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4/12/2017
愉快上学.孩子别哭
作者: meewei

每逢开学日,在小学难免看见孩子哭闹,拉着父母衣角,不允许离开的场景,每个小孩个性不同,有的外向、独立,能快速适应新环境,有的则内向、慢热,对父母特别依赖,一旦身处陌生环境,便无所适从。

然而,家长要明白,孩子因与父母分离而哭泣很正常,并非病态或害怕学校,但同时不应任由他们过份沉溺其中,延伸其它问题。

孩童上学时哭泣是基于分离焦虑,加上要面对陌生的老师和环境,大大降低安全感,初上学的孩子情绪反应不一,一般可分为4种类别:

1)大哭大闹,甚至呕吐;回家后出现行为倒退症状,如不懂自己吃饭、晚上尿床、发噩梦等。

2)没哭泣,但不参与其他小朋友活动,只观察,不出声,直到产生安全感,才参与其中。

3)最初一两星期若无其事,往后上学却突然哭闹。

4)完全没哭泣,愉快上学。

若孩子是第四类别,当然无需烦恼,即便属于其余3类,也不必过于忧心,原因是每个小朋友的情感表达方式不同。

哭泣是孩童最常用以表达情绪的方法,假如孩子能在一两星期内,逐渐减少哭泣次数或持续时间,表现已相当不错。

有些孩子明明已适应学习生活,但周末假期后重返学校,又再度哭闹,不过不用担心,因为大部份孩子在3周左右,便能投入校园生活,而适应能力较弱的孩童,亦能在两三个月内融入当中。

建议应对措施:

.开学前,可带子女前往即将入读的学校附近逛逛,让他们熟悉环境,减低不安情绪。

.孩子面对新学习生活可能充满好奇和疑问,家长不宜胡乱作答,避免开学后感到落差,最保险的回应是“我也不清楚,因为不曾在这所小学念书,不如你上学后,告诉我好吗?”

.孩子未必懂得用言语表达心情,家长应以同理心处理孩子哭闹情绪,切忌打骂,尝试形容他们的当下感受,如“你看来很惊慌”、“你似乎很惦记父母”等,并趁机分享童年经历,让他们感觉父母了解自己。

.若孩子跟妈妈较亲密,上学时尽量安排别人接送,以减轻分离感,而妈妈则接放学。

.避免对孩子说负面话语,令他们觉得学校是惩罚地方,加深恐惧。

.可交代同校兄姐安抚弟妹情绪。

.若孩子易哭,上学前不宜吃得太饱,也避免早餐喝奶,因为哭得厉害时,更容易呕吐,身体不适会影响情绪。

.不要在意孩子哭泣,不停在校园偷看,孩子可能更难适应。

.假设孩子上学一段时间后突然不愿去学校,家长要主动了解原因,如是否被欺凌,或不喜欢学校有很多规矩要遵守等。

.如果发现过了一段时间,孩子的不安和焦虑情绪有增无减,某些行为比从前增多或减少,如常发噩梦、吮手指,失眠、缺乏胃口、减少笑容等,就要寻求专业协助。

不管是幼儿园升小学,抑或小学升中学,随着学习与社交环境转变,父母需要变换合适教育方式辅助孩子成长,过程中难免遭遇困难或疑惑时刻,对于新手父母,更是一道难题。

究竟孩子在升上小学和中学时,将面临什么挑战?而父母又该如何应对?

