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05/06/2019
专家研究 蟑螂“打不死”生存之道
作者: 梁慧颖

4755LFY20195301326483023345.JPG
显微镜的载物台可说是蟑螂的断头台,研究员示范如何把蟑螂的头切下供研究用途。(摄影:本报 蔡添华)

一般人看到蟑螂,正常反应不是尖叫就是喊打喊杀,有谁会想要多看它一眼呢?

但是,这世上还真的有人喜欢蟑螂,尤其欣赏蟑螂那打不死的精神。当多数人都恨不得将蟑螂赶尽杀绝之际,科学家却研究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蟑螂得以在恶劣条件下生存下来。

踏进纳威汗教授的实验室之前,说不担心是骗人的,因为纳威汗教授以研究蟑螂闻名,实验室里头应该会有数不清的蟑螂吧?结果推门进去以后,发现情况并没有想像的恶心,甚至一点蟑螂味都没有。因为蟑螂们原来都乖乖地待在透明的箱子里,像宠物一样被豢养著。

纳威汗目前是双威大学生物系主任。如果你用谷歌搜寻“Naveed Khan and Cockroaches”,电脑将会显示五万多笔搜寻结果,可见他在研究蟑螂这方面的地位。

在他眼中,“蟑螂是一种既美丽又可爱的物种”。他的研究并不是要探讨如何消灭蟑螂,而是要找出蟑螂之所以“打不死”的原因。

从蟑螂身上寻找抗生素

我们经常用“打不死的蟑螂”来形容顽强精神,这个比喻不是没有道理。事实上,智人存在于世不过是最近几十万年的事,而蟑螂存在这地球已有大约3亿5000万年历史,比人类更早出现。纳威汗说,当许多物种都已灭绝,蟑螂却还顽强地活着,由此可以推断蟑螂在演化历程中有着强大的适应力和生命力,足以抵挡细菌和病毒感染,单单这点就很值得人类去研究。

如果物种演化对你来说太遥远,那么说说我们的日常生活好了。纳威汗表示,人类从小被教育要注意清洁和卫生,以免感染病菌云云。然而,蟑螂可以在很肮脏的环境下生存,而且经过几亿年了生命力还那么旺盛,这当中必有它的生存之道。

“还有一点很多人有所不知,那就是人类如果过度曝露于辐射会导致死亡,可是蟑螂能承受15倍更多的辐射却还死不去。”

基于蟑螂的生命力非常强韧,纳威汗因此想要研究的方向,包括蟑螂是不是有抵抗致癌物的能力,以及蟑螂究竟有什么特质可以抵挡细菌感染。他的研究重点落在蟑螂的头脑和中枢神经系统,截至目前他和团队成功从蟑螂身上找到对抗超级细菌的分子,说不定可以研发出新一代抗生素,帮助人类对抗传染病。

其实自古以来,有些原始部落和传统医学,包括中医都会用蟑螂入药。据说蟑螂加工制成粉末后,会有活血散瘀、解毒消疳和利尿消肿的功效。

纳威汗来自巴基斯坦,对此有所听闻。如果有机会,他也想访问那些食用蟑螂的人,了解蟑螂对他们生理有怎样的作用。也许有一天,他的研究能为传统医学找到科学理据,让人们知道蟑螂并不是一无是处。

4755LFY20195301326463023338.JPG
纳威汗教授形容蟑螂是一种既美丽又可爱的物种,其顽强的生命力值得人类去研究。(摄影:本报 蔡添华)

4755LFY20195301326473023341.JPG 4755LFY20195301326483023343.JPG

4755LFY20195301326463023336.JPG
杜比亚蟑螂,每次生20至40只小蟑螂。(摄影:本报 蔡添华)

除了蟑螂 也研究鳄鱼等动物

访问当天,纳威汗总共展示两个品种的蟑螂;一种是美洲蟑螂,另一种是杜比亚蟑螂。在介绍美洲蟑螂(Americana)时,他还幽默地说:“这名字听起来就像咖啡嘛(指美式咖啡Americano)。”

那些被养在箱子里的蟑螂,可不是随便从街上捉回来的,而是经过研究员细心饲养。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研究样本的一致性和有效性,以及确保研究结果可以被重复验证。双威大学某个角落有个像是迷你动物园的地方,这地方饲养着蟑螂还有其他一些小动物。

