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9/04/2019
爱得及时,便是无憾人生
作者: 李秀华

生命永远处于未知当中,死亡却是所有生命确定不移的事实。正如德国哲学家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 说:人是“向死存有的”(Being-towards-death),意思是当人意识到自己终将会死时,就会反思生命的意义,反思自己整个人生规划。

吊诡的是,年轻的生命总认为死亡距离自己太遥远,或,死亡“暂时”不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然而,面对生命正绽放中的年轻人,生命或死亡难以用说的方式来教育,唯透过死亡正面对谈,生命的价值便从直面死亡开始。

从事生死教育的刘凯盈,易代恩和林嘉谊 (左起)认为,
生死教育不只是讨论后事,也探讨在生时如何珍惜有限的时间。

●林嘉谊:原来死很有学问

香港东华三院圆满人生服务计画(推广)经理林嘉谊很年轻,现年26岁的她从事生命教育工作短短1年,“当我做得越多就越珍惜生命,我经常和朋友分享自己的工作性质,他们觉得奇怪,当我分享从死亡学习到的生命体会,他们才恍然大悟到原来死可以很有学问。”她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

她参与“云尚礼仪” (ONCE)的其中一项寿衣设计服务,是邀请服装设计系的学生参与寿衣设计,学生知道有位女士年轻时是妈姐,因此提出把寿衣做成妈姐服的建议,老妇人也欣然同意。待她百年归老穿上此寿衣,如同将生前的回忆与喜好带着进棺材。

ONCE,代表生命只有一次,婚礼要自主策划,葬礼也是。设计寿衣对长者来说是准备人生毕业礼,而年轻人在聆听对方生命故事的过程,很可能对生命有不同的体悟,激发他们热爱生命。寿衣设计完成后,裁缝工作则由基层妇女来完成。

“云尚礼仪” (ONCE) 寿衣设计服务邀请服装设计系的学生参与寿衣设计。(受访者提供)

“云尚礼仪” (ONCE) 寿衣设计服务邀请服装设计系的学生参与寿衣设计。(受访者提供)

“生之愿”助長者回顧生命

另一项透过跨界合作的项目叫“生之愿”的圆梦服务,透过录像协助长者回顾生命,人们可能误以为这是记录遗言,但其实出发点是传递“爱得及时”的讯息,短片除了纪录生平、重要事件、技能,也传递感谢、原谅的讯息给亲友,目的是留给亲友当礼物。工作人员在过程中发现人在年轻的时候,可能愿望设得太高、太伟大,直到临终前却发现愿望其实可以很卑微,很轻易就能达成。

这不禁让人思索“梦想究竟是什么?”人们的梦想很多时候是为了心理上的感受好一些,我们以为要拥有很多才能获得那份满足,然而,能为心理上带来满足的梦想其实是很细微的事,却因为想太多而成了遗憾。

人生总有遗憾,即使圆满了其中一个遗憾,人生依然还有其他大大小小的遗憾, 但是,“生之愿”的用意是尽量将遗憾减低、减少,并且为长者在有限的日子里制造一些开心的回忆。


●刘凯盈:圆满长者的生命

东华三院生命同行坊主任刘凯盈说:“有个老人希望在家里添加一台电视机,可他经济不好,也许省吃俭用还有能力买,但其实不会为了一台电视机而牺牲日常生活的其他需求,当他后来有了一台电视机后,每天晚上看电视这消遣成了他心中的快乐。”

她鼓励家人一起参与“生之愿”, 圆满长者的生命。有些家庭因为孩子和父母分开住,即使孩子有扛起照顾父母的责任,但感情还是逐渐疏离,透过生命回顾,孩子也许会了解到一直挂在父母嘴边的、孩子不以为意的小事,却是长者罣碍的大事。孩子愿意参与其中,无形中给了渐行渐远的关系一个重燃親情的机会。

生死教育不只是讨论后事,也探讨在生时如何珍惜有限的时间。中心在设计项目、服务和活动时,不是强调做什么,而是透过做的方式呈现出背后的意义。 她认为与其说自己在帮助老人,但其实最大的得益者是自己,很多年轻人在参与服务的过程中必有收获,而她自己却在无常中无时无刻提醒自己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日子。

让空巢老人不忧后事

社会还有一群空巢老人,他们担忧没有任何支援执行他们的后事,本着“善寿人生妥安排,福荫延年永无忧”的精神, 名为“活得自在”的服务,是为年满55岁或以上的独居长者或两老家庭,以及没有亲属的长者提供后事委托服务,如此一来,长者就不必顾虑后事,自在的安享晚年。

负责此服务的社工会亲身到访为长者订立“善寿意愿书”、“自在无忧纸”及“平安纸”等文件,协助他们拟定个人对身后事的选择及意愿。同时,社工也会为长者安排支援服务,定期为长者提供亲切的电话慰问。至于医疗部分则由医院执行,会员多是到公立医院覆诊,所以,社工会教导他们怎样向医生提出签订医疗指示文件。

每个个案都有一位社工和一位护士负责,直到病人离开。因为末期病人需要专业护士的护理知识,而情绪和资源的转介需要社工处理。护爱同行与临终关怀有少许分别,护爱同行由病情进入晚期时开始提供支援,可能长达数年,主要纾缓末期病患者各种痛苦和压力及其家属的负面情绪,从而提升生活素质,让病患者能有尊严地面对人生的终站。而临终支援就是在病人最后阶段的照顾,可能是数天至1-2星期的阶段。

