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30/12/2018
【编采手记】蒙慧贤·年龄差异这回事
作者: niki

自从进入了副刊,年龄差异变成了一个经常引起讨(轰)论(动)的话题。

有句话说,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然而闹哄哄的副刊人,总喜欢以此为乐。

因为念书的时间比较长,年届24才投入职场,办公室内比我更嫩的小鲜肉比比皆是。唯独是走进副刊,我忽然成了部门的老么,连同记者慧筠、慧琪被标签成占少数的90后,年龄差异成了话题的讨论点,稍不小心还会成了“话题炸弹”。

曾有一次,靖芬撞见我对着电脑中的人物傻笑,调侃说:“哦,原来你喜欢这类型!”我随口说了一句:“看上去有点年纪了,应该有三十多四十吧。”说时迟,那时快,话一出,各方轰动,你一言,我一语,话题被记者编辑们总结成“慧贤说三十多岁是老了。”唉,难道以对象来看,40岁不是大了些吗?百口莫辩,自此学了乖。

也经常被同事问到,认识谁是陈珊妮?

听过谭咏麟版本的〈朋友〉?玩过吹泡泡?

诸如此类问题,总让我有种错觉,仿佛90后和80后及70后隔了十万八千里似的,好歹我家中哥哥姐姐全是80后,算是有一丁点80后的影子,加上95前与95后的生长环境变化极大,90后总不能一概而论啊。

有一次,编辑勉壮给我们观看花踪后浪文学营的影片,出现了一个陌生名字,我问道:“马景涛是谁?写什么的?”无奈地,又一次在代沟的话题上引起骚动。“Har,马景涛你不认识?”

事后我问了同龄好友,有者认识但不熟悉,有者完全不认识马景涛。随后母亲说:“你妈都不看琼瑶,你又怎么会认识呢?”

当我在努力回忆起为什么小时候没看红透半边天的《还珠格格》的时候,我姐说起了小时候,家里并没看台湾戏剧的习惯。有时候,代沟的现象,除了年龄,其实也受到家庭习惯差异的影响吧?

从前接触的都是00后孩子,不认识金庸,也不懂得《哈利波特》,但喜欢里边的武侠故事和神奇魔法。或许很多小孩会想,即便没看过又怎样了?记得有一次到庙宇采访,导览员在讲解庙宇文化的时候,就对着一群00后做讲解说:“不要因为陌生而放弃去认识和交流,所谓的代沟,就是因为不愿去交流,最后才让‘沟渠’变成了‘河流’。”也许我没赶上你的年代,但我乐于聆听你的故事。相互了解,才看到自己的位置和价值。

时代变迁,一代人与一代人之间,各有各生活,各有各精彩,不带着异样眼光,便是最起码的尊重。90后已走在“奔三”的路上了,00后蓄势待发,若干年后,遇上10后,会是怎样的情景?代沟这话题,说不完,所以很好玩。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