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2/01/2019
不忍卒读的三毛
作者: 达拉(新山)

念理科工程但也爱好文学的大儿子,在书展买了一套《三毛散文全编》,就远赴英伦深造,一转眼10年过去了,那套书还在书架上原封不动。我曾经拿出来翻阅,终因字体太小、纸张泛黄又薄而放弃。最近因读到贾平凹写的〈贾平凹哭三毛〉而引起兴趣,发现它实是一个宝藏,隐埋在我身边而不知,真是可笑又可悲!

这套中国湖南文艺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三毛散文全编》共14本。有《撒哈拉沙漠》、《背影》、《雨季不再来》、《倾城》、《哭泣的骆驼》等等。很遗憾的是:整套书的每一篇文章末尾都没有注明写作日期,要让读者自己去猜测。创作日期对观察作者的思想过程很重要,从而可以知道她的思维和当时的情况、环境。

起初我只是随意抽几本来翻翻如《背影》、《倾城》……,发现三毛是正直、善良、富有同情心的女孩,后来看了《哭泣的骆驼》,深深震撼,文集中的两篇:〈一个陌生人的死〉和〈哑奴〉让我自然而然地投入文中意境,随著作者的感情的流露、思路而起伏颠簸、拉扯牵动。在〈一个陌生人的死〉里,孤苦零丁的独居老人,无依无靠、不能自理,无人把屎把尿,臭气熏天,身为才搬来几个月的邻居,三毛不顾冲天的臭味,又非亲非故的替他清洁打扫。

“……这不是人住的地方,……人很臭,家里乱七八糟,屋内令人作呕的气味一阵阵漫出来……臭的眼睛都张不开来……”她拉开窗帘,打开大门,让阳光空气进来。老人家动了截断烂脚的手术几天后去世了。(她和丈夫先付了医药费和打理后事)。

另一篇〈哑奴〉,也是触动读者心弦的作品。(因篇幅关系,这里就不多谈了)从这两篇精彩的散文里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位富有同情心、真诚、真性情的人。(凡事有爱、有信、有望的女人。《雨季不再来》自序。)

当我读到《哭泣的骆驼》时,我感到阵阵的震撼,有别于三毛的旅游和一些感想叙事的文章,这不但是引人入胜的散文,更是一篇情节紧凑、故事高潮迭起,让人欲罢不能,不舍得停止阅读,但又怕读完了会少了一个寄托,不知不觉中却已到了故事的尽头,而结局令人悲痛扼腕的小说。

只有深入阅读才能深入了解作者的思想和灵魂。我在想,如果制作成电影,肯定摧人热泪,赢得不少观众的同情心的。

故事大约发生在1973年(?),当时三毛和丈夫荷西住在西班牙的殖民地西属撤哈拉沙漠,当地只有7万人的沙哈拉威人在“在西班牙受教育,一直念到法学院毕业”族人巴西里的领导下争取独立,西班牙政府已经同意了,但却遭到北部的摩洛哥反对。当西班牙撤退时,它却派30万大军过来歼灭了游击队。巴西里被自己人打死:“……他们自己人打了起来。杀掉了,唉,血肉模糊哦脸都不像了。”(西班牙兵告诉三毛)

巴西里的爱人沙伊达却被她的族人(追求不到她的流氓阿吉比带头,公报私仇)捉拿去会审:“……沙伊达闭着眼睛,动也不动,我想,在她听见巴西里的死讯时,已经心碎了,这会儿,不过是求死得死罢了。……她赤裸的胸部可怜的暴露在这么多人的面前。她仰著头,闭着眼睛,咬著牙一动也不动……七八个人在撕她的裙子……她近乎全裸的身体在沙地上打着滚…沙伊达惨叫的哭声像野兽似的传来……啊……不……不……杀我,杀我……杀啊……沙伊达狂叫起来,不停地叫着。我惊恐得噎著气哭了出来,……”读到接近尾声的这里,我把书本轻轻地掩盖起来再也不忍心看下去了。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