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7/10/2018
李馨君.分离性焦虑症,怎么办?
作者: limlc

这期和读者分享什么是分离性焦虑症(Separation anxiety)。

分离性焦虑症是一种情绪功能障碍的一种。其临床表现是指孩子(多在6岁前)与亲人分离时深感不安,产生明显的焦虑情绪,常无根据的担心亲人会离开自己发生危险或意外的事故,因而不愿离开亲人,不去幼儿园或拒绝上学,即使勉强进学校,也是哭哭啼啼或有挣扎,还会出现呕吐、腹痛、头痛等。

诊断过程需要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美国精神学会出版的精神疾病诊断统计手册第4版中,分离性焦虑症的标准如下:

(1)离开家或亲近的人出现过份的痛苦。

(2)持久和过份的忧虑失去亲近的人,或灾祸可能降临于亲近的人。

(3)持久和过份的忧虑不祥的事导致与亲近的人分离。

(4)由于害怕分离,出现持久的拒绝上学或去其他地方。

(5)没有亲近的人陪伴,或在其他情境中没有成人做伴,经常过份害怕,或不愿独自一人。

(6)没有亲近人的陪伴,常拒绝上床睡觉,或不愿离家睡觉。

(7)因害怕分离而出现反复的梦魇。

(8)当与亲近的人分离时有反覆的躯体症状如头痛、胃痛、恶心呕吐等。

病情至少四周以上,分离性焦虑症的诱发因素包括:

1.强制性的分离或生活事件影响:和亲人分离(就算是短暂的也会影响)、上学受到挫折、亲人的亡故、患病或父母离异。

2.遗传因素:患有焦虑症的父母所生的子女,焦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父母所生的子女。

3.亲子过份依恋:患有分离性焦虑的小儿平时一直与母亲或固定的养育者呆在一起,不与外界接触,而母亲则往往对孩子过于珍爱、过份保护,事事包办、处处代劳,从而使小儿养成胆小、害羞、依赖性强、不能适应外界环境的个性弱点和对母亲的过份依恋。一旦与母亲突然分离,就容易出现分离性焦虑。

父母缓解孩子情绪和预防方法为:1.强制性的分离或生活事件影响:重视于孩子的沟通,了解孩子的心理和培养健康纾解情绪的日常活动。例如:松弛疗法,放松训练,配合游戏、音乐疗法等,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育。

2.遗传因素:为家长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培养家庭环境的保护因子。例如:适当的生活作息,均衡的饮食习惯,和良好的沟通管道等。

3.亲子过份依恋:父母自身觉察和克服弱点或神经质的倾向,培养孩子良好自我效能感和安全感。实践让孩子独立,提升孩子面对/解决问题的担当和勇气。

(作者为情绪和关系专家,认证心理治疗师及大脑反馈训练师)

详情联络李馨君心理辅导师:
热线号码:012-4982192
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SEED.Lifeskills/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