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6/04/2019
【如意安详】何国忠/邀我至田家
作者: 何国忠

书法/何国忠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这是孟浩然的〈过故人庄〉,那是让人喜悦的乡居图景。

 唐诗三百首里选了〈过故人庄〉,蘅塘退士讲他选三百首的标准是“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也就是说,这首诗一直都受人喜爱。我此刻重吟,背后出现的是童年图景,心觉得平实。突有想回老家的冲动,风徐徐吹来,想像自己在新村踩着脚车,走过大街小巷让时光倒流。

 “老友杀鸡做饭,邀我到田庄做客。村子绿树环抱,城外青山起伏。打开窗子,迎面是田地场圃。把酒闲聊,内容不离桑麻成长的情形。依依不舍时,约定在重阳节那一天,回到此地赏菊。”书架上不同主题的几本书都讨论过这首诗,我将白话翻译稍微整理,以更符合此刻心情。

 读书的其中一个目的是为了增加智慧,田园山水诗让我们知道人生处处都有好境界可以追求。童年住在加亨新村,新村人口不多,家家户户彼此认识,朴质生活的熏陶和记忆让我一生受用无穷。“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的生活形态我历历在目。邻居备好饭菜请客,穿着汗衫短裤,大家准时赴约。不用公筷公勺,可以是午餐,也可以是晚餐。吃饭时间不会太长,饱了便是。说话声量虽有大小,却没有人会逞口舌之勇。一切符合村内文化,没有排场的概念,地点也不必高雅,有的是其乐融融及有饭就吃,有觉便睡的乡土味道。

 村子外边山峦起伏,由层层绿林环抱,那是乘坐公巴时往外看的风景,唯一不同的是,我的新村不以桑麻取胜,村民把酒对饮闲聊的重点不是古时庄稼收成,他们说得更多的是胶工生活及胶价。只要不是雨天,心情就不会太坏。孟浩然想到重阳节,小的时候我们企盼的是不同的传统节日。新村没有庆祝重阳节的习惯,赏菊是祖先南来以前的故事。可是春节、清明或中秋都是重点,很多工作在外的游子会回家一聚,每一个节日都有鲜明的特色。

 智者乐山,仁者乐水,想去山水处,片刻间又离不开吉隆坡时,可读一些田园山水诗,略补遗憾心情。孟浩然的〈采樵作〉这么写:“采樵入深山,山深树重叠。桥崩卧槎拥,路险垂藤接。日落伴将稀,山风拂萝衣。长歌负轻策,平野望烟归。”在深林枝茂叶叠处步行,对在乡下生活的人绝不陌生。桥崩路坏,临时找些横木弄个搭桥也是寻常事。有时工作勤力,早上同一个时间入林,回程时发现同伴都已先离开了。心情却还是愉快的,迎着风唱着歌,不久就进入村庄范围。夕阳西下,村里袅袅炊烟升起,回到家后和家人吃个晚餐,一天又过去了。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山水田园诗提醒我们,会珍惜朴实的作息方式,意味着懂得享受人生的美学。《了凡四训》有一句话:“凡人所以不得作圣者,只为妄念相缠耳。”眼开即绿树,天天话庄稼,可让人不浮躁,不复杂,少妄念。《唐诗三百首》共收录了77位作家的311首诗。数量上杜甫诗最多,有39首,其次为李白诗33首,接下来是王维和李商隐诗,孟浩然排第五,共有14首。孟浩然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处在不甘隐居又不得不隐居的状况,人活在快乐与不快乐之间,但他有排遣忧闷之道,比同时代很多诗人更懂得移情田园山水,享受徜徉田野穿梭山林的乐趣。

 回到引我想起童年老家的〈过故人庄〉吧。明杨慎《升庵诗话》云:“孟浩然有‘到得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之句,刻本脱一‘就’字。有拟作‘醉’、作‘赏’、作‘泛’、作‘对’者,后得完本是‘就’字,乃知其妙。”台北三民书局出版的《新译唐诗三百首》说,“就”字为此诗“诗眼”,我找山水田园之趣时,无意中看到杨慎提醒文字之妙用,这是读诗的另一种乐处。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