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04/08/2018
杨永年.报纸的未来(二)
作者: kychia

八、九十年代时,报纸上的新闻主要以社会新闻为主,车祸、谋杀、火灾、民怨及丑闻等,新闻的排版依据骇人程度决定。配上讨好社会贤达,取悦商家政要的内容,左边贴上武侠小说连载,右边植入言情小说续篇,下面加个四格漫画,最后补上今日星座和笑话马经就可以出版。

当然这只是带有讽刺意味的印象,希望这种偏见离事实不远。

当年的新闻内容并不如现在的严谨。

媒体不容易获得官方资讯,即使有也多是不温不火的宣布。没有碰击没有火花,所谓的政治新闻要如何满足读者的八卦欲望?久久一次的狗血党争、茅草行动、安华被控鸡奸、军火走私、飞机失事,就足以让报馆“中大彩”;4年一次的世界杯,5年一度的大选,更是报馆迎接财神的一大祭典,敲锣打鼓做足一个月。

一般人的资讯类型需求,从前现在都没有改变,即八卦娱乐裸露,讽刺谩骂嘲笑,揭密耸动骇人,对质动粗开战。只是现在人人都可以提供传播,人人可以免费读取甚至发表意见,不再需要报馆。

现在人人是总编辑,人人是记者,人人都有传播平台,无需负责任的便利让人人畅所欲言,更敢于揭密爆料批斗;双向的资讯流通,快速的资讯分享,让一件事很快就水落石出,或是节外生枝,衍生出另一个感人故事,或是骇人丑闻。虚拟世界虽然浩瀚,但通路发达,精彩的事还会自动上门等你给赞。

当人人还未兼职记者以前,人人只是久久不愿散去的围观者,在事故现场看到记者拍摄采访,可能已有羡慕之情。为记者提供一点线索的成就感,在与家人邻里分享三次后可能还未能消散,隔天若有幸见报,难免会剪下来留念,印证自己的参与。当时即使有数码相机,他也只能拍下照片,但仍需要与记者分享刊登在报纸上,心理上的“付出─报偿”机制才能圆满。

记者通过媒体刊登自己的作品向社会延伸自我,期待读者的反应、同行的挫败和上司的赞赏来兴社会连接并获得成就感,作品有署名更是高一等的肯定,”需要被他人知道”是人类的基因编码,也是灵魂中的原生残缺。

这么一想,人人内心原本就有一个记者。

(作者为本报高级记者)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