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8/01/2019
细看50年代庶民社会民俗历史缩影
作者: 李嘉莹(拉曼大学中文系)

《大伯公千字文图解书》主题设计。

早期的《大伯公千字文图解书》是以红本黑字为单本发售,如今大多附于《4D开彩记录真本》中,与《观世音千字文图解书》、《花会论》等一并彩色出版发售,以吸引更多赌迷购买。

《大伯公千字文图解书》中附有1000个不同的字、画和数字,各个号码分别有对应代表的事项和图画,方便赌徒找出对应其征兆的数字来下注。由于此文图册可自由翻印,故各地区流传的版本相当一致。华人家庭更将此书安放在神台上,以此祈求神明和祖先保佑其中奖。

在马来西亚,大伯公是以一身古代服装,右手持如意杖,左手握一锭元宝,白发白眉白胡须示人,非常形象化的表现出早期华人在南洋刻苦耐劳一生,到了老年累积财富,大有为南洋“头家”写照的样子,亦显示出早期华人的心理愿望。大伯公的形象可谓代表着南下华人的所求,即成为如大伯公一般长寿、富裕的心愿。

再者,大伯公在民间信仰的功能包罗万象,从家宅保护神至财神皆为大伯公的职权,所以大伯公在各大小型庙宇中香火鼎盛。综上所述,推论《大伯公千字文图解书》之所以选择大伯公,而不是选择财神爷为文图册的代表神明,原因在于大伯公于南洋民间信仰的普遍性,以及其拥有众多信徒,较为平民化。

《大伯公千字文图解书》之内容结构。

■反映旧时代的生活面貌

逐渐消失的大光灯。

由于文献资料缺乏,笔者针对曾生活于1950年代至1970年代的社会公众进行访谈,从中知晓当时人们对《大伯公千字文图解书》中的内容如“大光灯”(Pelita)、“雪花膏”

(Krim Muka)、“红字牛奶”(Susu Tin)等词语的解释,获知这些物品大致属于旧时生活用品,再从早期《南洋商报》的广告版面中,找出这些旧时生活用品于马来西亚的盛产年份,以此加以界定《大伯公千字文图解书》的成书年份。同时,从《大伯公千字文图解书》中的号码141“粮食检查”、号码214“新村”、号码471“查登记”等记录,更加确定此书产于50年代的马来西亚华人社会之间,尤其是槟城、霹雳、马六甲等华人较多的地域。

《大伯公千字文图解书》中,每个号码皆有对应的字、事项和图画。图片中,红色的号码为投注号码;黑色的小字号码则为《4D开彩记录真本》目录之用。蓝色的单字是南北朝周兴嗣的《幼学千字文》,即由1000个汉字组成的韵文,作为儿童启蒙读物之途──“千字票”的赌法用书《千字文图解书》的印行与“白鸽票”的赌法用书《幼学千字文》乃一脉相承的关系,故此,《大伯公千字文图解书》中便可见《幼学千字文》内1000个无重复的中文字,依序出现在千字图右上角的小方格中。

此外,图中的黑色汉字和蓝色马来语便是投注号码所对应的事项。一般上,下注号码与对应的事项之间并无太大关联,只是将当时较为普遍的事项放入,提高赌迷的记忆点,以吸引赌迷投注。

《大伯公千字文图解书》内号码356的“大光灯”。

■7大主题展现大马多元文化

“雪花膏”(KrimMuka)于1962年《南洋商报》的广告版面。

《大伯公千字文图解书》的内容可分类为以下7大主题:大自然与植物、神明、地点、人物、动物、动作与活动、物品与交通工具,其中具有最多本土元素的主题是“动作与活动”,好比号码665“卖叻沙”,所提及的叻沙(laksa)便是南洋的特色美食,尤其为马来西亚的代表食物,从中便显示了因生活环境所培育出的地方文化。

从“动作与活动”分类中出现的大量活动内容,可窥见当时马来亚庶民大都从事体力劳动的职业,如割胶工人、渔夫、锡矿工人及修理工人等,以号码209“琉琅妇”为例,即是当时南来女性在马来亚求生并力求本土化的现象。早在15世纪,费信《星槎胜览》已记载了马来人使用琉琅淘洗锡米的情况,随着华人大量拥入并开发锡矿业,洗琉琅的工作也随之落入华人女性手中。学者R.Talib分析1911至1957年间马来亚女性的工作情况时,发现自英殖民时期后,马来亚便从农业社会转变为资本社会,华人女性成为锡矿业主要的劳力资源之一,女性淘洗锡米的现象极为普遍,反观现今“琉琅妇”已然在时代的变化中渐渐没落或淡忘。

