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6/06/2019
花婆婆方素珍创作推广绘本种子海外茁长
作者: 本刊 張露華(文)、本報 黃安健(攝影)

绘本,并不局限于传统书本的设计,方素珍手中拿着的就是她在外国搜罗到的特别绘本设计,而《闪电鱼尼克》是方素珍第一部亲笔手绘的作品。

绘本,近20年来大行其道,大人小孩都迷上,爱它的画风,喜欢它的简洁,读起来毫无负担。

台湾绘本,可说是马来西亚人最早接触的绘本,而台湾最早创作儿童绘本的作家,要数人人都称她为“播撒阅读种子的花婆婆”方素珍。

90年代当台湾还在流行翻译绘本时,她已经开始创作绘本。她第一本创作的绘本是在1986年,从编故事到绘画、编排都是“台湾之作”。

方素珍回忆说,绘本早在17世纪已经在欧美流行,在1950年代引进台湾,日本则更早在1940年已经有绘本,而“绘本”这个名词也是来自日文。台湾人最早接触的绘本都从日本带进来,直至1990年才大量引进,以欧洲系绘本为主。

“我当时还在出版社工作,在1986年创作了一个故事,找来画家与编辑,出版了第一本的原创绘本。可是当时我与画家及编辑都是各司其职,没有讨论,所以不是成熟的作品。”

“直至1990年辞职专心做绘本翻译与创作,因为那时候大量引进绘本,出版社需要大量作家做翻译,其次也是为了做全职家庭主妇与准备生第二个孩子。”

30年来一直从事绘本翻译与创作的她认为,幽默感与活力是让她这么多年来创作绘本的灵感来源,而绘本也是她保持赤子心的养分,正反两面都是因为绘本。

“从小我就喜欢画画,但写作从初中才开始,因为当时写的一篇文章投稿到报社,刊登在报纸,有稿费,老师赞赏,第一次感受到被肯定的虚荣感。”

她表示,从小就觉得自己长得不好看,缺乏自信心,只有在写作时候让她充满信心,所以当文章被采用刊登在报纸上之后,她想出一个“真句”:稿费为灵感之母,虚荣为创作之父。

为主角改名 从此变身花婆婆

她形容,绘本拥有一股神秘力量,让她想要不停探索,所以在做绘本翻译时,只要一听到出版社要去外国参加书展,她都会自费随团。

“幸好有一个支持我的老公,都是他帮我付出国费用,才有机会到外国参观。”

能以自己的名字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带给方素珍很大的满足感,直至1997年,因为一个名字,令方素珍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那就是“花婆婆”。

事缘那一年方素珍翻译一本外国绘本《鲁飞斯女士》,故事的主人翁叫做鲁飞斯,经常给孩子们讲故事,就像自己经常到学校散播阅读种子。为了让小孩子更容易记住书中的人物,于是她把鲁飞斯改名为花婆婆。

没有想到这个小小的改名,竟然带来大大的改变,她凭着这本绘本大受欢迎,孩子们都只记得“花婆婆”,而不知道方素珍。于是花婆婆成了她的笔名,从此以这个名字走入校园、走到国外,以花婆婆这个身分周游列国,给小朋友们散播快乐种子。

绘本是孩子与快乐的桥梁

方素珍觉得,推广绘本是一种使命感,把快乐与孩子们联系一起,这是生命教育,也是品德培养,让孩子们在益智绘本中学习。

不过,她坦言当初在学校推广绘本阅读非常艰辛,父母与校方都不鼓励,认为“公仔书”对孩子学习没有帮助,学校都不欢迎他们。

“我还记得1990年那一次办的阅读推广活动最凄惨,只有两名父母出席,工作人员比出席者更多!”

为了突破困境,在1994年一场由幼教集团主办的圣诞节老师营会上,她带上全家人去到营会的山林,向出席的200位老师推广绘本,才逐渐打破绘本不是益智读物的刻板印象。

“难得有200位老师出席,贴钱我也在所不惜,还带上家人一起去推广,把好的书推荐给孩子,把好的读物引进学校。”

从无到有,现在方素珍已经是台湾,甚至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及推广者。她走遍大江南北,主讲了2100场的讲座,至今还是维持每年百多场的讲座,希望让更多的孩子能够接触到绘本。

方素珍(中站者)在开始推广绘本阅读活动时,校方与家长都大力反对,然而如今已经成为学校竞相邀请到校办绘本活动的常客。

文字虽少,却是灵魂所在

30年来,方素珍翻译了百多本儿童绘本,创作了32本绘本。在她记忆中,花最长时间完成的一本绘本是15年完成,从故事构思、找画家、印刷到出版。

“所以不要以为绘本每页只有那短短的一段文字就非常轻松,反之文字越短,就要更精准的表达,配搭出色画工才能发挥绘本的功能。如去年才出版的《玩具诊所》,我从2009年开始创作,花了10年才完成,所以创作绘本一点也不简单。”