小学篇
开学前,调整新作息习惯

1)开学前调整生活习惯:有些小一生安排在上午班,比幼儿园时更早,家长可在学校假期时着手调整新作息习惯,如规定睡觉和起床时间,以便有足够精神上学。

2)训练自理能力:一些小朋友对于自理大小便仍不熟练,家长该预先教导如何向老师请示上洗手间,以及便后清洁方法,避免尴尬情形发生。

另外,也应该教育他们如何处理自己的物件,如自行背书包。若少带课本,家长要提醒孩子而非帮忙,以免认为收拾书包是父母责任。父母可在开学前提供适当指引,利用学校提前派发的书本,或借用兄姐、学长的书本,讲解书本用途,并模拟收拾书包。

3)功课增多,需时完成:上小学后,学科数量和程度都比幼儿园时增加,开学初期,家长可陪伴孩子做功课,以实际行动表达关怀和支持。

孩子或许常做功课至深夜、抄漏或少交功课、忘记温习听写或测验等,面对这种状况,父母要给予时间适应,而花太长时间做功课,可能因时间管理不当导致,建议父母从小帮助子女建立有规律的时间表。此外,避免在孩子面前埋怨或投诉老师的教学方式,否则容易造成他们不尊重老师,甚至失去上学兴趣。

4)规矩变严格:小学规矩比幼儿园严格,身为父母,最担心收到院方投诉。然而,校园是学习守规矩的最佳平台,父母除了教孩子遵守校规外,不妨鼓励他们主动对人有礼,如向老师请安。

5)校园欺凌:通常分为欺负别人和被人欺负两种,假设孩子属于霸道型,父母要给孩子预知欺凌别人的后果。

别跟孩子说“不要连累我见家长”这类话语,会使他们误以为欺负别人的后果与他们无关,相反要给他们知道,自己将承受校方处罚、失去朋友等后果。至于易被欺凌的小孩,一般性格较内向、怯弱,父母要教导他们学会保护自己和维护自身权益。

6)预演突发情况:面对不可预知情况,家长不妨于开学前,幻想一些情景跟孩子交谈,透过商讨,给孩子建立心理准备,万一日后遇见类似情况也懂得应付方法。

7)校车或接送:父母未必要亲自开车管接送,小朋友搭校车是学习守规矩、秩序和社交的好机会。

8)带零用钱去学校:小学通常设有迎新日,父母可趁当天陪伴和引导孩子到食堂排队买食物,顺道调查价格,计算多少零用钱才恰当。

中学篇
父母要适当的放手

当孩子升上中学,踏入青春期,他们变得着重自我形象,追求独立、自由和自主,很多习惯与往日不同,所以父母要有心理准备面对孩子转变,过度管教,他们只会觉得烦扰、反感。

1)父母设立过渡期,逐渐放手:给予子女更多空间。孩子要求跟朋友外出时,可跟他们协商回家时间,并表明不可跟网友外出。若怀疑孩子有男女朋友,可尝试以幽默口吻试探,如“是否有同学喜欢你?”等,测试孩子反应。

2)调整心态,建立正向思维:相信孩子要求自主,甚至反驳父母是好事,以证明他们有独立思考能力。若做出不适当行为,切记莫说教、大声责骂,应该用简单话语或小纸条等,表达感受与期望。青少年虽想摆脱父母管制,但某程度上仍依赖家长,可在适当阶段让孩子做主,培养独立性格,给予决定权,互相尊重、多沟通及提供意见,同时容许犯错,一起商讨解决方案。

3)放弃强硬管教方式:跟孩子解释时要有理据,如父母不愿你晚上外出,是基于担心安全,让他们明白父母用意。

4)用相关青少年时事新闻与孩子讨论,借机训练他们的分析能力。此外,不要直接批评孩子同学,若怀疑子女受同学影响,养成不良习惯或行为,可跟他们说:“父母知道你很懂事,为什么最近有所改变,是否身边人是这样,你想一直这样吗?”,借以表达父母信任孩子有独立分析能力,并非故意学坏。

5)中学生在用钱上有更多自由:部份青年或会追求物质,此时家长不要立即否定,可以解释已在能力范围内,提供最好东西,建议他们有能力赚钱时,才购买来奖励自己。

6)沟通了解:参与活动讲座,或阅读相关资讯,听取其他家长分享,了解如何沟通。

7)尝试肯定自己:视孩子转变为成长,放松管教子女的担子。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