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03/05/2019
恐怖片又怕又要看 是不是心理变态?

“我害怕的时候,会大力握着你的手,你要有心理准备。”记者的友人和女友看鬼片前女友如此说。电影散场后,友人手臂瘀青了一片。

有些人爱“贴钱买难受”,明明害怕,但偏偏要看。不止恐怖片,早前网上爆红的重口味“挤暗疮片”亦有捧场客,你或会感到很恶心,但现实是不少人觉得很“治愈”。这种极端心态,是否心理变态?

每个人都有喜恶,以看恐怖电影为例,有人喜欢有人讨厌。喜欢者,愈恐怖就愈爱看,有些人爱惊险刺激的追杀场面,有些人喜欢那种逐步累积的阴森恐惧感,或是突如其来的惊吓。恐惧其实是一个重要的自我保护机制,令我们懂得避开危险。但恐惧本身也是一种负面情绪,为何有些人愿意花钱自己吓自己?

解答这个问题之前,先了解什么人比较喜欢看恐怖片。

安全环境感受“假恐惧” 效果似运动

香港中文大学心理学系助理教授谢镇宇及香港心理学会注册临牀心理学家梁重皿均认为,喜欢追求感官刺激的人,通常喜欢恐怖片。当中声效、血腥或恐怖画面,使人心跳和呼吸加速,经历这种感受之后,有点像运动后通体舒畅。

谢镇宇补充:“恐怖电影的故事是虚构情节,人们感受到的恐惧跟真实环境面对的恐惧不太一样,在电影院或家中的安全环境下观看恐怖片感受到的恐惧,某程度上是一种‘假恐惧’。由于剧情并非真实发生,爱追求感官刺激的人便享受那种在安全环境下体验到的恐惧。”

男人镇定表现 证明自己好man

男性比女性爱看恐怖片,这或许跟社会文化因素有关,梁重皿表示:“男性从小到大不被鼓励表达情绪和感受,日常生活中亦可见,有些家长要求男孩不要哭。有研究认为,男性相对较爱看恐怖片,可能因为他们表现出镇定、不惊慌等情绪时,能够证明他们的雄性特质。”

此外,同理心较少的人,也可能较接受恐怖电影。梁重皿称:“因为同理心使人容易代入电影里面的角色,感受得到对方的情绪而感到不安和惊慌。”

■专注看片 暂忘烦恼可减压

恐怖电影营造紧张气氛,为何有些人认为有纾压作用?

原来,不论是恐怖片、笑片,甚至是拍摄着鱼儿游来游去的《鱼乐无穷》,只要观看的人喜欢,也能达到一定的减压作用。不论是看经典港产恐怖片《凶榜》,还是日本的《午夜凶铃》,当鬼怪或恐怖场面出现时,我们都会全神贯注,看得极度投入。梁重皿表示:“当一个人专注做或看喜欢的事情时,暂时忘却烦恼,也能达到一定的减压效果。而且电影中的恐怖声效、画面,使人情绪紧张、心跳加速,即使害怕也知道自己是安全的,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下体验恐怖片的刺激,有助释放压抑的情绪。”

■触发“战或逃反应” 心跳呼吸加快

观看恐怖电影会触发人类的“战或逃反应”(fight or flight responses)。梁重皿解释:“我们面对威胁时,大脑的下视丘会激活交感神经及肾上腺皮质系统,使人变得紧张,警觉性提高,并会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使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肌肉紧张等,种种身体变化形成了心理学上的‘战或逃反应’,令你准备好作战保护自己或是逃离险境。”

她又补充:“我们观看恐怖电影时,当中的血腥画面、恐怖声效等威胁信号同样会触发‘战或逃反应’,并出现相关的生理变化。但由于我们置身于安全环境,大脑处理周遭信息后知道并非真正的威胁,身体和情绪随之放松起来。”

■孩子、感同身受者不宜看

不同年龄的人,能够承受的恐怖程度不一,而且不同性格、精神状态的人,也会影响他们承受恐怖片的程度,以恐怖片来减压并非人人适合。

小朋友或发噩梦

年幼小朋友未有足够能力区分电影与真实,使他们担心电影情节会在现实发生,看完恐怖片后会不敢睡觉或发噩梦。

感同身受 勾起不快

若恐怖片的情节与个人经历相似,容易勾起不快记忆及情绪,那就不宜观看。

高敏感族未必享受

高敏感族(highly sensitive person)对周遭环境敏感,感官和观察力比一般人强,由于惊栗片的恐怖画面、声效,对感官刺激太强烈,他们未必会享受。

■看恐怖片追女生 有科学根据?

玩过山车与看恐怖片有点相似,表面上令人有不快经历,研究人类喜好与厌恶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Paul Rozin曾以过山车为例,指出即使身体告诉我们不要接触这些事物,但我们知道它们并不是真正危险,有些人并能从中获得愉悦感,人们会被看似讨厌的情绪或反应所吸引。

有些人看完恐怖电影后心情愉快,从心理学角度也能解释。1970年代,心理学家Dolf Zillmann提出了“兴奋转移理论”(excitation-transfer),解释一个人的生理状态,如何从一个情境迁移到另一个情境。

例如一个人上班时遭上司批评,下班回家后,心里仍存在不满情绪,此时遇到些少不称心的事情,也可能会激起他的愤怒情绪。梁重皿表示,“同样地,恐怖片中扮演好人的主角被人或鬼追杀,过程紧张刺激,最后如果好人逃出生天,观众感到大快人心,这种良好的感觉或会延续到离开戏院之后,当遇到愉悦的事情时,正面的感觉会被放大。”

“兴奋转移” 惊恐当作心动

“兴奋转移理论”也可应用于男女约会上,如果男士约会心仪对象去玩过山车,或许会获对方“加分”。谢镇宇解释:“坐过山车会引起刺激及兴奋情绪,心跳和呼吸也急速起来,这种由过山车刺激诱发的情绪和感觉会转移到对方身上,变成了正面的感受,女生很可能因此觉得他特别吸引。”

约会心仪对象看恐怖电影又如何?试想像,如果跟心仪对象看恐怖片时,你感受到心在怦怦跳,呼吸急促,这种生理反应是电影情节过于恐怖所致?还是他/她令你心动?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很多时会错误理解情绪产生的原因,例如看恐怖片时被激起的高涨情绪,并转移到对方身上,加强了对方的吸引力,这现象称为“错误归因效应”。

■看人挤暗疮 无痛满足本能需求

脸上长出暗疮后,很多人会心痒难耐想要把它挤掉,有心理学家认为这与动物最原始的“整饰行为”有关,如同猫会舔身体、梳理毛发。梁重皿表示:“然而挤暗疮或会造成永久疤痕和皮肤凹陷,看别人挤暗疮的影片则不同,过程有多痛、会否红肿完全与你无关,你毋须付上任何代价,便能满足心底本能的需求。当片中人准备把暗疮挤出时,你会感到莫名的刺激,并预计到暗疮快将会被消除,此时大脑会释放神经传导物质多巴胺,传递兴奋和开心的信息,一旦形成了奖励机制,会令人想一看再看。”

爱看他人直播进食又是什么心态?梁重皿解释,“人爱好美食,大脑能想像美味食物的味道、香气和质感,但过度进食会使人肥胖,看人吃得滋味,没有了健康的担忧,自己也有愉悦的感觉。”

■今期专家

◆梁重皿(香港心理学会注册临牀心理学家)

◆谢镇宇(香港中文大学心理学系助理教授)

文:李佩雯/香港明报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