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1/08/2018
【暖势力】袖珍留住旧时光‧林佩雯巧手还原老街景
作者: shuenfatt

(雪兰莪‧八打灵再也11日讯)会精心雕琢的艺术家,总有满腹情怀的理想;会说故事的艺术品,总有岁月留痕的风霜。

走过的路、看过的街、经过的店、遇过的人,都是时代遗下的印记,稍不留神就为历史洪流所淹没。有念于此,本地袖珍艺术家林佩雯遂将这一切都浓缩在作品中,只为还原那已风化的时光面貌,让下一代得以见证这段似水年华。

“用手艺保留岁月,用作品追寻故事”————这是袖珍艺术品牌皮可虫(PicoWorm)的标语,也是这名25岁年轻女孩为艺术创作所设下的理念。

犹记大学时期,佩雯对袖珍艺术作品仍处于摸索阶段,这个时候她会在放学后坐巴士前往秋杰路和茨厂街等地,挖掘老式店屋,并用相机把其记录下来。

林佩雯希望能够以袖珍艺术品保留我国的人文情怀,并寄望未来能够出书记录每件作品的故事。

喜欢探访老店听故事

“我特别喜欢到这些地方逛,沿街一路探访,可以听到不少老故事,好像不久前被迫迁业的60年老字号何九茶店,我从它老板口中听到不少吉隆坡鬼仔巷(Jalan Panggong)的故事,隔壁亲戚、楼上外劳的生活琐事,构成巷口的人情风貌。”

更多时候,她都是自己一个人静静地照相,把身旁被岁月洗涤过的建筑“卡嚓卡嚓”地一一拍下来。

“就算是地上的污渍,对于袖珍艺术品来说也是珍贵的制作材料。”

从一件件袖珍单品,到一系列的艺术成品,佩雯在其中花费的心思不少,如今创业品牌皮可虫渐入佳境,她开始接受客户订单做整套袖珍成品,不再制作单品。

不过,有一些收藏品,她是不会出售的,包括厨房模型、杂货店模型和尚未完成的鬼仔巷何九茶店模型。

佩雯透露, 自己失败多次,才完成这些旧式饼干桶。(取自PicoWorm脸书)
这是佩雯参考外婆和亲戚家的旧式厨房后,所创作的成品。
隐身在吉隆坡鬼仔巷一甲子的何九茶店,因遭地主收回地段结业,林佩雯制成袖袗艺术品,愐怀它的过去。
传统杂货店,还有两台儿时常在杂货店看到的扭蛋机。

收藏品流传给子孙

这些收藏品,她准备流传给子孙一代。

“我希望一年能做一个收藏品,等年纪比较大的时候,作品就会积累不少,那时候我就能放在美术馆,让后代鉴赏。”

她坦言,拍照不能把旧事物的每个细节钜细靡遗地记录下来,只有把它一点一滴地收集起来,做成看得见、摸得着的艺术品,才能让整个物体具有真实感。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想象到以前的生活,感受它的意义所在。”

郭昱晴启蒙老师变益友

小时候,佩雯就喜欢把玩各种模型,阅读关于袖珍艺术品的书籍,兴趣可说是与生俱来的。

“以前资源有限,网络不发达,很多时候我都是通过看书和日本部落客学习如何制作袖珍艺术。”

她不断浏览部落客,翻阅多本工具书,并通过打工赚钱买材料,从原始阶段慢慢摸索袖珍品的制作方式,直至熟能生巧。

“台湾第一本讲述袖珍艺术的《郭昱晴的娃娃屋》算是早期的启蒙书籍,作者郭昱晴是名台湾演员和主持人。中途有段时间,她没有再接触这门艺术,反而受她影响的我投身袖珍事业。”

她笑说,郭昱晴从网上发现其创业品牌皮可虫后,反而忆起当初制作袖珍艺术品的热忱,甚至还主动联系上她,与她进行交流,共同讨论袖珍艺术品的创作及感想。

“她的新书序跋里,甚至有我脸书网页截图和我写的序言,那种感觉真的妙不可言。”

昔日的启蒙老师变成今日的益友,袖珍艺术对佩雯的意义,又岂是一个兴趣、一份事业这么简单?

受港大师黎炽明启发良多

提及艺术创作理念,佩雯不得不提及香港袖珍艺术大师黎炽明,后者在她整个袖珍艺术生涯中,可谓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

“香港地方小,变到又快,黎老师都把这些香港原貌浓缩在袖珍艺术品中,他的作品对我有很大的启发。”

她赞叹,黎炽明不仅能够把整个袖珍场景做到以假乱真,更能善用“电”,让风扇、理发店的彩色灯筒旋转起来。

“我目前还在探索这个领域,希望能使整个作品更有生气。”

随后佩雯不忘补充,本身最为崇拜的袖珍艺术家是来自日本的田中智。

“他的作品简直到了鬼斧神工的地步,细腻到极其夸张,我很多时候都是受到他启发。”

喜欢游走文化街寻灵感

闲暇时,佩雯喜欢游走各州,尤其是槟城乔治市和马六甲的文化街,汲取源源不绝的创作灵感。

“槟城有很多英殖民时期的建筑物,当地居民和组织对这些文物是极其保护的。

“马六甲则有很多老店如藤制品店,也值得我去探索。”

明年,她将应一名顾客的要求,在马六甲一家酒店开一间袖珍艺术博物馆。

“我现在还蛮常去那里采集老店故事的,一些人也会介绍关于当地即将消失的街景。”

另外,她透露,本身有计划做一系列有关东马原住民的袖珍艺术品,若有机会,将在云顶高原第一世界酒店(First World Hotel)展览。

家人支持闯出一片天

佩雯是读机械工程出身,毕业后却毅然投入袖珍艺术品行业,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询及父母对其创业的看法,她笑说:“没有明确表态,但最初确实会有点担心我会找不到生计。”

她说,家人最初没有阻止她制作袖珍艺术品,只是会觉得这一门心思颇浪费时间和金钱。

除了父母,佩雯的2名姐姐在其创作路上亦是不可忽视的存在。

“做袖珍艺术品的时候,尤其是粘土上色方面,我有请教大姐很多意见。

至于二姐,我小时候很喜欢玩她收藏的模型,现在她也是我的顾客之一。”

她说,制作袖珍模型是一个不断练习、尝试、失败、再练习、再尝试的阶段,没有甚么捷径,只有不断努力。在这条奋斗的路上,有幸得到家人的各方面支持,她才可以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慢工出细活不喜欢忙碌生活

佩雯不喜欢太过忙碌的生活,她希望能够以自己的节奏和脚步,完成袖珍艺术品的创作。

“创业后有段时间我很忙,这让我真的很不开心,从这之后我意识到,我要的生活不是这样的。”她要的生活,是慢慢地制作她要的艺术作品,从中传达社会文化的讯息。

她认为,现在网络世界发达,袖珍艺术在大马还是有一定的发展空间,随着时代更迭,人们对其的需求更是与日俱增。

“以前这门艺术确实比较难糊口,我从中二开始接触袖珍模型,那时候有认识一班同道中人,慢慢地,他们像是消失了一般,但我相信今时不同往日,这门手艺可以维持日常生计之余,更能保留社会人文文化。”

品牌独一无二

她说,其艺术品牌“皮可虫”中的Pico是微小,Worm是书虫的意思,合起来就是“喜欢小东西的人”。

“我的品牌名字是独一无二的,就像我做的东西,也是独一无二的。”

她很乐于沉浸在袖珍小世界中,就算是静静地看着它,心里也是满满的幸福。

“有机会的话,我希望自己可以出书,传承作品和自己的故事。”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