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2/05/2019
【513事件簿‧02/谁在回避513?】513,政治人物能否畅所欲言?
作者: 白慧琪

在这50年里,你在什么场合、媒介听到或看到“513事件”?把“513事件”变成关键字输入大脑搜索,相信蹦出来的一部分答案会是:某某政治人物在某某场合发表言论,提及若怎么样或不怎么样,“513事件有可能重演”。

往往“513事件有可能重演”一句一出,马上就会引起轩然大波,有煽动之嫌。于是敌对阵营要求发言的政治人物收回言论,同一阵营的则处处维护。在这一来一往间,513事件的意义剩下煽动、威胁、警告、提醒……

513事件到底是什么?从何开始它变成敏感议题,想提起时得担心这个那个,还可能变成煽动。若事件复杂,都已经50年过去了,我们到底可以如何谈论?

针对上述的疑问,我拟了两道问题,发给数位朝野政党领袖,希望得到回复。当然有政治人物愿意回应,有些政治人物对提问已读不回,有者不接电话,没有音讯……

发给政治人物的两道问题是:

❶只要碰触到种族议题,513事件至今还被当作威胁或警告,令这个议题依旧非常敏感。请问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个现象?

❷513事件作为国家历史一部分,我们人民应该怎样看待它?

5304PHK2019581112592572932.JPG
魏家祥:现在谈513,我认同仍有所避忌,它折射出的是族群关系的脆弱。(图:本报资料室)

■马华总会长拿督斯里魏家祥

我们有很多问题,都不是种族问题

马华总会长拿督斯里魏家祥正面直接回答这两道问题,他以文字信息回复。

❶现在谈513事件相对比过去好一些,但我认同仍有所避忌,它折射出的是族群关系的脆弱。我们没有必要制造虚伪的表象,单是从投票趋向就可以看出族群之间存在想法上的差异。

要打开513事件的紧箍咒,我们必须改变看待问题的角度。我国很多问题都不是种族课题,是教育问题,是经济问题,是民生问题。但是,当炒作华裔情绪也好、巫裔情绪也罢,可以捞得很多选票时,很多课题就被一些信口开河的政治人物炒作成种族课题,以从中捞取支持。

这样周而复始的循环,导致我国很难走出旧有看待问题的框框。要改变看待问题的角度,需要很长的时间,族群之间,尤其华裔和巫裔需要更多的信任、尊重和接触,这条长征才可能走到终点。

❷我们怎么看待国家发展史,就应该怎么看待513事件。也就是,它的的确确曾发生在国家进程的某个阶段,我们应尽可能从学者们的激荡中了解事件的全貌。

了解,然后尽可能从史实中培养自己的观点,只要符合史实、理性、不偏激,我们都应当给予尊重。

5304PHK2019571311272556868.JPG
刘镇东:马来西亚作为一个族群分歧的社会,需要超越族群的新的愿景和理想,也需要整个社会理解分歧点,共建命运共同体。(图:本报资料室)

■国防部副部长、民主行动党政治教育局主任刘镇东

理解分歧点,共建命运共同体

国防部副部长刘镇东同样以信息回应,对两道问题综合回答:

1969年的513至2008年308的政治海啸才“解冻”非马来人在白色恐怖之下的政治冷感。2018年的509,给予马来西亚一个新生的机会。但马来西亚作为一个族群分歧的社会,需要超越族群的新的愿景和理想,也需要整个社会理解分歧点,共建命运共同体。

5304PHK2019571311262556866.JPG
张念群:我们应该鼓励更开放的态度看问题,别人提问时,别马上想成敏感,我们也不能一直太过冒犯或防御。(图:本报资料室)

■教育部副部长、民主行动党国际秘书张念群

开放态度对话,相互理解

针对这两道问题,教育部副部长张念群也有回应:

“如果不能妥善处理种族课题,那么513就一直会被利用。国人需要用更开放的态度来对话。我们如果一直设立太多高墙与禁忌,那么这绝对无助于我们来改善彼此的关系。”

张念群接着传来新闻连结,是有关穆斯林传教士赞里涉嫌侮辱兴都教而被捕的新闻。她在信息中写道,“如果他允许且欢迎非穆斯林提问敏感问题,例如童婚,我想更恰当的方式应是透过对话,那么他和其他人都可以好好了解其他宗教和实践方式。”

“我必须说明,此前我并不认识或听闻这名传教士。但是阅读这则新闻后让我想,我们是否没有更好了解彼此的方法?”

