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09/05/2019
黄丹芳 ·《我们与恶的距离》
作者: 黄丹芳

《我们与恶的距离》是近期让人充满省思的一套台湾连续剧,里头的媒体生态、废死课题、精神病处理、加害者与受害者家属的心理层面变化等问题,都实实在在地冲击着人们的情感,甚至开始探讨现实中不公与立场的拉扯及痛苦挣扎。

剧里好几幕都让人印象深刻。比如,电视台上的新闻直播现场分秒必争,但此时身为新闻台副总监的女主角宋乔安却发现竞争对手(别家电视台)正播放着国外发生的一起事故,而这则新闻却是他们没有掌握到的新闻。最让人挣扎的是,消息是真是假无从考究,甚至有关当局也还没有给予证实。

在时间吃紧下,新闻直播室里的众人卡在播放与不播放有关新闻的边缘里。“别台都报了,我们不报吗?”要跟著竞争对手的步伐播放这则新闻吗?但也许这是一则不实的新闻。要是决定不跟风播放,万一这则新闻属实,谁又该为此负上任呢?最后,宋乔安做了一个不要独漏新闻的决定,把有关新闻播出去。只是,到最后原来那是一则假新闻,大家白忙一场。

画面一转,镜头来到了大批媒体人员追访加害者家属的场景。犯人李晓明因为随机杀人而被判死刑,社会和媒体在一番人肉搜寻后,紧紧地追著李晓明的父母和妹妹李晓文,使他们活在社会舆论下。受到社会唾弃和批判的他们,因为要躲避社会的指指点点,只能隐居,李晓文更因此被逼改名李大芝重新来过。

只是,李大芝最后还是被学长出卖了,让她直呼媒体举著正义的旗,拿著廉价媒体权论断她和她家人,但在怪罪别人前,媒体是否想过自己也是拿著镜头当枪械。“没错,我哥是杀了很多人,但我和我家人连活下去的权利都没有吗?”“你们杀的人,没有比我哥少。”

当同样是从事媒体业的李大芝冲著同业们喊说:“新闻呈现的方式在变,但做新闻的态度应该变吗?”的同时,宋乔安也很感慨的跟老战友说:你还记不记得当初我们拼了命找真相、找独家的样子,可是现在呢?每天平面抄、网络抄,就是为了要凑一天的新闻量。

天下杂志特约作者黄哲斌在《新闻不死,只是很喘》一书里提到,新闻业萌芽之初,驱动报纸发展的社会因素各有不同,不过,随着时代的演变,媒体若能同时经营深度内容与深度关系,更有机会让读者买单。

他说,虽然记者不见得能改变他们的工作处境与职业生态,但是,无论科技如何变迁,新闻报道是真正散发光热的所在,那些促进社会沟通与理解、增进群体权益、保障公民自由等任务,永远不因时空环境而黯淡。

是的,新闻不死,但很喘。同业们,就让我们像《我们与恶的距离》里,宋乔安逝去的儿子天谚鼓励妈妈时说的:“希望就在云后面,骑不动了就往前看吧”,继续为明天而奋斗。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