她感叹,台湾真正做绘本的人不多,因为回馈很慢,所以很多人都把它当副业,要当正职来经营则必须要有家人的支持才能坚持下去。

方素珍是台湾最早进入绘本创作领域的作家,见证了台湾原创绘本的开始、茁壮与蓬勃,从开始的简装、精装,进入学校后加入拼音版本,一步一脚印。

她表示,她爱好画画也有些天分,父母就让她上美术课,大学选读的教育心理,把所学到的知识用在创作与推广儿童绘本,也是另一种的教育工作。

或许有人认为,绘本故事创作是其次,图画才吸睛,但她强调,虽然文字只占绘本的20%,80%是图画,但绘本并不是文加图而已,而是文字乘以图画,文字诞生故事,图画则是拓展故事,两者必须相辅相成。所以后期她也开始参与图画创作,第一本画的绘本是《闪电鱼尼克》,全方位创作。

好绘本读百遍也不厌

她表示,儿童都是很图像的,一本好的绘本足以让他们一读再读,尽管故事已经听过百遍,看过百次,但还是看得津津有味。

创作了这么多绘本,最满意哪一本?她笑说:“对我们而言,没有最满意的一本,因为每一本都是自己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是最好的。

“但如果以市场来说,《我有友情要出租》卖得最好,在2013年至2018年间卖出百万册,是中国绘本唯一销量突破百万的绘本。”

“创作绘本并不难,通过阅读、观察、对人及世界有好奇心,就会发现无处不是创作的题材,再运用联想力就能把故事呈现出来。好比我的《玩具诊所》,是我近年来最满意的作品,里面的情景都是我去玩具诊所看到的,把它写入绘本中与大家分享当中的感人故事。”

《玩具诊所》呈现祖孙情

《玩具诊所》是方素珍根据真实故事编写的绘本。事缘她拜访台湾新北市新泰小学时,发现学校里有一间玩具工坊,孩子们都把坏掉的玩具带来请玩具医生修理,修理医生都是社区里的爷爷奶奶,让孩子们能重获玩具,呈现祖孙情交流,也带出老人家可以贡献社会的信息。

拜访之后,方素珍一直心心念念要把它写成绘本故事,借由这个故事教育孩子们爱物惜物,同时也让银发族拥有退而不休的尊严。

传播善与正向能量 用绘本喂养孩子

与方素珍做访问,跟与其他作家很不同,从开始到结束都是充满着活力与欢笑,偶尔会以儿子也是她的助理的糗事,来回忆创作灵感,跟她做访问非常轻松。

多年的创作与推广绘本教育中,她领略出与孩子相处的一套方法,那就是必须先要用他们的用语与他们打成一片,要真正喜欢孩子的语言,才能让孩子们接受你的教导。

她认为,孩子的习性取决于大人,因为孩子是在大人耳濡目染下长大,无形中也培养了孩子的社会人格,所以在成长过程中,大人必须给孩子正能量,而绘本就是强调善与正向能量的读物,是陪伴孩子成长的最佳读物。

“有的父母认为,让孩子看绘本对成绩没有帮助,但用绘本来喂养孩子,有亲子共度时间的孩子通常都不会有大问题。“

她表示,西方国家的父母在婴儿5个月大时就让他们看木头书,而亚洲孩子则是2至3岁才开始看书。当然开始时孩子都是很被动的,不会主动找书看,父母要以讲故事的方式读给孩子听,让孩子对书产生好奇,进而主动亲近。

没有不喜欢听故事的孩子

“阅读有它的过程,从看、识、辨,必须一步一步培养他们看书的能力。无论什么年代,童话故事永远在,没有不喜欢听故事的孩子,书本就是亲子沟通的桥梁,而父母的尝味期只有8至12年,所以父母必须好好珍惜这段亲子时光。”

“我的两个孩子也是绘本喂大的,是他们的精神食粮,书中的智慧都传给他们了。绘本的定义,就如同在心里播下一颗种子,等它开花,然后小精灵就住进去,它们的共同名字就是智慧,用来应对以后的人生选择。”

面对科技时代的孩子,都是机不离手,要他们看书似乎是个艰巨任务。方素珍说:“这个年代是无法阻止孩子们看手机或电脑,但要坚持8:2原则,也就是80%阅读纸本书,20%电子书,不可以让他们长时间看着手机。书本,是可以营造更多亲子空间与温馨感,电子书只有冷冰冰的电子仪器,缺乏亲密互动,也伤害眼球。”

她强调,绘本是没有年龄限制,任何年龄层的人都可以读。

“如果把无字书与绘本比较,无字书情节简单,画家功力要很厉害,它是培养理解图像的书种。而绘本一般只有两三百字,文字与图画配搭起来比较容易理解,也有启发作用。”

问到已经63岁的她,有没有退休打算,她说:“写作可以写很久,台湾有位儿童文学家写到95岁还在写。我除了是作家之外,也是书的导演,因为绘本也是静态电影,每一幅图都是停格的表演。”

———————————

台湾绘本创作作家“花婆婆”简介

方素珍,台湾资深儿童文学作家,著有《绘本阅读时代》、《我有友情要出租》、《妈妈心·妈妈树》等,翻译作品有《花婆婆》等近200册。

曾获洪建全儿童文学奖、杨唤儿童诗奖等。历任海峡两岸儿童文学研究会理事长、香港教育出版社语文科顾问、北京首师大学前教育学院绘本中心顾问。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