对于张念群提出的例子,我在电话中请她详谈。她用另一种角度看待上述新闻,一个人因表达看法而被起诉,是否只要谈到敏感课题都有可能被法律对付?她认为,换个角度看待上述穆斯林传教士对兴都教的不理解,可以更开放的态度把它视作问题,寻求解答。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宗教和文化,面对不同的种族和宗教,不理解容易造成不信任,“所以我们应该鼓励更开放的态度看问题,别人提问时,别马上想成敏感,我们也不能一直太过冒犯或防御。”

至于教育方面该如何着手?张念群直言最重要的是日常生活中如何实践开放的态度。

别把敏感挂心上

把上述两道问题发给各个政治人物,回应甚少。我开始想为什么上述两道问题会石沉大海?会否因为列出的问题直接提到“敏感”,就真让政治人物觉得敏感而不回复?当然,也有可能他们日理万机,纵使我三天两头追问、拨电话,他们仍无暇回应。

最后在心中萦绕的问题是,“513事件”是谁的敏感?是个人,还是族群间、政党间的敏感?再加上,“513事件”有官方记载、民间流传和学术研究等不同面向的论述,我的提问没列明,政治人物会否因此不懂该从何谈起?

跑政治线的同事倒是交代、安抚,别把“敏感”挂在心上,就让YB们发挥。于是,拿起电话,直接拨电过去,把问题改成更开放:今年是513事件50周年,据现在国家的情境,我们该怎样看待这段历史?

有些欣然受访,有些响两声就挂断电话,更多是铃声响至进入语音信箱,或是“您所拨打的号码现在无法接通,请稍后再拨……”

5304PHK2019571311262556865.JPG
蔡添强:各族之间的经济条件还是有差异,所以政府应该透过经济机制,不分种族地支援弱势阶层。(图:本报资料室)

■公正党副主席蔡添强

互相谅解,才能促成国民团结

接电话的有公正党副主席蔡添强。我问:“YB,今年是513事件50周年,想请你发表看法,尤其近来种族关系似乎变得越来越紧张……”

蔡添强打住我的提问,接话道:“首先,我不觉得我国现在的种族关系如当年紧张,比起1969年,现在的情况好很多。同时,我们已经从一党独大进入政党轮替的时代,我相信类似暴力事件应该不会再发生。”

他接着说:“当然许多方面我们仍需要努力,种族之间要互相谅解,尤其各族之间的经济条件还是有差异,所以政府应该透过经济机制,不分种族地支援弱势阶层,让他们在经济体制内有更大的自主权,有更大的发挥。”

5304PHK2019571311262556864.JPG
达基尤丁:爱自己的种族并没有错,这是自然的,然而,我们不能过于极端,以致讨厌其他种族。(图:本报资料室)

■伊斯兰党总秘书拿督达基尤丁

吸取教训,不再走向极端

伊斯兰党总秘书拿督达基尤丁一样欣然接起电话,我问:“513事件在我国有什么意义?依国家现况,我们应该怎么看待这件历史事件?”

他回答:513事件是国家历史上一段黑暗史,我国不同宗教、种族全体人士都应该从中吸取教训,不能再走向极端。

对我而言,爱自己的种族并没有错,这是自然的,就如爱自己的父母一样。然而,我们不能过于极端,以致讨厌其他种族。我们应该要维护人与人间的关系,尤其我国是多元种族的国家,社会。

因此,对待513,我们都应该正面以对,从中吸取教训,避免再次发生。“513事件”不是不能被提起,这是历史的一部分,不能被删除。但是谈论的论点应该是正面的,呼吁人们从事件中吸取教训,而非当成威胁。我也认为,新的中央政府应要提出一套议程来推动国民团结。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