长者去世后,社工会按照长者生前的意愿,于东华三院辖下殡仪馆办理其身后事及殓葬事宜。除了为长者办理身后事,亦会按其生前意愿跟进先人的骨灰,以及,往后 3年的清明及盂兰节拜祭。如此一来,更能减低长者的担忧。

●易代恩:“伴我同行”陪家属消化悲伤

易代恩解说,“我们永远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倘若明天因突发事情导致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愿,留下的便是许多的无可奈何。像没有家人或亲友认尸,政府会把他们葬在公墓,或许只剩下一组编号,连名字都没有,这是中国人最不愿意发生和看见的情况。 ”

长者签下名字后,并不是等着百年归老。社工会定期探访,好让他们在需要被帮助时及时伸出援手。她们也举办一些活动如一日游或特定节日聚餐予长者,用意是减低他们的寂寞感。

有一些长者虽有儿有女,但后事毕竟不是节庆习俗,被迫面对时便束手无策。后事固然可以交给殡仪服务公司全盘处理,但不少家属希望为亡者尽最后的一份心意。“伴我同行” 的用意并非代办后事,而是陪伴家人处理后事,让后事进行得更顺畅,让先人走得更体面和有尊严,以减少他们的遗憾。更重要的是,在处理后事的过程中也陪伴家属消化丧亲的悲伤,以让他们逐步接受亲人过世的事实,从而能减少复杂哀伤的情绪问题。

“遗物重塑法”转化内在

易代恩是东华三院生命同行坊副主任,她认为约10%的丧亲家属在后事办理好后,会出现复杂哀伤的情绪问题。近年来,她们尝试以“遗物重塑法”的善别辅导来处理哀伤,用意是透过重整先人的遗物来推动内在的转化。

遗物转化的概念来自澳洲的遗物重织手作(Woven Memories),创办人Mary Burgess的丈夫生前总会在天冷时为太太披上围巾保暖,丈夫离世后,她经常在天气变化想起亡夫温暖的动作,于是,擅长编织的她还在丧夫的伤痛中时, 将亡夫的衣物拆掉并重织成围巾,以随身携带,这过程让她有了重整二人昔日种种情怀的感受,更令她相信:生死并不会带走她和亡夫的关系,原本哀伤的她,从编织中获得一份安慰。

编织抱枕当成妈妈抱入睡

制作前,社工先与亡者家属交流,让亲属回想有没有一些话或事物对他们的影响特别深刻,然后从谈话中试着找回先人和亲属的关联,再设计出要转化的物品,把新物品和思念构成一个桥梁联系。

易代恩分享一对母女的故事:母亲是位传统女性,时常提醒女儿不要晚睡,到点就要吃饭、睡觉等等。女儿从开始照顾妈妈到她离去后,即使重新投入生活都感到很疲累,似乎没有妈妈在身边的日子好像变成不太懂得照顾自己,于是,她突然灵光一现要编织一个抱枕,仿佛在睡觉时抱着妈妈入眠,在耳边提醒着是时候休息,不要太操劳。

有的参与者在撕开布料的过程中,犹如撕裂自己的一颗心。因此,服务会按需要邀请其他人代劳,原因是要让丧亲家属知道有一群素未谋面的人默默地给予支持。 物品交接时,两方都会见面, 曾有一位智力障碍的朋友在交接物件时,拍拍家属的肩膀,以示安慰,动作虽简单,却让家属印象深刻。

让残疾人士参与转化过程,除了可以让他们透过编织缝纫向经历丧亲者传递关爱和祝福,也让他们透过不同的方式学习面对死亡,如此一来,计划便更具意义。

访后感:访问结束后,走出香港上环禧利街的东宁大厦,在这繁华城市中与我擦身而过的陌生人,也许,也经常在探讨追寻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也许,我们在活到老死那天也不知道该如何定义自己的生命意义与价值;我们以为生命的意义在于优化人生,无论被优化的是自己抑或他人的人生;我们也以为生命的意义在于提升自己的心灵、灵性、智慧,甚至贡献社会,然而,从聆听这3个年轻女子说的故事中,我发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比起探索与追寻,活在当下,爱得及时,更能活出无憾的人生。

东华三院简介:

东华三院在香港是一家大型非牟利机构 ,不同的部门包括医院、学校、殡仪馆和社会服务单位。服务对象包括青少年、长者、家庭、弱能或伤残人士,服务多元。早期以殡葬及医院服务为主,现在倾向圆满人生服务内容,主要靠捐款来维持经营。

2004开始提供相关服务,2009年正式成立“圆满人生”,展开全港服务,当时没有统一的系统,2012年成立并统合在一间中心专门推广生死教育和服务,鼓励长者积极面对人生最后的阶段,提早安排终老计画,并且鼓励人们反思生活,珍惜生命。

东华三院“圆满人生服务”于2014开拍纪录片《伴生》,
藉拍摄长者晚年生活及护老者心路历程推广服务宗旨,
内容述说两代人、三个家庭对生与死价值观的差异和矛盾。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