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31日讯)“我们做得还不够好,需要做得更多,全力以赴,不会放弃!”
民政党主席拿督刘华才今日到访星洲日报槟城办事处,接受本报记者访问时,对于该党扮演第三股势力的角色,他有许多的想法,也坦承至今仍有不足的地方。
他说,在强化领导层与基层的沟通之余,作为政党,必须参与政治工作,致力推动党的理念、立场与想法,同时也要加强与年轻人的接触,以及善用社交媒体。
将办座谈论坛
他说,民政党不只要让党员知道党的理念,也必须让人民知道,因此通过媒体发布文告,以传达该党的立场及看法。
但,他强调,这只是初步的工作,若只是继续发文告,将会被评为“文告党”,因此,该党接下来会举办政治座谈会、拉茶论坛等。
他说,即使民政党的理念及立场推动后,依然是不够的,因为该党在接触年轻人方面还是很弱,必须注重通过社交媒体的方式接触年轻人。
破零之路咬紧牙关走下去
在民政党处于最低潮时期,不畏惧困难,扛起重任,冀盼能带领党走出另一条新生路以及破零议席的刘华才,深谙前方路不易行,但也必须咬紧牙关走下去。
他说,第十四届大选后,民政党做了最重大的决定,就是退出国阵,因为该党已没办法在国阵扮演良心与制衡的角色。
“那时候,基层的确有声音,不确定这个决定对还是错,然而,在我接任党主席,于全国跑动后,如今大家都认为这决定(退出国阵)是正确的。”
“只是,民政党接下来要怎么走,是党员所关注的,尤其在退出国阵后,我们的资源少了,也不再有‘国阵成员党’这个平台。”
他说,新领导层有心理准备接下来会遇上挑战、挫折及问题,但领导层也清楚,今年的主要任务是先把党及党员安顿好。
安顿基层 栽培前线领袖
刘华才接任党主席后,于今年上半年积极到各州基层走动,一些党员基于入党多年来,从未见有党领袖到访,以致对于刘华才一行人的现身,甚为感动。
因此,刘华才说,该党会继续走访基层的工作,毕竟,党要强壮,高层与基层不能有代沟,所以他坚持走入基层,也安排中委会会议轮流在各州举行。
在做好安顿基层工作之余,民政党也选出了前线领袖,加以栽培,明年开始,这批领袖就得走入所圈定的选区,为来届大选备战。
“这批前线领袖,必须获人民所接纳、表达能力佳、具备辩论才华以及擅长使用社交媒体。”
“我不想在国会解散后,我们却还没准备好,我不会允许这样的情况发生。”
刘华才曾经被问及,为何之前的几场补选,未见民政党参选,他解释,那是因为该党要先做好整顿的工作,而今,该党也议决,接下来若有任何补选,该党已准备参选。
“民政党在上一届大选有竞选的国州议席,若这些议席出现补选,我们会参选;若槟州任何一个议席出现补选,我们也会参选。”
第三势力誓提供解决方案
民政党将本身定位为第三股势力,也要做人民的第三把声音,要实践这个角色,则必须真正动员起来,该党全国共有30万名党员。
刘华才说,作为一个独立政党,对于政府所推出的良好政策会予以认同,不好的政策,则将毫不犹豫地批判。
他也说,民政党要“破零”,就必须要有能力提供解决方案,而这个方案也要获人民所接纳。
他说,民政党在槟州拥有39年的执政经验,同时也没有任何槟州领袖被列入反贪会的名单,这两个重点将让人民对该党有信心,同时在来届大选予以该党支持。
至于会否与其他政党合作,他说,政治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惟这课题就目前来说,尚言之过早。
50+1创党特刊赠本报
刘华才今日率领民政党领袖到访本报槟城办事处,同时赠送记载该党创党理念、历史及未来展望的《50+1》创党周年纪念特刊给本报,由本报槟吉玻采访主任蔡振裕代为接领。
刘华才说,这本特刊也是为纪念民政党创党元老之一的已故敦林苍祐医生对于党以及槟州发展的付出与贡献。
纪念敦林苍祐贡献
他说,很多年轻人,尤其是槟州的年轻一辈,遗忘敦林及民政党为槟州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槟州有今日成绩,民政党与敦林功不可没。
他感激槟州首席部长曹观友在敦林100岁冥诞(2019年5月28日)当天,曾发文告缅怀及肯定敦林对槟城发展的贡献。
今日随行到访本报的民政党领袖包括署理主席胡栋强、总财政方志伟、民青团团长黄志毅、民政党槟州州委许翔萌、普文及槟妇女组主席黄沛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