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5/06/2019
孙和声.多元主义是希盟的出路
作者: 孙和声

第十四届大选成功换了政府,非马来人觉得雀跃兴奋,无不期待一个全新的马来西亚。只是,一年下来不满意、不耐烦的声音不断涌现,显见期望太高并不符合现实。毕竟凡事均有过程,不可能一蹴而成,换新政府做做看,总比腐败旧政府好得多。

就希盟的4个政党联盟与政府而言,在许多方面确实令人感到不耐烦。首先,许多非马来人都觉得,新政府没有大方向,也因此经常政策摇摆不定,甚至出现倒退现象。其次,或许由于马来人支持率不够高(不到30%),使得新政府做起事来畏首畏尾,毫无执政的担当与勇气,结果可能会变成两头不到岸,过于被动。再来,它也面对领导危机及领导人换班危机,由于换班不确定,将使情况更难以把握,也使这个政党联盟难以产生令人有仅止于最低限度的政策共识,让人觉得,似乎一个各说各话的松散联盟,为何这联盟内部也缺乏有效沟通与基本共识,亦是令人失去信心的一大主因。

就广义的文化、语言和教育政策而言,希盟政府显然没有共识、不敢承认统考即为实例。其实,一般马来民众并不会专注统考议题,即便承认统考也不太可能引起马来社群太大的反弹,毕竟他们最关心的是经济民生,如是否容易找到体面的工作、物价是否稳定、生活费是否太高等。进而言之,这一代的马来人已不像上世纪50至80年代那般民族主义,更何况,统考主要是华人社会的事,与他们无关,即便在野党要乘机炒作,也不太可能捞到多少政治资本。再加上,不少马来父母还把子女送入华校,希盟为何不能兑现竞选宣言?我想,主要与政治与文化精英本身的心理与思想障碍有关。这些精英长期以来受到“一个国家、一种文化、一种教育、一种语言”的文化思想制约,总自以为单元思想就是国民团结的基石。但事实上,同一个系统下产生的马来人,本身却也四分五裂,显见团结与否,关键不是形式主义的单一源流教育,而是教育的内容与精神,如普遍受过教育者是否具有普世伦理与基本人权思想、精神。若非如此,从文明的角度来说,也只不过是有文凭、没文化的有教育没教养的人。

换句话说,培养有教育也有教养的文明人,才是重点,只要人民普遍具有强烈的普世伦理与基本人权意识,也本着伦理意识做人处事,便能实现一个多元平等与包容多元多样的和谐社会,什么一种语文、一种学校,根本是废话。

举个实例,马来人一般上均以马来文学习伊斯兰知识,难道这也削弱了他们对伊斯兰认知与认同?若用马来文学习伊斯兰并未削弱一般马来人的伊斯兰认知与认同,那么这个多元民族国家的多元公民,用各自母语学习又如何影响国民团结?可见学习的内容与精神才是关键。说起来,那些主张单源流教育者,也患有精神分裂症,一方面高谈国民学校与国语是团结的工具、基石,却又特别重视英语这个外来语,显然是自打嘴巴、人格分裂。申言之,这些人对马来语已失去信心,而近年马来文化社群,也有人提出,马来人会否沦为苦力语(Bahasa Kuli),也就是低下阶层使用的语文。若马来精英本身对马来语缺乏信心,以国语为主要教学用语的国民学校,恐怕也难成为中上阶层的首选。

说到底,团结人民最基本的条件是族群平等。没有平等,大谈特谈什么国民团结,自然是自欺欺人。马来西亚要实现货真价实的国民团结,不妨向瑞士看齐。瑞士是个多元民族与国语国家,却也是全球最和谐、富裕的国家之一,其和谐与富裕程度均名列世界前几名。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便是贯彻各族平等包容共存、共同富裕的基本国策。

马来西亚应该从教育上,甚至一种“新型的干训班”,要求全民学习新的多元文化主义,也就是包容与平等的教育内容才可能打造新的马来西亚。把握不了这个多元文化主义或多元文化公民资格(multi-cultural citizenship)的方向,便难实现二次建国。新政权应敢作敢为,而不是畏首畏尾,没有方向,最终可能落得两头不到岸,失去政权。

多元文化主义是联合国认可的基本原则,具有朴实的正当性,没有必要担忧反对阵营炒作。政府应该设立有素质的宣传机构与机制,借此耐心宣导其正当性,对弱势群体则应本着需要而非种族的原则去扶助他们。

强调需要(而非无止尽的欲望),亦非种族或宗教的扶弱基准,才有助国民团结。对于占多数的族群而言,需求基准(need-based)扶助政策也可去除少数利益集团以种族之名牟取私利。只要政策以民为本,在野阵营就缺乏正当性来炒作煽惑了。

※ 配合“华教新路向”的提出,华教运动需要有新思维、新论述。有鉴于此,董总邀约本地知识界,针对新政局下的华教运动,撰写系列文章建言,惟作者观点不代表董总立场。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