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1/01/2019
王十傻傻分不清
作者: 黄惠玲

如果要你在“十”字中加笔划,那你会加成甚么字呢?或王?

或土?或玉?或保留十?

不知道从甚么时候开始,我们周围的环境对“十”非常的敏感。

“十”从字面上看,其实不过是一个字,也可说是一个数量的代表。

“十”在商代的文字中是以一竖开始,后来才慢慢演变成今天的“十”的。

上两周,槟城日落洞阿末诺路一栋兴建中的葛丽丝园,因晚间进行灯光测试,巧妙地亮出一个“十”字,顿时引起巫裔非政府组织及当地巫青团的不满。

事件爆发后,发展商解释此事只属巧合,无关宗教。所谓的“十”字横的空间为空中花园,打直的空间则是逃生楼梯,两个空间同时开灯,才显现了“十”字。

后来,为了平息这场风波,这个巧妙形成的“十”字,变成了“王”字,不得不佩服中文字的奥妙之处。

这本应是一件小事,但却挑起了一些人的种族宗教的敏感神经,而我却突然好怀念小时候,住在马来甘榜的时光。

那时候,大家不分肤色和语言,大伙儿玩着玻璃弹珠,追着小鸡到处乱跑,也因为那一段童年,让我觉得现在马来语掌握得不错,多少归功于那时候的马来玩伴。

大家一直都好奇和羡慕马来西亚这片国土,这多元文化多元种族却可以共存的国度,一些外国朋友甚至于都以为,马来西亚人等于马来人,都说著马来话,所以第一次见面时,他们都会入乡随俗的“Apa Khabar”问候马来西亚人。

当然我们也不会排斥,欣然接受后,再向他们解释马来西亚人的语言和风俗习惯,这也是我们的乐趣。但不知道从甚么时候开始,宗教文化语言似乎紧绷了大家的敏感神经,异族共处会有所避忌,小小事件就挑起了大家的神经线。

那个下午,到一个咖啡店采访,店面是华人老板的,档口是马来小贩的,卖叻沙和沙爹,顾客群有华人、印度人、马来人,但大家都不避讳,喝着华人老板冲泡的饮料,吃著马来老板的叻沙,说著笑着享受着马来西亚美食,这应该才是真正的马来西亚文化。

听说马来西亚成了新马来西亚,但马来西亚人真的也成了新马来西亚人吗?口号似乎改变了,但思维是否也随之改变了呢?

后来想起,每天听着清真寺的祈祷声,似乎也是一种习惯,甚至成了清晨的闹钟。偶然晚上清真寺传来宗教司的讲义,似乎也自然当成一个公开演讲会,大家也习惯了,怎么却对一个“十”字介意了呢?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