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0/10/2017
苏燕婷 ‧ 【不如看戏】眼盲与心盲
作者: kychia

原以为看完了《踩过界》(大陆译名《盲侠大律师》),我会沉淀一段日子才书写关于这部戏的点滴,但心里仿佛被一条无形丝线拉扯,纠缠似的。最终我还是在电脑前按下一个一个字,写下从《踩过界》延伸而来的感受。

在日常生活中、在一般情况下,相信没有多少人与律师有所接触,也不甚了解这一专业的工作内容。对“律师”的基本印象不外是,上法庭打官司,处理遗嘱、离婚等事务,且常伴随着“非一般收费”的想法。因此,电视剧里的法庭、律政题材,特别是刑事案的题材,往往引起观众的好奇心,若是演员和剧本略强,更是风靡群众。

《踩过界》的题材有其新颖一面,剧中个案均以弱势社群面对的法律问题为主,有些甚至是现今社会上颇具争论性的课题。

因此,王浩信饰演的文申侠律师总会“踩过界”办事。很多时候,人们口里说不会歧视某某群体,但真正面对相关问题时,又是否能够真正“不歧视”?而作为弱势社群这一方,是否会盲目理解甚至误解“公平与自由”的内蕴?抑或,人心的美或丑并不是由你处于的“位置”决定,而是由你的良心主宰?面对种种具争议性的课题,若个人心智不够成熟,分辨是非真是拿捏不易啊!

王浩信也因此剧塑造了全新形象。在我的印象中,多年前陶大宇这位“师奶杀手”

是《壹号皇庭》系列的律师专业形象;《怒火街头》的郑嘉颖是“Law霸”,虽然装扮随意甚至“邋遢”但深入民心;今年则是王浩信在《踩过界》以冷酷英气的“盲侠”杀出重围。

王浩信告别年轻“耍帅”的男性形象,成功演绎外冷内热、尖酸刻薄的盲眼律师。

虽然王浩信得过“飞跃进步男艺员”奖,但他一直在二三线之间游走,形象多是斯文、柔情、帅气等;《踩过界》让他“收起”了眼睛,不再用眼睛说话,用话语声调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盲侠”经历被亲情爱情抛弃的双重打击之后,变得冷酷、孤独、沉稳内敛,加上王浩信六尺高的身影,那种心头深锁的气质即使是看背影也可强烈感受得到。

有些演员,一出道即是主角,有些等了十多年才有一个机会;黎耀祥当年演“曱甴”的时刻,我仍说不出他的名字,只会在其他戏中说这个演员是“曱甴”;但是,今时今日,很多人都知道这位演员了。

黑暗中寻找光明

这种状况不只是发生在娱乐圈,实际上人们在生活中所有领域都会遇上载浮载沉的实境,毕竟花无千日红。除了垂直式的浮沉,水平式的倾斜也占据了生活其中一角。名利与良心、诺言与偏心,从来都是不平衡的。我们在律师、师爷、检控官、法官等构筑的法律世界中寻求公平,但现实中,在管理公司、在对待他人的时候,是否心存法治观念呢?法律讲求的,不外是“公平公正”,毕竟俗世中太多太多偏私邪恶的人心,需要法律与制度加以制约。虽说法律无法解决所有事情,但视法律为无物,不也是一种“身在今世心在蛮荒”的状况吗?

我喜欢《踩过界》中不断出现的一个情节:每当想起童年往事,“盲侠”总会坐在沙发,不停开关桌灯,在黑暗中感受光的存在,回忆自己瞎眼之前能看到光的美好。光与暗的断续,仿佛蒙眼的正义女神在高处俯视众生,暗中指引一条明路。人总是在黑暗中寻找光明,有时却在明亮中掉入黑暗。这时,我自然想到顾城。即使我不认同顾城对待生命的方式,但我还是认可〈一代人〉短短两句诗所述的意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不仅是“一代人”的际遇,即使放诸21世纪的四海五湖,亦无比贴切。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