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4/10/2018
刘惟诚 ·别再给脸不要脸
作者: yslee

在中国民间,有一句用作揶揄的歇后语,听起来很有意思,就是:狗坐轿子。

狗狗坐轿子,是什么情况?那要先从轿子说起。在中国传统观念里,轿子是尊贵的象征,因为它需要很多人抬起来、举着走,以前你若没有尊贵的身份,是不可能享受这种待遇的。当然,也因为轿子含有这种特殊意义,所以当地民间也很常用“抬轿子”来比喻称赞、礼让、培养、推荐和提拔,可以是人情、恩情,不过,若帮你“抬轿子”的是一位前辈,则这就是一个很大的知遇之情,必须要珍惜。

那若被抬的是一只狗呢?狗不是人,所以当它坐轿子的时候,它并不知道轿子的意义,也不可能会懂得抬轿子人的辛苦、好意,纪律不够好的,还有可能在轿子上便溺,为抬轿人添乱。在这种情况下,就引出一句成语:不识抬举。因此,当有人想要责骂一个人不知好歹、得寸进尺的时候,就会斥责对方是“狗坐轿子,不识抬举”。当然,这句歇后语比较市井,听起来有点刺耳,所以随着知识水平的提高,已越来越少人使用,取而代之的,则是“给脸不要脸”。

这又是什么意思?它是源自于中国东北方言,意思虽然和狗坐轿子接近,但顺耳很多,而且会更为直接,所以在大江南北,都非常普遍。想理解这句方言,不难。当争执发生时,占有理据的一方,为了要让对方好下台而多次退让,但对方却以为此人好欺负,而不愿罢休,反将事情越闹越大。这种情况,就是“给脸不要脸”,而结果通常是触怒原本得理想退让的一方,令他们愤而追究到底,让原以为能从中捞得便宜的一方,得不偿失。

当然,行文至此,我觉得有必要先做个澄清。我写这些,不是在传授骂人语句,而是想表达中华文化的道德观念中对“恩意”的看重。恩,谓之恩惠;意,谓之情分。施恩、留情,皆为谦让之礼,由于儒家强调礼貌是双向的,所以人们也应向对方表达感恩、知情之礼,以敬重和珍惜对方的付出(或让步)。在这样的道德观下,“给脸不要脸”的人就变得极不受欢迎,所以你们可以察觉,斥责这种行为成语、歇后语和俚语极多,而我在以上所写的,仅是当中极少一部份。

那么,这里有没有给脸不要脸的案例?

有。首相敦马日前在浮罗交怡主持的德士司机对话会,就是一例。少部份与会的司机因要求敦马承诺“让Grab彻底消失”被拒,而大发雷霆,出言辱骂后还离席抗议,迫使敦马撂下“我可辞职”的气话。身为希盟政府首长,愿意亲临对话会,并在场聆听想法,这已是政府给予相关业者的最高尊重,但与会者似乎没有因而理性对话,除了咄咄逼人、无理索求,更出言辱骂、无理取闹,让人难以苟同。

真要说,我国德士服务的差劣,已是举世闻名,除了在本地恶评如潮,连外国游客也对我国的德士服务有着很差的印象:乱开价、拒载客、危险驾驶、车内脏乱等,可是,他们却罔顾外界大量负评,既不思考进步,也不愿改变态度,反而一味埋怨,将德士业的衰落归咎于召车服务,这是“千错万错,错不在我”的意思。政府有意寻求双赢,就觉得政府有所偏袒,将振兴德士业的责任全推给政府,这是推卸责任的行为。业者难道不知,这举动会令国人对他们更反感?

当然,业者中还是有循规蹈矩的,他们都在确保车内整洁、谦卑有礼,以积极方式应对召车服务的抢滩,但这毕竟只占少数,难以改变国人对德士服务的整体负面印象。

因此,业者需停止埋怨,并积极调整态度和服务,而公会也需审视业内弊端,一味提出让召车服务“消失”等无理索求是不负责任的。政府在这些日子已多方忍让,交通部更已顺应业者呼吁,推行召车服务管理措施,所以,别再给脸不要脸,更别忘了,在振兴德士服务方面,业者和公会才是需尽最大责任的一方。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