纳威汗的研究团队成员包括博士生,莎娃是其中一人。莎娃在还没加入这个实验室之前,对蟑螂一点好感都没有。可是在跟纳威汗教授一起工作3年之后,她说:“我现已爱上它们。”

除了研究蟑螂之外,纳威汗领导的团队其实也研究鳄鱼等动物。纳威汗说,鳄鱼跟蟑螂一样从很久以前就已存在这地球,但鳄鱼的平均寿命比蟑螂更长,而且鳄鱼吃生肉,却不见鳄鱼感染细菌和患癌。由此可以推断,鳄鱼体内一定拥有某种强大的保护机制,人类或许可以从鳄鱼身上研发出对抗超级细菌的抗生素。

虽然人类现今的卫生和生活条件大有改善,可是新的传染病还是会不断出现,而且超级细菌会越变越顽强。纳威汗说,有些人会觉得反正只要有欧美生产的抗生素就不怕,但是他始终认为,解决方法应该因地制宜,不能老是等外人来拯救。这是为什么他觉得研发新一代抗生素是很重要的事。

前来双威大学任教之前,纳威汗曾经任职于北美的塔夫茨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英国的伦敦大学和诺丁汉大学,以及巴基斯坦的阿迦汗大学。他得过许多奖项与荣誉,譬如巴基斯坦科学院生物学金奖、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表扬研究员的Schwentker奖。

目前他在双威大学的生涯,有一半时间是在实验室做研究,另一半时间则是教书和处理行政事务。他理想中的学生应该要有批判性思维,将来踏入社会一旦遇到问题,“他们会自己想办法解决,不会只是从课本找答案。”

此外,他认为即使是在实验室做研究的科学家,也必须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这是因为科学家做的研究如果跟社会有关,那么科学家就应该要有能力让普罗大众明白他在做什么,以及他的研究跟社会有什么关系。

GetAttachment (1).jpg

GetAttachment.jpg
莎娃跟纳威汗教授一起做研究,渐渐从不喜欢蟑螂,变得懂得欣赏蟑螂之美。(摄影:本报 蔡添华)

人类应学习跟所有物种共生共存

今年是纳威汗在马来西亚生活的第四年。问他是什么原因吸引他来这边,他说是这里的生物多样性。

身为生物学家,他说马来西亚的物种非常丰富,而且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还有待探索的。这些生物究竟如何适应这里的环境,他觉得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

在这次的访问中,他不只一次提醒人类:这世上有千千万万物种,人类只是其中之一,不应该为了自身利益而消灭其他物种。“我们应该学习共生共存,因为每个物种都有它存在的目的,而且总有些东西是值得我们人类学习的。”

他希望人类珍惜这世界上的每一种生物,即使是不讨喜的蟑螂,也不用对它们赶尽杀绝。他开玩笑说:“如果在家看到蟑螂千万别踩它,把它带来大学就好。”

实验室采用的蟑螂都经过细心饲养。(摄影:本报 蔡添华)

蟑螂冷知识:

1.“小强”可谓蟑螂的代名词,这一称谓从1993年电影《唐伯虎点秋香》开始流行起来。电影中,周星驰饰演的唐伯虎为了进入华府亲近秋香,把不小心踩死的蟑螂称作“小强”并谎称是自己饲养多年的宠物,借“小强”之死博取同情。

2.在中国,有人称蟑螂作“偷油婆”,据说是因为蟑螂嗜食油脂,这也是为什么蟑螂爱流连厨房的原因。

3.蟑螂泛指所有属于“蜚蠊目”(Blattodea)的昆虫,目前已发现的大约有四千多种,其中只有数十种会入侵人类家居,绝大部分只有在野外和博物馆才能见到。

4.在恐龙时代,蟑螂早就出现了。恐龙现已绝种,但蟑螂依然繁衍不息,所以你知道“打不死的蟑螂”有多厉害了吧?

5.蟑螂喜欢喝酒?事实上,蟑螂喜欢发酵食物,很多食物发酵后都会散发酒味,蟑螂会被酒吸引并不稀奇。

6.蟑螂繁殖力很强,日本多年前有一项研究发现,只要3只以上的雌性蟑螂生活在一起,它们就可以通过孤雌繁殖的方式快速生产后代,整个过程完全不需要雄性的参与。

7.蟑螂生命力顽强,除了比其他脊椎动物有较高的抗辐射性,有些品种的蟑螂光喝水可以存活一个月,若什么都没有还可以活3个星期。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