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9/04/2019
叶秀芬/让每天都怦然心动,狗窝大改造!
作者: 叶秀芬

据说“整理”分两种:(一)日常的整理,指东西用完后,放回原位;(二)节庆的整理,是一生一次的整理。若体验过后者,即体验过整理完毕后的完美状态,就不会再回到以往乱七八糟的状态了。经这么一说,是否重燃你收拾住所的希望了呢?读完这篇浓缩式的“整理法”,就快点择日动手咯!

日本新一代整理教主——近藤麻理惠于2010年出版的《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一推出便大受欢迎,随后被翻译成四十多种语言。之后在2012年出版的《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2:实践篇.解惑篇》,同样备受追捧。

是什么让“麻理惠整理术”备受推崇,甚至风靡全球?我认为除了其独特的整理及收纳技巧,真正让她独具一格的是她传输了正确的整理观念。而所谓的“整理魔法”,是“只要体验过一次完美无缺的整理,就能体会到心动的感觉。而且,还会实际感受到整理过后的人生所产生的戏剧性变化”。

第❶步:下定整理的决心

作者麻理惠将“不会整理的人”归纳为3种类型:一是没办法丢东西的人,二是没办法物归原位的人和三是综合型,即无法丢东西也无法物归原位的人。

作者把整理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日常的整理,指的是东西用完后,放回原位。第二种是节庆的整理,是那种一生一次的整理。作者相信只要体验过一次“节庆的整理”,体验过整理完毕的完美状态,就不会再回到以往乱七八糟的状态。

所以,如果你想要自己的居所改头换面,只有一个办法:请下定彻底整理的决心,并一口气在短时间内,塑造出彻底整理完毕的状态。反之,如果是长期、一点一点的整理,就不能感受到焕然一新,以及一口气彻底整理完毕后所带来的震撼感。

第❷步:丢东西

“麻理惠整理术”最重要的核心之一是“丢东西”,但她提醒读者在丢东西前,应先思考自己想要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环境,最好具体到能够明确地想像出“理想居所”的样子,她建议大家翻阅家居杂志(我选择网上搜索),从中找出自己喜欢且理想中的居住模板。作者还抛出了一个问题:请仔细想想,我们到底是为了什么而整理呢?

追根究底,不就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愉快和幸福吗?

按物品类别开始丢东西才有效

我相信大多数人和我一样,都有着“根据场所进行整理”的习惯,像是先整理客厅,再整理卧室,然后才进攻下一个场所。作者形容这样的方式,是一个致命的错误,而正确的方法,是必须根据物品类别进行整理。

作者建议清理物品的顺序为:衣服→书籍→文件→小东西→纪念品(如照片)。依序把全部的同类物品,一件不漏的从家里的各个角落搜出,集中在地上,然后再一口气判断。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正确掌握物品的数量,方便比较,也有利于做出“丢或留”的决定。

舍不得丢,怎么办?

作者有个理念让我深受启发,她相信每一个物品来到自己身边,都带有某种特殊的使命,一旦不再心动,别舍不得丢。像是一本你买了很久却没读过或是读完的书,它的使命或许便是在你买下它的那一刻,所带给你的愉悦感。如今,如果它已激不起你翻阅的欲望,那它的使命已达,请感谢它一直以来的陪伴,好好跟它道别吧。

作者倡导的“只留下令你怦然心动的物品”绝不只是字面上的“令人着迷、让人开心”而已,也可以是物品丰富的功能,让你感觉很便利、很好用,只要是有助于维持自身生活品质的物品,其实都符合“令人怦然心动”的定义。

请记得,“丢掉”这个举动,是在你决定好“要留下哪些让你怦然心动的东西”后,把不要的东西给处理掉的一个步骤。

心动排名法:透过比较,找出心头好

作者在《怦然心动2》里提到,在《怦然心动1》推出后,从读者的回馈中,她发现有的人可以很容易地判断何谓“怦然心动”,有的人则不然。所以,作者在《怦然心动2》提出了更具体的方法,“请在3分钟内,从这堆衣服中选出‘最让你心动的前三名单品’。”先把东西一一拿在手上,仔细触摸,再进行比较,分出排名,从中发现什么东西让自己心动。如果还是无法做出判断,可以使用最后一招:穿上它。

这个“心动排名法”同样适用于其他类别的东西,一旦碰上不知该如何选择的情况,不妨试试这个方法。虽然说将东西一一排名很耗时,但通过选出“前十名”、“前二十名”的过程中,就会找到自己的心动标准。

“心动数量”因人而异

作者曾因为在《怦然心动1》提出自己会把书籍的数量控制在30本而受到抨击,其实作者并没有硬性规定每一类物品的数量,反倒是引导读者找到自己的心动标准。她相信在整理进度越来越顺利后,会发现属于自己的“确切数量”,并且会在某一瞬间感受到:“啊,原来我只要拥有这些就能幸福地生活!”

