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4/10/2017
祖传行业融入现代元素 ‧ 竹藤编织养活四代人
作者: kychia

这是一家竹编织藤的祖传老行业,流血流汗足足流传了一家四代,赚取的可谓是真正的血汗钱!

那股坚韧的毅力,促使第三代接班人郑卫良(62岁)坚持要将祖业传承下去,以为不同年代的人们,制造纯手工、轻巧、凉爽与耐用的家居品,即使天天在干活时,会被竹藤割伤手皮而流血,那已是家常便饭之事。

他说:“我们做这一行的,靠手艺赚吃,工作之时除了汗流浃背,天天也会手皮被割伤流血,这才是真正的血汗钱!”

郑卫良:祖上百年前经营竹编店

玉元企业的第三代接班人郑卫良接受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专访时指出,他的祖先在中国以从事竹编事业为主,父亲从中国南来,起初与爷爷在麻坡联合经营一家竹编店面,那是约在100年前。

较后,其父亲接班后,于1955年才从麻坡迁移至巴冬,并创立玉元企业有限公司,那一年,他才刚出世。

“我小学时期便开始帮忙父亲,也自学会一些简单的制作手艺;小学毕业后,我便正式踏入这一行,也没上中学。”

十多岁的他,已会编织一些简单的篮子和箩筐。他表示,当时,仅制作竹编家居品,初时制作很难,完成品也不耐看、不结实。唯他没有放弃,天天一再重覆的动作,去制作产品,久而久之,就这样上手。

“我们是居住在这种环境的家庭,所以,无需父亲教导如何制作藤制品,而是自己去看和动手,全靠自己去领悟这门手工艺。

第三代转型织藤业 第四代开拓销售网

竹编当年是中国的传统工艺,要在本地聘请有这门手艺的工人也不易,直至30岁,郑卫良正式从父亲手中接班时,才转型成织藤业,也聘请数名头手一起织藤。

而今,老行业已由第四代接班人郑泽山(33岁)打拼,提供门市零售与批发竹藤制物品。同时,进口国外精良竹藤制品,也专门生产竹藤家具用品与室内外装饰品。

此外,郑泽山将藤制家居品带至国内外参与展销会,亦进行网络行销,将更多独具匠心的家居品推销给消费者,为家中增添最温馨的气氛。

藤制餐桌盖,是否勾起你多年以前的记忆?(图:星洲日报)

时尚藤具吸引消费者

郑卫良向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记者指出,藤制家居品在当今社会,必须跳出传统框架,编织出时代的风貌,才有条件在家居用品市场立足。

而他觉得,他本身会制作多样产品,那是对自己利好的条件,让此老行业拥有生存本能。他说:“我们会改良高级的藤,做些高级的家居用品,才有条件卖个好价钱。”

除了藤制,郑卫良也以竹制作成屏风,就连客厅、卧室或厨房的家具和工艺品,皆有其个性化的要求,大量融入现代艺术元素,使藤制品在不失纯朴自然的前提下,捉住消费者的心。

郑卫良也以竹制作成屏风,迎合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图:星洲日报)

扩展业务开设5分行

他坦言,在国内,这门行业已乏人问津,新生代除了没有传承到手艺,也少人愿意从事这一行。他表示,国内从事此行业的公司没有多少家,他因而扩展业务至吉隆坡和马六甲,并开设了5家分行,分别在吉隆坡3家、麻坡和马六甲各一家,设立办事处与门市零售。

经过多年不停的创新与改革,该公司亦从中国、越南、泰国及印度等国家进口竹藤制物品。

因是纯以手工编织,完成一件作品需耗多久的时间?郑卫良说,至少需要一天的时间。

他指出,机器只能用来切藤或弯曲成形,其他方面则要全以手工编织。首先,必须先以粗大的藤条为骨架,高温火烤后弯曲成需要的角度或形状,经钉架、组架再加工,磨砂、再用藤皮或藤芯编织而成,最后涂装染色或上色。

而该公司所采用的藤材料都产自本地,分别来自彭亨和登嘉楼一带。他表示,该公司的藤材料都经过加工处理,以蒸气高温处理,如此一来,制成品会防霉、防虫蛀、表面也光滑细腻、坚固耐用。

为使成品防霉、防虫蛀,郑泽山(左)以蒸气高温处理藤材料。(图:星洲日报)
机器只能用来切藤或弯曲成形,其余工序则全以手工编织。(图:星洲日报)
传承藤制手工艺的使命不易为,加上制作过程耗时,欲聘请多一些头手和员工,更非易事。(图:星洲日报)
在潮流的时代,藤制家具也需大量融入现代艺术元素,使之不失纯朴自然的前提下,捉住消费者的心,此外,才有条件卖个好价钱。(图:星洲日报)
30岁那年,郑卫良正式从父亲手中接班这门行业,也转型成藤制家居品为主,有卧房、客厅及厨房等的家具。(图:星洲日报)
第四代接班人郑泽山,已将藤制家居品带至国内外参与展销会,将更多独具匠心的家居品推销给消费者。(图:星洲日报)
工作之时除了汗流浃背,天天也会手皮被割伤流血,郑卫良所赚取的,可说是真正的血汗钱!(图:星洲日报)
玉元企业有限公司第三代接班人郑卫良,坚守藤制家居品祖传老行业,成了不少年代人的集体回忆。(图:星洲日报)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