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玲瑶,西洋文学硕士,海外华文女作家协会第十届会长。文笔以机智幽默见长,在美国华文报章长期有专栏,影响深广,被誉为研究这一代留美学生历史,其作品是不可或缺的资料。在世界各地“笑里藏道”的幽默演讲受到热烈追捧,带给人快乐与正面能量。著有《女人的幽默》、《比佛利传奇》、《笑里藏道》等56本书。《美国孩子中国娘》上美国中文畅销排行榜第一名,《明天会更老》曾在网上被狂传转载上亿条。北加州北一女校友会创会理事长,曾主持KTSF电视台《文化麻辣烫》极受欢迎。
一 ,【笑里藏道】中文很难学
“妈妈,开心是不是很快乐的意思? ”
“是啊。”
“开的相反词是关,那关心就是不快乐的意思,对吗?”
“不对,不对。” 儿子小时候曾问过我这样的问题,可能是我一急胡乱解释,让孩子感叹中文好难学,有时候真是莫名其妙,不合逻辑。
曾经很认真的,每个周末把孩子送到中文学校,希望他能多少说点中文,对父母的故国文化有些认识,但在英文的环境中,他们学得乌七八糟,常常说出别人听不懂,自己更迷糊的话。说起认字对他们更是挑战,这样的ABC在美国真不少,朋友的女儿曾在日记上写着:“我前夫去看电影。”老师吓一跳,8岁的女孩孩何来前夫,后来才搞懂,是前天去看电影,天和夫的差别只是一个出头一个不出头,他们写起来没感觉不同。祖母去世向学校请假写假条时,把送葬说成要去陪葬。
许多时候孩子讲话是直接从英文翻过来的,“我妈妈到机场把我捡起来。”他的捡就是英文里的 pick up;“我妈妈很短”,short矮说成很短;“她穿着眼镜”,wear戴说成穿;对老师说:“今天你的毛很美”,hair头发被说成毛;“怕迟到,我很早就出家了”,出门说成出家;“爸爸每天晚饭后出去做走狗”,原来是walking dog溜狗成了走狗。
中文学校的功课常让老师有惊奇,要孩子用“一直”造个句,交进来的作业竟然是:“我一直是个人”,因为主词加一个他会写的“人”,老师不知道该算对还是错?要他们用“发”造词造句,挺有创意的孩子说:“发现,发明,我爸爸发现了我妈妈,发明了我” 。
成语对他们来说更是太难了,老师讲解“陆陆续续”后,要小朋友造句,没真懂的孩子造出:“天黑了,我的爸爸陆陆续续的回来了”;“口若悬河”说成一面说话一面喷口水;“言多必失”写成言多必湿,好像是话说多了,口水喷多了哪有不湿的道理;“不苟言笑”说是不和狗开玩笑;“不择手段”变成不折手就断了。孩子房间很乱,妈妈要他整理一下,问说: “为什么不随手捡一捡? 举手之劳嘛。” 孩子回答:“举手之劳?我是一举手就疲劳。” 不喜欢整理房间,还要称自己是乱室英雄。“不白之冤”说是有色人种所受到的冤枉。“绝代佳人”说是没有生孩子的美人。“指腹为婚”说是指着女朋友的肚子说要结婚。在网络上认识的女孩,一见面发现不好看,因此有“一见终情”的说法。要他们解释“前功尽弃”,孩子说是伊丽莎白.泰勒,嫁了8次离婚8次,不就是前公尽弃了吗?“寡不敌众”孩子想到的是考试时,一个监考老师面对30个学生,当然就寡不敌众了。 “度日如年”想成是日子非常好过,每天像过年一样。 “一言九鼎”说是妈妈说一句,他顶9句,误读误解还真有“笑”果。
同音不同字、同音不同义、同字不同音,同字不同义者来混淆,中文里的四声念不清,更是出笑话的来源。但抵不过父母的坚持,磕磕碰碰这样走过了,能学多少算多少,都算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