说到这里,可能有的人会说:“我跟家里人一起住,就算我想整理,也没办法好好整理。”作者提醒读者,先试着从只属于自己的东西开始整理,因为根据她多年来的经验,在家人见证到自己惊人的改变后,往往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开始整理。

●第❸步:收纳

光是留下让自己心动的物品,也只是完成了一半的整理,因为如果没有正确的收纳,到头来也还是会乱成一团。简单来说,收纳就是决定“物品的家”。作者认为一定要想好并规划所有物品的收纳场所,才能在每次用完后,将物品准确地放回原位,持续维持房子的整齐。

但作者提醒读者,别试图在选出某类别的心动物品后,就立刻选择收纳场所。例如,选好文具后,就放进这个抽屉;选好工具后,就收在那个储藏室。像这样的“选完就归纳”的方式,虽可以让家里暂时维持清爽,却不能维持长久的整齐。

●最后再决定如何收纳

正确的做法是在选好某一类别的物品后,将同类物品集中在写着“文具类”、“药品类”的空箱里,然后再根据材质,将物品分为“布制品”、“纸制品”、“与电力有关的东西”、“水制品”、“食品”、“玻璃类”等类别,最后把材质相近的物品收纳在一起。

像最具代表性的“布制品”就是衣服,我们可以将与衣服相近的东西,例如手帕、小包包、床单等全部收在一起。“纸制品”的代表就是书籍,与其相近的则包括文件、便条纸、明信片等。“与电力有关的东西”,包括家电、电线与记忆卡等。“水制品”则包含化妆水、乳霜等在内。

减少并决定收纳场所

如果你想让房间变得更清爽,在不能丢掉床铺和沙发的情况下,可以减少的只有收纳家具,如放在地上的透明收纳箱和组合柜。麻理惠建议从家中原有的、不能丢弃的收纳空间,如衣柜、壁橱、储藏室和床底下的抽屉等固定家具着手,完成收纳作业。接着先把大型物品如棉被、挂衣架等体积较大的东西,放入家中原有的收纳空间。

切记,收纳的关键在于可以清楚看到什么东西放在哪里,将拿取物品的方便性视为附加条件。

收纳4原则:折叠、直立、集中、隔成四方形

作者建议所有可以折叠的东西都要折叠,除了衣服外,包括围巾、手套、小包包等布制配件,以及塑料袋、洗衣网等可以改变形状的物品,皆应透过折叠去除多余的空气,减少东西的体积。

收纳的第二个原则是所有能立起来的物品都要直立收纳。折好的衣服要立起来收在抽屉里,其他像是文件、面纸等本身具有硬度、可自行站立的物品,也要全部采用直立收纳。直立收纳不单可充分运用收纳空间的高度,还能一眼看出物品的数量。

第三项原则集中的意思是“将同类物品集中收纳在同一个地方”。

第四项原则“隔成四方形”,房子基本上是由四方形组合而成,因此,收纳与划分区块时也以四方形为宜。

让生活保持怦然心动

在《怦然心动2》里,作者清楚地讲解了各式衣物的收纳和折叠法,也详细解释其对于鞋柜、厕所、厨房的收纳心得,并附上图解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但碍于篇幅,我建议想要了解更多的读者,亲自去翻阅这两本书。

对我而言,这两本书提供的不只是技巧上的传授,更是带有精神面的改造。作者让我一步步的透过整理发现,整理收纳不只是清理表面上所看到的杂乱物品,更让我去思考自己想要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理想环境,并认真的去实现它。

透过一生一次的整理,从此在心动物品的环绕下生活,让自己每一天都过得愉快且幸福。这样的生活,你难道不心动?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