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0/05/2019
梁靖芬/深似海
作者: 梁靖芬

上周《快乐星期天》我们做了513特辑,内容放上网后读者或许会更多,我却始终觉得有一些遗憾。

这个主题(或是以往的任何特辑主题),我们并不是在文章写好的那一刻才考虑呈现方式,而是从开会的脑力激荡、圈定主题、挑选角度、分配人手、决定受访者等环节开始,就一并设想着“画面”,即版面最后的模样的。尔后记者将稿子交给编辑,编辑排版时又考虑一遍视觉因素,例如标题用什么字体才够稳妥、特辑标志怎么设计才不喧宾夺主、引言要处于哪个醒目的位置、读者的第一眼希望能落在什么地方……

我常有个想像:编辑的手总是扯着无数的眼睛,像扯线木偶似的,他们必须努力在空白页面上调度与引导那些原本乱瞄的眼睛,尽可能让那些眼得以有序地游移,舒适地安放。

513这专题,我们原先想的是:封面先定调“越禁”;翻开内页,第一个部分是窥探官家机构怎么诠释历史,最直接的,当然是去翻看“课本如何记录513”。有了记录,就有回应——有人回避,有人直面;有人欲言又止,但可有人能畅所欲言?于是第二部分我们先追问“谁在回避513”,谁敢谈、谁不敢谈——政客吗?普罗大众吗?有年龄差异吗?且让他们自己来说话。展示了那些,第三部分当然要看还有谁在努力面对513,“谁在悼念513”。最后,是一个清晰的收尾:此时此刻做这一切,意义何在,目的何在?这收尾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用了整整一个版来展现举重若轻的愿景——区区几行字,却无比重要的诉求。

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作业,少了哪个步骤,掉了哪个次序,都会遗漏极想传递的讯息。

无奈的是,内容放上网、转贴到脸书新闻专页后,文章便像泥牛般入海,除了被拆成一则一则独立的篇章,也因较难连贯彼此而见不出前因和后果,无法展示专题循序渐进的脉络。除此还可能因为网页上显示的字体并不分大小,没有篇幅、颜色和位置的刻意暗示,而见不出分量轻重的差别。网页当然也能引导眼睛的走向,但恐怕更多是眨眼跳读的碎屑,而不是顺水流淌的目光了。

不是的,我并不是在怪责网络生态的特质。固步自封是危险的。只是真的感觉到遗憾,也深刻感觉到不足。媒体转型,从平面到网络,真的不是把平面文章放上网就算数了。要应对网络世界,要做网媒,恐怕必须从策划内容的那一刻开始,就得把各种数据新闻的技艺与思路融汇到其中,就像平面人的我们自然而然会在开题第一步,就想到最后的版面呈现那个样。我们可有那样的能力与准备?

话说回来,虽然平日也会在网上读些书,可纸本书有个功能,对我而言仍无法被电子版取代。那关乎记忆的营造。读纸本书,似乎较容易记住什么。因为有太多细节帮助我们记得了——已读多少、后面还剩多少的“重量”;纸质手感、某个字在纸页的哪个角落、哪个人物似曾在读到那书的几分之几上出现……这些固定而幽微,且又具体的记忆点,没事你不会太意识到它们的作用,可一旦需要比对或审核的时候,那些位置攸关的细微记忆就很有用了。微妙之处就像你听到某首歌,就自动想起某一段过去那样。

电子书也不是不能做记号的。你当然也能记得读过的内容。但电子页面老是随着我们换了个界面而转变,行距、段落的位置、页数等都是移动的,“记得一行字的位置”就成了没有意义的事。我常觉得那是见树不见林的缺失。

回到副刊,我们是生产内容的人,看着版面每天从无到有,自然懂得每个安放内容的“位置”。但网络版……真是侯门深似海啊。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