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1/07/2019
4年募捐2539本书·JuiceAPac散播阅读种子

报导/王丽萍

这一天虽是上班日,JuiceAPac有限公司4名职员在董事经理刘骤强与许伟杰的带领下,总动员分两辆车子直驱距离亚庇40公里外的吧巴小镇,把这半年来募集到的550本书籍,送到小型独中吧巴中学及吧巴中西华小,散播知识种子,推广阅读文化。

成立于2002年的JuiceAPac是一家网络设计公司,从实体办公室发展到在云端远距工作模式,全员出动并不影响操作,并履行该公司于2015年通过子公司JuiceSky有限公司推动的“萤火虫一人捐一书”捐书活动企业社会责任,以知识造福人群。

该计划与各团体合作募集书本,然后把书本赠予适合的单位及机构,每一本捐出去的书都带著一个使命,即带动更多人捐书和一起推广阅读风气;每一本书上有一张贴纸,让打开书的人知道,书是给予和共享的,期望他也把家中的书捐出与人共享,让更多人受惠;捐书活动传播的是一种理念,而不只是一个项目。

该捐书计划下也设有阅读分享云端平台(www.giveabook.com.my),每一本书封面都在扫描后上传该云端平台及分类,让读者分享阅读心得。

刘骤强(站者中)手持“萤火虫一人捐一书”捐书活动海报与学生合影。

捐书活动反应热烈

起初,捐书活动获得各界热烈响应捐书,超过50个团体及组织支持,曾设立超过10个捐书回收站。但在这人人忙碌无比的时代,难免随著时间的消逝冷却下来,捐书站慢慢一个个喊停,惟刘骤强与团队还在坚持,并越走越远。

刘骤强去年配合4月23日世界阅读日,宣布这个共享活动从城市走向乡区,不只因偏远地区的学校更有需要,也希望走进乡区分享资源,有助于推广乡区阅读风气。

该捐书活动今年迈入第4年里程碑,至今已募集的书共达2539本,除了最新受惠的吧巴中学及吧巴中西华小,在此之前已有6所学校及学术机构受惠。

许伟杰(右六起)、刘骤强移交书籍予吧巴中学校长卓玉昭(左九)时合影。

设天才制造者读书会

除了捐书活动,刘骤强在2014年设立天才製造者读书会,在公司内部积极推动阅读与分享知识的同时,也邀请来自商界朋友、客户及旧识等,每个月第3个星期三,固定地在其公司办公室举行读书会。

在刘骤强用心带领下,曾被泼冷水下成立的读书会渐具规模,也更有系统,设立了理事会,也制定原则、制度及流程,每年举行年终晚宴,如今走过4年岁月,共有46名成员。

该读书会的中心思想是达致双赢思维,不是要快速看完一本书,而是通过阅读与分享,提升成员的能力和领导力,把所学放诸事业、家庭、社团、宗教团体,让书友可善用于个人工作、生活及其他方面。

刘骤强(右四)象征式移交书籍予吧巴中西小学校长朱文善(左七)。

现在人缺专注力

刘骤强不讳言,读书会还是会面对成员退出情况,主要理由是忙碌、书种不适合、选择参与其他活动等,那对他来说是正常的过程。

他发现现在的人们在社会上有很多角色,却未必能扮演好每个角色。他把这些角色分为实际的,即各种的职称或头衔,以及虚拟的,即在手机应用程式群组里的一员,有些人甚至有20多个组群,只是检查和回复短讯都不懂要花多少时间。

“在手机应用程式里虽不需现身出席活动,但在滑手机的过程,时间就消耗掉了,以至如今越来越多人不能专注在一个项目里或不见掉,项目在社群里也越来越难经营,例如公司、社团和家庭聚会等。”

他表示,每次主办活动会发现搅扰人们的问题的相似之处,例如不能专注和没有时间,而以前人们单单纯纯没有那么搅扰的时候,更容易专注做好一个项目,并持续忠心。

“通过读书会阅读相关书籍,就能慢慢察觉到时间去了哪里,会发现手机的瘾,通过读书会帮助他们脱离被框住、走不出的瘾,并会更专注。”

JuiceSky有限公司于2015年推动的“萤火虫一人捐一书”捐书活动,推广阅读风气,散播知识种子。

手机视面具勾引效应

每个东西总是一体两面,刘骤强举例像电子游戏、社交媒体,要看一个人抱著什么样的心态,手机视面具有勾引效应(infinity score),不像过去报章从上面看到下面、前面到后面,一定有停止的点(stop point)。

“现在设计的网站和手机,只要你滑它就不断下载,永无停止的点,看视频也一样,看完一个后其他相关视频也会冒出来,使用者在不知不觉下,已经几个小时就被滑掉了。”

他说,有一研究显示很多人现在很少运用大脑,即思考的脑部,反而是小脑或后脑经常被刺激或过度消耗,这也造成缺乏思考和专注力的流失,这也是为何自2016年开始,生产力在持续下降。

养成习惯带动行为改变

刘骤强为了持续为读书会“保温”,读书会4年来一年只探讨一本书,带领书友养成阅读习惯,以便产生行为的改变,在行为变成习惯后,让良好习惯跟著一生,“阅读不要看死书,也要有行为的改变,而成败则在品格。”

他表示,云端平台改变了世界的模式, 形成共享的社会,如今纸张阅读减少,他与书友仍坚持阅读,虽然提供的是比较传统的方式,但认为还是有需要,他们本身就是从中受惠者,并视读书会为社会一个角落的探索空间。

至于读书风气的衰盛,他认为因地而异,像中国就有很多大型书店,在国内许多地方的商场也设有大型书局,因此阅读这一块还是有空间去做。

他相信阅读的人会不会减少,还是会受到手机的影响,所以需要有人去推动,以持续读书风气,像台湾有个读书会,成员人数达到700人,因此,该公司将会持续不断地做下去的。

刘骤强(右九)2014年设立天才製造者读书会,至今5年,图为他与书友们合影。

捐书重建人际链接过程

刘骤强与同事把书载到目的地,并不只是把书移交便离开,而是希望把讯息传达,让更多人一起阅读,养成阅读的习惯,同时一起把家里閒置的书本捐出,与人共享。

他表示,每个家庭的小孩都会长大,书本却一直留在家裡,把书捐给图书馆,对他而言是最好的选择,因为社会需要更多关怀的动作,这些不一定要通过任何团体或组织,个人也可以做到,例如毕业生可以把书直接捐回给自己母校图书馆。

这两年来送书到乡区,刘骤强每次到访捐书的学校,总是抓紧机会与校方管理层交流,了解学校和地方的状况,像吧巴中西小学,他探访过3次,主要因为该校图书馆正在进行装修,需要书本,他以书相助;此外,参观图书馆更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有些学校的图书馆让他印象深刻。

例如兰瑙的育幼幼学校没有图书馆,校方用长型的花瓶搭架子充作书架放书,而将于今年杪开幕的吧巴中西小学则是个主题图书馆,以吸引学生到图书馆看书,可见乡区有许多用心经营图书馆及爱书的人们,希望以书带来改变。

对刘骤强而言,捐书并不是把书捐了匆匆来回,而是探索及重新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连接过程,让两种不同形式的机构互相交流、结合,以而产生第3种的模式。

“如果能够遵循以尊重与同理心自持及彼此相待的思维模式,我们就会得到一个第3种文化,一种崭新、拥有无限可能的关係,让我们得以找到最深的喜悦与满足。”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