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6/06/2019
郭健平.向跨境电商征税的必要性
作者: 郭健平

相比起中国电商的规模,大马的电商大环境起步较慢,发展轨迹也离不开中国电商业者曾走过的脚步,通过模仿来加速学习的进度。

四五年前,本地消费者如果对淘宝包罗万有的物品有兴趣,可以通过大大小小的代购公司进行代购。也有不少上班族兼做淘宝代购,通过汇率价差赚取一些零用钱。这环节之中,代购赚到的钱,大多数也没有报入个人收入所得。至于通过代购买的东西,代购总有“包税”的渠道让消费者税税平安。

这种代购,让本土商家大感不满。因为如果一个商家是经过合法的管道进口物品,免不了要缴消费税(销售与服务税的前身)、进口税和各种清关的费用。这些通过代购购买到“免税货”者,有些因为嗅到商机,自己也经常进散货在脸书等渠道销售,冲击了正规进货的本地商家。

这些商家的不满,有时难以启齿,因为抱怨多了,不知情的消费者认为你矫情,赚了那么多,别人赚一点也看不开。

再然后,淘宝看准了商机,干脆自己也搞起了运输网,让外国如马来西亚消费者可以使用淘宝直通服务,自己上网买,然后等物品直送到门前。这个贴心的服务,虽然很方便,但是不大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因为听很多人的反映,由于淘宝直运是正规报关,很多人只要买多一点就有被课税的可能,所以还是喜欢找传统的代购员处理运输事物。

淘宝的方便,让许多上班族也兼职起来。只要眼光好一些,从中国引进爆红产品,再到本土的电商平台如Lazada和Shopee贩卖,便可以赚钱。现在的经商环境和我们父辈一代比起来更容易许多。除了人人可以飞之外,人人也可以做生意。

进场容易,守业却难。只要在电商平台好卖的东西,对手看准了,也一样画葫芦的引进同样爆款商品,然后丢价,大家割喉,要钱不要货,引发了价格战。

现在这一刻,许多传统商家已加入电商这个战场,和许许多多业余和小卖家厮杀。几年前关于网购扼杀传统商家的论述已逐渐消失,反而是传统商家想加进电商战场。资本小以网卖起家的素民在网上捞到第一桶金后,也想开实体店。当这一道界限逐渐模糊后,大家的枪口反而一致对外,即海外电商。

海外电商除了淘宝和亚马逊之外,其实本土的电商平台,也有境外卖家的入驻。

大家到本土电商网站浏览时,当输入一个关键词,数百个相关的商品搜寻结果出现时,会发现本地卖家和境外卖家(尤其是中国)的商品同时显现。对于那些靠在淘宝进货的本地卖家,本地平台开了方便让他们的批发商到来这里开网店做生意,其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

消费者和在本地平台开店的中国卖家购物,已清楚列明货物已包括进口及其他税务。本土卖家进货要缴关税,本地消费者网上购买外国货却无需缴税,对于那些靠贩卖外国货的本地电商,这绝对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那么撇开成本优势问题,本地和外国卖家相比,就只剩下能让消费者更快的得到货品这个优势。

但是,这些电商平台也安排了良好的邮寄系统,解决外国发货而导致邮寄缓慢的问题。外国商家一发货,本土买家大约1至2个星期就能收货。若遇到大马公假连长假此消彼长,大马商家的邮寄速度优势几乎已所剩无几。

这种不公平,也是本土电商关注的。首相敦马哈迪日前建议东盟成员国向电子商务领域征税,确实是一个各成员国包括大马政府应该积极看待的税务。我们不是不欢迎外国电商入驻,或禁止本土人民直接到外国电商购物,但是为了商业环境的整体健康,征税此类的税务是有其必要性的。

就如早前政府通过对外国电子服务如Netflix、Spotify影音平台于明年1月1日开始征收6%的服务费一样,这除了提高政府的税收,也能让本土业者能和外国业者在同一起跑线上一起竞争。

另外,政府也需要正视一些兼职网卖者有收入不报税,进货时没缴交进口税等的问题,这也是一个公平竞争应该关注的问题。我们不应该让乖乖的缴税者,因为对手纯粹是对税务的无知还是冒险逃税,而无法在残酷的经商环境内生存。

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本土和外国电商直接厮杀是免不了的事。电商不要求政府特别关注本土业者,但是在税务上公平的对待来自外国的对手,才是塑造健康营运环境的第一步。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