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7/05/2019
张立德.大学教育的目的
作者: 张立德

上大学被视为改变自身命运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普遍上人们也认为上完大学才算是真正完成教育。

改变命运不仅是关系个人、家庭,甚至攸关一个民族。像在我们的国家,为了“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政府甚至动用了国家机器,透过制定“扶弱”政策来确保马来/土著族群能够有一定数量的大学生,其中更大开“后门”之便,让有更多马来/土著子弟可以顺利进入公立大学。

然而,说到改变命运,确保弱势群体如不分种族的清寒子弟有机会上公立大学,才是政府应该做的事。弱势群体每个族群都有,他们都在等待一个机会在社会中向上流动。政策制定者、公立大学领导人以及社会必须意识到这一点。

教育对于个人的一生,对群体的发展无疑都扮演关键角色。只是,教育不能够仅以经济为目的,即制造更多受教育阶级。大学教育有策略上的重要性,其所能影响的层面极为广泛。因此,我们必须思考大学的目的,它如何提供国民在改变个人及家庭命运,还有在推动国家发展上所需要的技能和态度。

现在数位科技制造的变革性演进,带给了我们许多全新的想像空间,应对类似的技术演进,需要扎实的基础,以及迎接挑战的能力,我们的大学除了制造更多名额,在学生的技能和态度的培育上又是否到位?

来自英国的教育家罗宾森爵士(Sir Ken Robinson)就指出许多国家的教育制度建立在3种让人难以挥洒天赋的原则上,他强调每个人有不同天赋,也有特殊需求,教育应该更加适才适性。但是,眼前所见,许多国家的教育强调从众、符合主流,惯以狭隘的指标例如学术成就来衡量智力。人们必须去念大学,目的就是拿到学位,而不是学会了哪些技能。人类充满多样性,怎么可能以同一套标准来审度?

此外,大学也强调遵从。因此我们看到大学校长屈服于政治权威,而不是在教育水平和教育公平的提升上从教育的目的据理力争。从这些大学出来的学生又会是什么素质?技能上无法应对挑战,思维上则裹足不前。

罗宾森最后强调,大学不应该过度强调彼此间的竞争和评比,他说人类成就的真正驱动力,并不是竞争,而是为了共同目标而携手合作。所以,教育的目的必须强调多样性、创造力和合作。学府是社会的缩影,达不到这个目标,后果就是社会多了许多有受过大学教育的人,然而这些大学生彼此间在遇到需要共同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是,依然是回归到族群的本位上思考。

我非常认同罗宾森的说法,就是教育的总体目的,是帮助人们了解周遭世界与本身的天赋,让每个受过教育的人可以自我实现,并成为积极、有良心的公民。这个教育目的非常重要,我们社会长期以来面对的许多问题,很大的原因是整体公民意识不强,许多人总是将个人或族群意识置于全民意识之上,再加上某些政治人物的煽动,结果种族化的情绪和角度往往把有益于国家进步的焦点论述模糊,就只剩下族群对立。

教育在传授技能时,从经济角度是要思考学生在面对未来,最需要的是什么能应对数码时代的技能,而从文化、社会和个人层面思考时,则要关注如何加强人类的共有特质,例如好奇心、创造力、同情心、协力合作、历史观、文化同理心等。我们的教育在在就是缺乏注重这方面特质,结果许多大学生即使完成了既定的课程,取得学位,离开了校园,却无法适应社会,就业面对困难,更不必说能够在公民意识上有所提振。

马智礼给人印象是具备以上特质的学者,他虽然之前有不断释出符合强调多样性、合作和创造力的教育论述,但是来到政策层面却适得其反,说和做的予人有很大的出入,最近的种族论述更是令人难以接受。学者马智礼必须能够与部长马智礼合体,大马的教育改革才有出路,但这何时才能实现呢?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