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7/05/2019
投资者一朝被蛇咬‧红筹股变身再战马股
作者: 李文龙


马股“红筹股”最近静极思动,顶峰(SINOTOP,8532,主板消费产品服务组)及星河(XINGHE,0095,创业板消费产品服务组)宣布新企业动作,PN17陷困公司──华运(MSPORTS,5150,主板消费产品服务组)也尾随宣布最新动向进行并购重组计划。

华运计划设立新公司倒置收购建筑集团SOUTHERN SCORE公司,为进军建筑领域铺路,企图“脱胎换骨”重新翻身再战马股,惟这些动作能否再次令投资者对红筹股另眼相看,相信市场很快就会作出反应,且拭目以待!

华运觅得白武士  尚待确实敲定

华运日前与建筑公司──SOUTHERN SCORE签署的谅解备忘录(MOU)是没有法律约束的初步文件,最终能否成事,尚要在30天内签署正式合约,不然的话,备忘录将终止无效,重组计划告吹。

分析员指出,并购业务重组计划,需要在30天内(截至2019年6月21日)签署正式合约才可迈入下个阶段。惟它附带条件包括须先获得大马证券交易所及其债权人同意,才可签署正式合约。华运重组计划的成败,1个月内将有眉目,且拭目以待。

目前华运尚未宣布SOUTHERN SCORE的背景详情,到底是一家甚么样的建筑公司,本地还是中国公司、大股东详情、过去财务及营运记录等,相信在达致正式合约时会作出进一步宣布。若它是本地公司,意味着华运将“去红筹化”,不再是红筹股。

分析员指出,华运要从消费产品领域转型至建筑领域,市场臆测新公司可能涉足在大马推行一些建筑工程计划,包括大型基建的东海岸铁路计划及兴建高楼大厦计划等,甚至中国推行的“一带一路”

的庞大建筑工程商机。通过上市公司推行这些中国持有的工程合约,可能性是存在的。

目前华运是PN17陷困公司,每股资产值为负0.4仙,目前股价约为1.5仙,市值仅约600万令吉,股东投资可说是“全军覆没”亏到尽,纵然获得通过进行重组,现有股东若要参与,也要重新投入新资金购买新股重新再来。惟“前车之鉴”经验惨痛,相信要股东再次投资,难度极高。

分析员举例,华运曾经出现令投资者不解及担心的“怪事”,即公司的两名大股东曾在2015年10月19日执行约1200万股的雇员认股权计划(ESOS),每股执行价为11仙,惟却在3个多月后,于2016年1月29日,以每股4.6仙价格全部卖完,令投资者提高警惕,对这家公司拥有很大想像空间。

华运创立于1993年,主要营运据点在“中国鞋都”厦门晋江市,于2009年在马股主板消费产品服务组上市,主要经营运动休闲鞋底研发设计、制造及销售。它上市后的最初数年的盈利介于5000万至6000万令吉之间,过后节节败退陷入困境。早年以高价买入其股票而持有至今的投资者,蒙受巨亏。

无独有偶,今年4月,红筹股──中国布料公司顶峰(SINOTOP,8532,主板消费产品服务组)执行董事苏仕振以9600万令吉,将私人持有的建筑公司──Asianmax公司(ACSB)全部股权注入顶峰,以换取1440万令吉现金、2851万8519股新股,以及2亿7370万3704股的优先股。一旦落实,料将崛起为顶峰最大股东,从而冲淡顶峰的红筹股色彩,有望将多元化至建筑领域。

甫于本月中,另一家红筹股──星河(XINGHE,0095,创业板消费产品服务组)也准备以1亿2000万令吉,在沙巴购置97.9英亩地库,以把业务多元化至海产养殖业领域,以图挽回日益走下坡的食油业绩表现。最近红筹股接二连三企业动作,能否引起投资者的注意,尚待确实。

从期望到绝望  投资信心尽失

从第一只红筹股于2009年在马股上市,至今刚好已有10年光景,初期倍受投资者期待与欢迎,随后由于疑点丛生,特别是接二连三爆发疑账风波、股价每况愈下甚至跌剩1仙,其中4家陷入财困打入PN17行列,投资信心尽失。

