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8日讯)根据无国界记者组织(RSF)最新公布的世界新闻自由指数,马来西亚在第14届大选结果出炉之后,在180个国家中的排名第123名,比往年跃升21个位置。
无国界记者组织今日发布报告指出,大马的排名较过往进步是因首相敦马哈迪所领导的希盟政府成功推翻执政60年的国阵,并拿下政权。
“由前首相拿督斯里纳吉所领导的国阵政府在2018年5月全国选举经历惨败,也是大马历史上的首次失败,象征著新闻自由获得新鲜空气。”
“那些已经被列入黑名单的新闻从业员和媒体工作者,如本地著名政治漫画家祖纳和《砂拉越报告》网站,也能够重新恢复工作,无需再担心受到骚扰。”
新闻从业员处更宽松环境
报告说,新闻从业员处于更加宽松的环境,自我审查已经大幅度下降,而印刷媒体也提供了更加平衡的观点,包括在跨越政治鸿沟上拥有印刷支持文章(supporting articles)的能力。
报告表示,不过的是,尽管大马在这方面取得了极大的进步,但仍然与东南亚邻国处于一种“困境”的状态。
报告指出,至于东帝汶则是排名在第84名,晋升了11个位置,也是唯一表现比其他国家优秀,并被列稍微好一点“问题情境组”内。
“至于其他地区,如寮国和越南则是表现最差,因两者都处于最底层即“非常严重的情况”。”
报告说,在东南亚地区的排名,马来西亚则是排在东帝汶之后的第二位。其他则如印尼(124名)、菲律宾(134名)、泰国(136名)、缅甸(138名)、柬埔寨(143名)、新加坡(151名)、汶莱(152名)、寮国(171名)及越南(176名)。
报告指出,希盟政府废除的“反假新闻法”也有助于大马改善媒体自由。
“此外,政府也考虑废除那些用以压制媒体而严厉立法的‘武器库’,如1948年煽动法令、1972年官方秘密法令及1998年通讯及多媒体法令。”
“根据上述需要彻底改革的法律,当局将可以严格控制出版许可证,而记者甚至可因煽动叛乱罪被判处20年徒刑。”
报告说,这些法令对媒体工作者构成持续性的威胁。尽管取得进展,但他们仍然无法完全自由地表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