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2/07/2019
黄爱玲/《白色强人》——医疗改革,何谓公平?
作者: 黄爱玲

医生剧是拍不腻的题材,美剧日剧港剧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换批新面孔再来一次相近的操作。

美剧Dr. House从2004年开始发展了8季,每一集的特殊案例带领观众解开疑难杂症,加上主角带有缺陷却极富人格魅力的特质,非常有吸引力。电视剧《白色巨塔》是改编自山崎丰子的同名小说,剧中揭露现代医疗制度内部的腐败与扭曲,医学界的高层霸权利用漏洞来谋求私利,揭露纯洁医生白袍下的血腥与污秽,成为至今仍无法超越的经典。1998年的港剧《妙手仁心》也曾掀起热潮,医生程至美的扮演者吴启华还因此成功洗刷多年的奸人专业户形象,《妙》也开拍了系列剧集。自此,医疗剧也成为了tvb的常见主题,如《红衣手记》、《On Call 36小时》、《仁心解码》等。

揭示医疗体系的真相

过去的港剧在相关题材的处理上都只停留在医生的情感世界描述,人际关系,或医生与病人之间的矛盾等,尤其喜欢强调爱情、友情、亲情这种人性牵绊上。《白》是港剧第一次把医疗体制的讨论作为主线的尝试,这点让人期待。它清楚揭示了一个医疗体系的真相,普罗大众作为病人,可以得到什么程度的治疗,我们的命脉从来都掌握在社会极少数的精英霸权的手里。

香港和马来西亚都曾是英国殖民地,我们拥有相近的医疗制度,绝大部分费用由政府补贴,人民只需支付象征性费用,便宜的公营医疗制度的是两地共同的骄傲。但这项制度在过去十几二十年来都陆续受到质疑和挑战,如同剧中所言,香港政府很早就开始尝试寻求其他方案来减轻公共医疗的支出。事实上,马来西亚政府也有同样的趋势,他们不断让私人保险业介入,企图让公营医疗逐步减少,增加私人医疗,让人民和保险界自行承担相关费用。

目前世界各国的医疗系统大致可分为3种:公共医疗、自由市场、社会保险。马来西亚和香港属于第一种。美国实行的是政府参与度低的自由市场模式,这个制度虽然可减轻政府负担,但穷人在资源被大财团垄断的情况下无法支付天价的医疗费用,而得不到治疗是可想而知的结果。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曾于2010年推动改革“ACA”,规定所有人都必须购买医疗保护以扩大美国的医保安全网,令更多人受惠。然而这个政策最终在2017年被现任总统特朗普推动的新医保方案“AHCA”破坏,强制医保改为自愿性质。社会保险制是多数社会福利国采用的制度,包括德国和台湾。全民都必须根据其收入支付保险费,或与雇主共同承担,再由政府补助部分的费用。

《白》里提出的医疗改革方案并没有非常详细的说明,主线仍离不开老掉牙的情爱纠葛,或许是编剧认为多数的观众不会对这么严肃的社会课题有太多的兴趣而取舍后的结果。我们只知道几个重点,政府打算让明成北由原来的公营医院变成私人机构,透过上市来集资,达到自给自足的目的,不需要再依赖政府的拨款。但这项改革成功后,香港人再也无法享用廉价的医疗,简单来说,只有付得起越多钱的人才能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这种制度公不公平,取决于各人对“公平”的定义。

郭晋安饰演的副院长杨逸滔积极推动医疗改革,认为“付多少就能得到多少的治疗”是最公平的方式;姜大卫饰演的院长吕仲学是反对改革的中坚分子,他坚决相信“无论穷人还是富人都能以同样价钱得到一样素质的医疗服务”才是公平的原则,现有的制度保证了香港不会发生因为贫穷而得不到适当医疗的情况。

当生命价值与金钱挂钩

他们两人的主张各有道理。首先改革方案的“公平”必须建立在没有贫富差距的世界里,这在香港这个坚尼指数(贫富差距)日趋严重的城市只是童话;公营制度则难免出现病人滥用资源而增加不必要负担的问题。但要减轻政府的负担,是否只有私营化一条路?看看美国的情况就知道这不是一条值得尝试的道路,反观德国的模式对GDP稳定成长的香港来说是更好的选择。为何香港不选择后者的模式?无非是这个选项并无法让私人界最大盈利化而已。

医疗制度的漏洞和改革问题是现在很多国家都在面对的共同问题,背后牵涉千丝万缕的权力和利益关系。当全民生死攸关的事变成一盘生意,生命的价值就会直接与金钱挂钩。

现实中,多数的我们固然明白人生来就有贵贱之分,这是无可奈何的悲哀。但文明与社会的发展取向,是应该强化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还是尽可能保护弱者缩小不平等之间的差距?我希望观众沉醉在马国明一贯的天然呆演技之余,可以多问问自己。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