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09/11/2018
曾毓林 ·读者助学计划重燃次等生希望
作者: yslee

基于马来西亚的国情,中文报的使命不单单是当人民喉舌的“一份报纸”而已,它同时肩负着读者赋予关心社会福利、慈善、教育等的任务。这可能是其他语文报章或一般社交媒体所不具有的责任。

曾有在马来报任职的马来记者朋友不解的问:“你们中文报真不务正业。把新闻处理好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还要参与这么多与新闻无关的事?”他指的是中文报经常为学校和病人筹款。

我也半开玩笑回应:“因为政府的照顾偏重某一方面,另一方面常因条件不符而失去受惠机会,而这些人又以华人和印裔居多。华文报当然要关心他们!”

星洲日报也经常接到印裔朋友的求助个案,同事好奇的问:“你们看不懂中文,也不是星洲日报读者,为什么会找上我们?”对方说:“我们向相关部门求助,对方说pergi cari Sin Chew(去找星洲日报)!”我们听了即啼笑皆非,也诚惶诚恐。

啼笑皆非是相关部门的任务都推向星洲日报来;诚惶诚恐是肩膀上的责任越来越重。同事有时说:“我们好像也在做着福利组织、教育机构,甚至各种援助单位的工作。”我都会纠正:“不是好像在做着,而是已经在做着。”

上周出席星洲日报读者助学计划,欣赏了过去两年来受惠学生的回应短片后很感动,特此与读者分享感受。

“星洲日报读者助学计划”是“星洲日报教育基金”的延伸,目前两个计划一主一辅都同时在进行中。

“星洲日报教育基金计划”是和国内32所私立高等学府合作,每年提供了高达1715万的全免奖学金学额。这是众多无法挤入政府大学的学生的选择之一。15年来,每年申请的学生都超过千位。

会被“星洲日报教育基金计划”录取的都是成绩优良的学生。可是,家境清寒但成绩中等的学生,申请政府大学无望、申请私立大学奖学金也难和成绩优良者竞争,难道就此就丧失升学的机会了吗?“星洲日报读者助学计划”正是这样应运而生,主要是让申请不到教育基金,且成绩中等的落选学生还有第二个机会。

考试难免会分高下,优秀生是金字塔上少数那群;还有更多是在处于金字塔之下;就像每年会考成绩,社会都聚焦在考全科特优的学生,忽略了还有更多无法升学及在十字路口傍偟的,这群成绩次等生不只需要我们关心,更需要我们适时的扶助一把。

“星洲日报读者助学计划”正是想协助这群虽然成绩中等,但仍想继续努力的清寒子弟。

星洲日报同事前往申请者家中做家访,了解家庭情况,也摄录下家长和申请者的心底话。一些家长劝孩子放弃念书,特别是单亲家庭更希望孩子快快出来工作帮补家用;有些母亲带泪哽咽说,她何尝不知道这扼杀了孩子将来更美好的前途?但家里实在支持不了学费和都门的生活费,有些家里还有弟妹以及无法行动的老人及病人要照顾。

然而,一些学生知道家境不好,更迫切希望透过知识改变家庭的命运,有更高的学识以谋得更好收入的工作,让辛苦的父亲或母亲可以过好一些的生活;升学无望,等于自己的未来和改善父母生活的希望可能也落空了。他们都不愿意轻易向命运低头。

庆幸“星洲日报读者助学计划”让许多在教育基金计划下落选的孩子重燃了希望,有机会完成未完的路。

助学计划自2015年推展以来,发出了1246万助学金,让326名政府会考成绩中等的学生可以继续升学;其中40人已经完成学业,也觅得了理想的工作。在接受访问时,他们口口声声感谢星洲日报读者助学计划没有放弃他们。我看了几个感谢的访问片段不禁就眼眶泛泪了──是星洲日报的热心读者,成全了他们。

因为读者的慷慨解囊,再透过星洲日报的社会机制,成就了这许多看不到的改变。这不但改变了个人,也改变了家庭,甚至有可能改变社会。这些都是我们始料未及的。

所以我说:星洲日报已经不只是一份报纸,它还是一个兼具有文化、教育、慈善、福利及提升社会风气功能的多元化机构。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