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6/01/2019
过而不往的青春与岁月
作者: 叶福炎

尚未阅读《过而不往》里头的篇章,最早倒是在网络上先是阅读了林春美的〈后记〉。文中提及散文作为一种文体,比起新诗、小说,它的文学性是以本身作为其自身的基础条件。于是,作者说“散文之艰难或许还更在其让作者无可匿藏的文体本质”,而这种体质是否就不能算是“文字艺术”呢?或许,并不是。近年来,台湾颇受好评的散文创作者言叔夏,其实早已突破了散文(天生的)体质问题。

对于散文创作者而言,散文能够是“文字艺术”成为一个创作上的问题。但是,撇除“文字艺术”的层面,散文能够与读者产生共鸣的是其叙事本身的共时与历时,那生命经验的叙事中所缠绕的“我”与“他者”所产生的关系——尤其是社会关系。或许,这更常是作为一个散文读者,更在乎的事情。

犹记母系王梅香老师问及,“你知道槟城有间旧书店春满园?”

当下固然悉知是指槟岛,而从小在槟城威省长大(除了上课从新邦安拔与大山脚往返,几乎没再特别去过其他地方,大抵华人小孩都总是要在长大之后才能自己行走)的我,尽管生命经验并没有重叠到越战时期,却也因没有生活在那个空间。

《过而不往》带我走过一遍那段作者本身隐匿的生命经验,也是我所不熟悉的“槟城”。

散文集的辑一与辑二分别是作者从小在槟岛的生活及记忆,还有那些离乡以后对槟城的种种眷恋。这些生命经验是发生在一条经常发生“拼阵”的风车路,与人车伯、妈婶、吉灵仔等人的市井小民相遇,也有回望历史及人物的如锺乐臣、管震民。其实,借由“偷窥”作者的生命经验,除了是弥补对于地方知识的匮乏,其实也温习了不少的乡音:“拼阵”、bas sekolah、“光大”。当然,我早年所熟悉如〈拿督公‧代议士‧地主婆〉这种社会关系与相处之道,读来也有戚戚焉。

辑三、辑四则是围绕在作者念大学以及返马回学院教书的点滴。当中,不乏多了对马来西亚的中文系环境的认识。而身份转换所产生的不同视角——大学生怎么想像老师,而老师怎么想像学生。前者如作者忆起自己马华文学课的授课老师陈应德,后者如讲述自己上散文课与学生间的互动与那一份喜悦。

散文集最后收录〈历史不透光的书页〉,大抵是目前阅读过马华文学中最精彩的一篇报道文学。其实,报道文学究竟该是倾向报道或者文学,并没有一个特定的定论。但是,这篇“散文”从第三者的角度重新评议并质疑(胜利者叙述的)马共历史,并且提醒历史接受者应当总是具有怀疑的态度,如此挟带议叙却又不失文学性(的叙述),我想这才是报道文学该有的模样。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