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5/05/2019
探碑铭 忆故人.名人墓志成文教史重要印记

4701CHC2019426162472354197.JPG
方健伟(右起)和杨金荣学习拓碑,两人将拓碑之文展示予詹杭伦一睹。

(新山 14日讯)墓志或墓志铭,是悼念逝者的文体,多是名人归天之后,后人将其生平刻在墓碑上,不说不知,在新山各个华人义山内,有着多个名人之墓,都刻上了墓志或墓志铭,以此让后代世人缅怀他们生前的丰功伟绩,也是文教史的重要印记。

“探碑铭、忆故人”。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记者早前在柔佛州书艺协会会长杨金荣、秘书方健伟、南方大学学院中文系系主任詹杭伦、墓碑研究爱好者张英杰、风水师兼毕业于南方大学中文系学士覃泓升拉队指路下,在4月份的清明时节,带领读者导览新山各个华人义山存在的名人墓。

其中,墓碑刻有墓志和墓志铭的名人,包括已故华侨书画家蔡梦香(1889年至1972年)、已故抗日将军曾锡珪(1901年至1966年),以及已故新山宽柔中学校长王宓文(1959年至1968年)。

4701CHC2019426162482354200.JPG

杨金荣多年来因着喜好书法,开始研究起本地名人墓的墓志及墓志铭,并且将它们一一进行拓碑后收藏,避免这珍贵的史料随岁月让墓碑流逝痕迹。


杨金荣:自学“拓碑”复制 防消失

杨金荣表示,他在10多年前,因为自己个人喜好书法,在某一次清明扫墓时,发现了已故华侨书画家蔡梦香的墓碑,墓碑刻上的是这位先人留下的手笔诗句,以及其友人为他撰写的墓志,自此,他开始研究起本地华人义山里名人墓的墓志和墓志铭,并相继找到了王宓文和曾锡珪的墓碑。

此外,他表示,为了留下这些名人的墓志和墓志铭,他自学起“拓碑”技术,包括把曾锡珪墓碑上的墓志铭文字以此技术复制,避免墓碑文字因自然风化而消失。

他说,名人墓的墓志或墓志铭,有些是逝者自己留下的笔迹,或是名人级的友人撰写生平,这些都足以成为一种史料,必须留存。

现代人应续鼓吹墓志铭文化

他表示,在墓碑刻下墓志或墓志铭的文化,是一种华人文化,理应被现代人继续看重和鼓吹。

他说,“探碑铭、忆故人”,他在近年来研究本地碑文时,观察到新山地方掌故里,有几位大时代的剧中人物,他们皆有“我怀故国”的乡愁,同时代南迁后,也为我国华族文化奠下丰厚的基础。

“墓碑中的碑文,从撰文者中可窥看出一位人物一生的缩影,并且当年邀请名书法家写其文,又显出其尊荣与华丽。对往者长眠的环境刻划出令人感觉到安祥与释怀。”

4701CHC2019426162462354194.JPG
詹杭伦:作为华裔民办的南方大学学院的中文系,应对于新山发现的明墓、新山哥文茶华侨殉难公墓等这些能构成新山史料的部分展开研究。

詹杭伦:墓地趋小致墓志铭渐少

詹杭伦表示,在中国现今社会,坟墓的占地已随着土地的翻倍增值而越来越小,设立墓志或墓志铭,实际上需要一定的范围,这使得墓志或墓志铭的出现越来越少。

他表示,墓志或墓志铭,从中国传统文学角度来看,史料收集中,作家生平资料都来自于他们的墓志、墓志铭或神道碑,也是最详实资料。

他说,过去,记载作家生平的资料本是被埋在土内,一直到唐代或之后,生平资料都已设在墓碑,并且已被后人集结成书。

“这些名人被交往朋友写下的生平或家谱记载的史料,都构成后人对具有代表性的作家研究的基础。”

他说,具有代表性的作家,是构成一个地方的文化史,在新山,即包括与抗日、华教、民间教育和文化建设有关。

他表示,南方大学学院中文系要关注这方面研究,包括开始对郑和下西洋至今600年、明朝与马六甲的关系。

他说,华教历史至今已200年,这方面资料最主要、最齐全、最丰富要数收藏在英国大英博物馆内,如果可以结合该博物馆资料,即可以对于新山华教史掀开新的篇章。

建议开创碑帖班

詹杭伦认为,作为华裔民办的南方大学学院的中文系,应对于新山发现的明墓、新山哥文茶华侨殉难公墓等这些能构成新山史料的部分展开研究。

他也建议杨金荣可开创碑帖班,让更多人学习这方面的技术,留下史文。

名人与名人墓上的墓志铭之一:

