另一边厢,党联盟则执政党内乱时大力整顿党务和盟务,4年下来,联盟拥有稳定的影子内阁,党员党领袖团结守纪律,竞选宣言踏实又一致。

虽然陆克文最终赢回总理和工党党魁职,但由於内耗浪费太多时间,工党在2013年大选中惨败,令陆克文将总理之位拱手让於阿博特。对大马人而言,这是发生在千里之外的旧闻,干卿何事?我们能从此事梳理出党联盟的胜选三宝。

其一,领袖的存在感:联盟有明确和稳定的共识领袖,让党机制能专注备战选举,不需在议席分配和选择党魁中耗时耗力;其二,联盟的可塑性:党员党领袖发言一致丶纪律严明,办事有明确纲领,而非望风摆动,表现得像执政党多於在野党;其三,替代政策和结构的一致性:联盟在大选前已备好稳定的影子内阁名单,影子部长亦能依据自身“部门”各自发表替代部门政纲,预先将团队执行力展现在选民眼前。这三点,刚好就是当时工党的死穴,而且刚好,也是千里之外大马的希盟的死穴。你或许会说,这是因为党联盟曾经执政,所以有组阁的经验,你更可能会说,联盟中的国家党是小党,所以影子总理丶内阁人选根本没有悬念,所以和我国的希盟不可比。

这有道理。但工党也有执政经验,没理由不懂共识对选举的重要性,另外,国家党过去也出过三位总理,其在郊区的影响力很深远,基本盘比希盟的诚信党还多,可谓党小力量大,所以也非全然不能比。更何况,这次我想讲的重点,就是希盟在我所提及的胜选三宝中,究竟已掌握了多少宝?尽管希盟没有像工党那样陷入党争,但在议席分配丶影子内阁,甚至是影子首相的人选一直没共识,这就和工党一样:缺乏共识指挥官丶内部言论偶有出入以及行政方向模糊。

此外,前首相兼土团党名誉主席马哈迪上周也表明,希盟若执政後邀请他担任首相,他会考虑。作为曾掌权22年的前首相,马哈迪这番话更像是意有所指,说明希盟至今在各方面仍未达致初步共识,也更大程度反映希盟仍未有统一的指挥团队,让马哈迪不得不思考回锅当首相的可能性,而这更像是一道希盟无共识领袖丶消耗竞选时机的警讯,盟党若再无视大局,待大选逼近无法再谈时才让马哈迪临危受命回锅当影子首相,则希盟肯定无缘成为另外一个自由─国家联盟党。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