当年马股投资者对红筹股趋之若鹜,主要是中国经济高速成长,特别是美国次贷风暴导至全球经济危机,全球大量资金转向中国市场。马股投资者也希望从中国企业或红筹股分一杯羹。惟局势演变事与愿违,而对它们避而远之。

粗略计算,目前马股有13家红筹股,其中4家或30%为PN17公司,其余9家的记录或表现欠佳、一些甚至可以“惨淡经营”形容,大部份股价只剩数仙,沦为“仙股”无人问津。

谈到红筹股,一名资深抽佣经纪回忆,红筹股之所以重创一些散户,主要是散户见股价跌至“非常吸引人”价位之际进场加码,或者一些进行“趁低吸购”,因为它们的账目显示股价非常便宜,不料股价持续向下跌至更低,连想趁反弹止损的机会也没有,最后跌至1仙,投下的资金尽失,深感绝望!

市场人士认为,红筹股若要翻身重新赢取投资者信心,相信会事倍功半,比其他本地股的挑战与压力都要更大。

曾经卷入疑账风波的红筹股,包括同为经营运动鞋的麦斯威(MAXWELL,5189,主板消产品服务组)以及恒宝全球(HBGLOB,5187,主板消费产品服务组),也因此落入PN17行列,至今尚未重组翻身。

分析员认为,其实红筹股涉嫌疑账也非新鲜事,早在它们登陆马股之前,中国的红筹股在其他海外市场即爆出假账风波,包括在美国、英国及新加坡等,都先后爆传中资股的疑账问题。

他指出,加上马股并非是它们首选的上市股市,所以本地红筹股的素质比其他股市更差,投资者特别是散户“中招”,实是不太令人感到过于惊奇,因为投资风险较高。

2015年中国股灾
大马红筹股受拖累

红筹股名称的由来,有两个说法;第一,在赌场的最大银额筹码为蓝色,股市最高素质或价值的股项,被称为蓝筹股,其次就是红色筹码,所以实力比蓝筹股较逊色,惟比其他股较好的,则被称为红筹股。

第二个说法,由于中国的五星国旗以红色为主,加上国家代表颜色为红色,于是股市中人就把中资企业控制的股票称为红筹股。随著中国经济崛起,使全球市场曾经一度对红筹股趋之若鹜。

马股13家红筹股当中,11家为涉足消费品领域公司,其他2家即华安国际及中汽零件则涉足工业产品领域。

较为熟悉中国经济及股市的分析员认为,大部份红筹股的业务及股价在2015年开始蒙受重挫的个中主因,是受到中国2015至2019年间爆发股灾及经济成长从高峰回落,市场需求放缓重大利空的冲击与拖累。

他指出,这期间的中国股市极波动,对投资者甚至整体经济造成极大冲击,也使许多中国企业,特别是上市中小型企业一蹶不振,至今尚在低价位徘徊。相信一些马股红筹股业务及大股东也身受其害,甚至陷入困境。

从2014年杪至2015年6月中的5个半月里,中国上海及深圳两个股市扬升势头猛烈,前后分别暴涨60%及122%,之后即急速暴跌,至2015年8月26日时,短短2个多月内从高峰回跌45%,起伏幅度之大,令中国股市哀鸿遍野。

中国两大主要股市曾于2015年杪稍有回扬,惟后劲不继再次下跌,进入2016年跌势进一步恶化,比2015年6月高位崩跌一半。2018年下半年延续跌势,进入2019年继续下滑,1月4日的上证综指低见2440点,深证成指低至7011点,比较2015年6月中高峰,分别为5178点及18211点,可见情况惨烈。

中国经济成长方面,它从2007年的14%,跌至2014年的7.4%,出口及市场需求也转弱。2015年的中国经济数据显示,经济火车头──制造业的景气正在恶化,产量出现2015年以来首次下滑,国内外需求疲软,企业削减产量以应付需求下滑,通缩压力相对强劲,产入与产出价格持续下跌等,都是中国股市及经济动荡的个中原因,使中国企业(相信包括红筹股的中国业务)深受打击。