蔡梦香 诗人名书画家

祖籍广东潮州,是名古典诗人,名书画家,早年毕业于上海法政大学,曾任棉兰直名丁宜学校校长,新加坡端蒙学校教师。其书画笔意随性老辣凝重,其性格不随意将作品流传及爱毁作品,故受当年收藏界视为珍宝。

其诗是在南洋诗史上一朵奇葩。1972年8月在新山逝世后,其墓志由名士饶宗颐教授等人撰题,其门人于1977年出版《蔡梦香先生书画诗集》,由冯康侯题签、潘受书扉、萧遥天写序。(以上为史料内容)

其碑文刻上的诗句:随处侭堪埋我骨,天涯终老亦何妨;死生不出地球外,四海六洲皆故乡。(柳北岸(蔡文玄)书蔡梦香诗);以及:处处崎岖行不得,艰难万里度云山;不如归去去何处,随遇而安难暂安。(蔡梦香自作易箦诗并书)

名人与名人墓上的墓志铭之二:

王宓文 著名学者

原籍江苏省泰县人。字艺初,号惕斋。早年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及东南大学获英文系文学士学位。毕业后任职南京钟南中学教师,南来后,先后任吉隆坡尊孔中学、马六甲培风中学、新加坡华侨中学教师,印尼泗水华侨中学校长等职位。

1931年受任霹雳州华侨视学官,战后升任马来亚教育部华校总视学官。1955年退休后,赴英国伦敦博物研究中华文化。1959年出任新山宽柔中学校长,1968年辞职,被聘为顾问,在任期间振兴校政,校务猛进,又尽力提高华文程度,极著声誉。

王氏生平素爱诗文,所著诗文为士林所重。已出版《王宓文先生烬余稿惕斋文存》等。1972年2月7日于新山与世长辞,其哲嗣王庚武教授为著名学者。(以上为史料内容)

名人与名人墓上的墓志铭之三:

曾锡珪 获将军之衔

教授,原籍湖北,生前服务于新山宽柔中学,居住在大马10年,曾服务于南洋大学,任文学院史地学系教授兼主任,循循善诱,随后,昔加末华侨中学多名董事曾邀请他担任校长,他在8年任期时,整顿学风,倡导学术,发扬华文传统。

曾锡珪毕业于中国清华大学,过后到美国康乃尔大学研究历史学,获得硕士学位,并且又在美国维吉尼亚军事学院及参谋大学毕业。他在中国国立中山大学担任教授三年。

抗日战争之前,他出任军职,以指挥有方,获得将军之衔,以有功盟军,或美国总统颁赠勋章。艾森豪将军的著作中,曾锡珪的大名曾出现多次。(以上为史料内容)

你不知道的事:

墓志铭 评价逝者一生

·墓志铭是一种悼念性的文体,更是人类历史悠久的文化表现形式。 墓志铭一般由志和铭两部分组成。 志多用散文撰写,叙述逝者的姓名、籍贯、生平事略;铭则用韵文概括全篇,主要是对逝者一生的评价。但也有只有志或只有铭的。

拓碑 古代印刷技术

·拓碑,“拓”在此的读音是与“蹋”同音(第四声“ta”)

拓碑是一种古代印刷技术,有者认为源自南朝时期。拓碑是将宣纸覆在墓碑文字上,进行刷墨,就能把墓碑的文字一模一样地显现出来。

4701CHC2019426162482354199.JPG
已故名书画家蔡梦香之墓。

4701CHC2019426162472354196.JPG
随着岁月流逝的石刻文体,需通过拓碑保存。

4701CHC2019426162492354202.JPG
杨金荣(前排蹲者)带领张英杰(后排左起)、方健伟和詹杭伦到新山各个华人义山探寻名人墓。

4701CHC2019426162472354198.JPG
已故华教名人王宓文之墓,可见记载其生平的墓志刻在墓碑两旁。

4701CHC2019426162462354195.JPG
抗日将军曾锡珪之墓。

4701CHC2019426162482354201.JPG
名书画家蔡梦香在逝世前亲笔写下的诗词,被刻在其墓碑旁。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