若论本地华人的记忆,《大伯公千字文图解书》内的号码214“新村”、号码141“粮食检查”、号码142“巡逻”、号码143“轰炸”、号码471“查登记”所带出的历史事件,则更为深刻。马来西亚曾为英国殖民地,二战后,英国殖民者与马来亚共产党展开武装斗争,1949年英殖民政府颁布紧急法令,强硬地将原本住在森林毗邻和偏僻地区的居民集体迁到新村,严加控管,以阻止居民支持马来亚共产党。当时人们日夜提心吊胆的日子已然过去,却深刻于内心。

《大伯公千字文图解书》内的人文事物涉及了50年代英殖民时期的庶民社会,不仅保有时代气息,且不限于华人。根据民族生活习惯将文图册的内容分为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峇峇娘惹与其他等。诸如代表华人生活的例子,即号码365“跳童”以及号码454“折银纸”;代表马来人生活的例子,即号码326“回教堂”以及号码561“马来人出殡”;代表印度人生活的例子,即号码080“饮椰酒”以及号码159“研咖喱”;代表峇峇娘惹生活的例子,即号码026“娘惹衫”以及号码664“卖娘惹糕”;其他的生活习惯例子亦有号码515“做礼拜”等。从中分析出超过一半以上的生活习惯乃来自于华人,而马来人、印度人、峇峇娘惹以及其他民族分别各占少数。除了证实《大伯公千字文图解书》发源于华人,更展现了马来西亚多元民族的文化,以及各民族和睦相处的社会面貌。

此外,《大伯公千字文图解书》共记载了5个地方名字,分别为号码124“关仔角”、号码126“太平湖”、号码135“极乐寺”、号码183“丹绒武雅”及号码855“升旗山”,其中便有4个为槟城(槟榔屿)的地点及建筑,除了反映出海峡华人的土地认同,亦可据此推论出《大伯公千字文图解书》起源于北马地区,不确定是单一或集体创作,但主要作者理应为槟城人。

“雪花膏”(KrimMuka)于1962年《南洋商报》的广告版面。

■音译词具本土特色

《大伯公千字文图解书》内附有马来语翻译及马来人生活内容,诸如号码059“巫人帽”(Songkok)、号码371“往麦加”(Ke Mekah)等,足见此文图册在民间影响之深、渗透之广。文图册中的马来语翻译及马来人生活内容,不仅说明了华人本土化的现象,也不排除是为了吸引马来人参与下注。

在同他族交际的过程中,会直接或间接地从接触到的语言文化中借用本族所缺失的词汇,造成大量音译词的出现,即以读音相近的字翻译外族词汇而形成的词。从本土语言来看,号码043“梦杀果子”(Buah Langsat)、号码620“巴拉煎”(Belacan)等皆为马来译音词,南来华人为了吸收这些外来词,选择了相近的汉字来翻译,以融合当地其他民族。而号码240“阿华田”(Ovaltine)、号码104“查礼申”(Periksa Lesen)则为英译词,从中便可见英殖民时期所留下的痕迹。音译词体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交流,产生了马来西亚特有的本土词汇。

此外,方言贯穿于《大伯公千字文图解书》中,从事项名词与动词的拼音可看出是潮州或福建方言发音,两者方言之所以难以辨别是因为在拼音上可相互通,不过由于先前推测作者理应为槟城人,而槟城以福建人居多,故本书以福建方言拼音的可能会更大些,比如“十字车”、“针车”、“跳索”、“枋廊”等。

复杂的语言环境造就马来西亚式的方言,在方言逐渐式微的华人社会里,具有南洋色彩的方言依然流传在各籍贯华人的口语中,使得本地华人的语言同中国普通话相较,更独具特色。

综上所述,这千字图不仅是南来华人本土化的象征,还记载了马来亚的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显示出《大伯公千字文图解书》的文化价值。

“红字牛奶”(Susu Tin)于1960年《南洋商报》的广告版面。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