重塑品牌及建立信心挑战大

大部份红筹股在可能受到中国股灾及经济成长放缓、市场需求放缓冲击后一跌难起,或是持续走低,甚至一些还出现假账丑闻,某程度上显示它们的管理及应变能力或是诚信等,还有很大改善空间。

由于投资者对红筹股信心不足,个中失败原因包括做假账、账目灌水等,若要重获投资者信心,所谓“哪里跌倒就从哪里重新站起来”,为确保财报的可靠及正确程度,分析员认为,它们可聘请具国际水准的著名会计公司负责公司财报、透明化及具有持续性、加强投资者公关及公司良好形象等。

他认为,红筹股企业应配合国际大趋势,更严格遵守国际会计、经营标准以实力、诚信、良好企业及经营文化加强市场及投资者信心、配合及遵守当地法律。不过,最重要及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竭尽所能为公司及股东赚取最高的利润、给予适当的回馈,并持之以恒,才是赢回投资者及股东信心的最好“武器”。

如何扭转负面印象?

自从数年前,一些红筹股涉及假账风波而列入PN17,又有一些业务表现转坏及“沦落”为仙股之后,红筹股即少有投资者(特别是散户)关注和交易,黄氏发展证券资深经纪卢文豪接受电访时指出,至今情况依旧没有改善。

他认为,这主要是许多投资者在红筹股上吃过大亏,留下难以磨灭的阴影,同时也不了解红筹股在中国的业务情况,进而继续对它们“避而远之”。

卢文豪表示,过去经验显示,一些红筹股拥有良好的财报数字、现金充裕,却没有派发股息给股东,反而还要发附加股向股东集资,令投资者十分不满及难以理解,也导至市场对它们信心大失。

询及红筹股业务及股价是否受到中国股灾及经济成长放缓冲击,卢文豪认为,这不尽然,因为股价表现往往与实体经济没有太大的直接关系,反而是马股大部份红筹股都涉及竞争性较剧烈的行业,例如鞋业及衣服等领域,它们需要显著销售量或是“薄利多销”,才有望脱颖而出。

卢文豪认为,若是一些现金充裕的红筹股采取良好措施,如开始派发丰厚的股息,公司账目清楚可靠及更透明,加上聘用高素质及著名的稽查师查账,公司资讯正确透明等,并且持之以恒,相信可赢回市场信心,改变投资者对它们的负面刻板印象。

监管当局责无旁贷

市场人士认为,良好及正确的财报稽查报告,是改善投资者对红筹股信心的首要措施。特别是国内外市场的红筹股,于过去几年来频传假账丑闻,严重冲击它们的形象与诚信。

卢文豪表示,投资者或股东若有任何疑虑,可向执法当局──大马证券监督委员会或大马交易所投报,以便当局可采取适当行动或进行调查。

一名基金经理认为,大马有关当局不能为了吸引外资公司包括红筹股,而宽松处理它们在马股的上市计划。同时他也认为,近年来,鲜有红筹股在马股上市,相信是因为当局对它们的上市计划更为严格处理。

他表示,若马股有太多不良素质的上市公司,特别是账目疑虑、公司难以理解的管理方式,如充裕现金不派发股息还要发股集资等,将使投资者却步,并且有损大马证券交易所的信誉。

他认为,其实大马的审查制度相当完善,执行能力为关键,例如监管当局要先了解公司的资料才批准上市,这可规定投资银行查证公司的一切资料和讯息,并且要对日后发生问题负起责任,有助遏止或至少减少舞弊事端,从而保护投资者利益及交易所的诚信及信誉。

虽然一些红筹股素质欠佳,甚至出现假账丑闻,不过,相信也并非全部都有会计问题,因为丑闻事件也并不局限于红筹股,大马或其他企业也曾有过类似企业弊端。只要投资者做好功课,相信也可从一些素质良好的公司,取得良好投资回酬。

【总结】紧接红筹股顶峰及星河最近的企业动作,华运重组计划尚在初步阶段,能否顺利推行还有待跟进。惟由于红筹股品牌已严重受损,曾令许多投资者严重“烧到手”而远离红筹股。华运今次重组能否如愿,仍面临重重挑战。红筹股需要耐心长期经营,并持之以恒加以实践,才可令投资者重拾信心,重新受到青睐。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