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4/07/2019
陈芳龙.国内政坛的战国风云
作者: 陈芳龙

最近,国内政坛弥漫着诡谲、分合的氛围。

首先,希盟的土团和国阵的巫统藕断丝连,关系暧昧。巫伊结盟,马华乐观其成的被边缘化。安华和阿兹敏借用“男男案风波”的平台进行角力,将“首相接班人”的斗争摆上台面,最终以“相互谅解”暂时收尾。

再来,国会朝野破天荒合作,以211票通过修宪,4年后,凡年满18岁者,在大选中皆可以投票,也可以参选;今天14岁的小毛头,到时会将“儿童是国家的栋梁、是国家未来主人翁”的口号徹底实践,在年轻马来同胞占绝大多数的投票人口中,选举结果不言可喻!

政坛党派之间分分合合的现象,司空见惯,只是东西方解释有异。

先说西方的,很直接,“政治,只是永恒利益的结合”,听起来低俗,不悲壮,也不高尚。

曾两度出任英国首相的大政客,帕麦斯顿(Palmerston),1848年3月1日在英国国会发表演讲时说:“We have no eternal allies,and we have no perpetual enemies,our interest are eternal and perpetual”,翻译成你我都看得懂的大白话就是:“政治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我们只乐衷于永恒利益的结合!”

100年后,二战英雄英国首相丘吉尔也说了同样的话,只不过用了比较容易懂得英文白话:“Neither friend or rivals are everlasting, but only profit!”

显然,在这两位重量级的西方政治人物眼中,“政治”没有那么伟大,很多时候只是“金钱、权力、利益”结合下的产物。

所以,中国人说什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民之所欲,常在我心”,似乎成了鬼话连篇!

既然如此,当报上写专栏的评论员,偶尔触到政治人物您的痛处,您也别跳脚急着澄清。毕竟,尔等不会比帕麦斯顿和丘吉尔高尚,“贪图金钱和权力”,本来就是政客必须担负的原罪,两者无法不划上等号。

我只是一介平头老百姓,在此问一问国会的衮衮诸公。

为什么敦马筹组的土团党,509大选只获得12国席,才一年多的光景,就呈倍数增加至26席,而且全数来自巫统的青蛙议员?最近更和巫统靠得很近。土团党莫非想结合巫统、伊党,推出未来的共主?这是我的猜想。只不过,感觉上老马有些急!

当然,这连串动作也可能只是老马在“接班人”这盘棋上布的一个局。目的是暗示希盟其他成员党的某些人;当公正党的安华和阿兹敏因不和而分裂;阿兹敏派系的议员,加上土团党,诚信党,再加上部分的巫统和伊党议员,这一拨人经老马整合后,最小的土团党、将来会是“真正能代表马来人”的最大党,是国会的主流!这一着棋,能不让公正党的安华派和行动党议员们噤声和忐忑?

今天,我不觉得老马会放心让位于安华。所以,大马的政治大风暴不是落在509大选,而是老马退位后,接班人选的争夺战!如果处理不当,会是一场政治浩劫,在浩劫后的华人或华基政党呢?连在夹缝中生存的空间都没有。当然,我希望这只是我的悖论!

我们曾经欢欣喜悦的迎接改朝换代,结果换来的会不会只是一场黄粱大梦?

我不晓得这算不算危言耸听,如果“政治,只是永恒利益的结合”,是不悖的真理。那么,我们只能忐忑的看着老马继续把这场戏导下去!

政治本来就分分合合,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第一回不就说了:“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朝末年七国纷争,并入于秦。秦灭之后,楚、汉纷争,又并入于汉……”三国演义的故事只写到三国,之后魏晋南北朝,一路到今天的中港台,一千七百多年的分分合合,反正就是这么一回事。

今天的大马政坛,与其说是《三国演义》中的分合,但权谋的应用,更贴近战国七雄中苏秦的“合纵”与张仪的“连横”。

故事大概发生在秦始皇统一天下(公元前221年)前的几十年间。战国接近末期时,秦国已经强大,如果他只要拉拢六国中的任何一国搞连横,可以轻易的逐步灭了六国。

但在燕国起家的纵横家苏秦看穿了这一点;先代表燕国出使强大的赵国,提出六国合纵抗秦的构想,获得认同。然后,一路说服韩、魏、齐、楚,成功让六国达成共识,取得六国相印,迫秦国签下“纵约书”。六国合纵期间,整整15年,秦军不曾走出“函谷关”。

平静了15年,一直到公元前332年,秦王派公孙衍出使,并说服齐魏连盟讨伐赵,苏秦的“六国合纵”才瓦解。

苏秦“六国合纵”瓦解的理由很简单,秦国诱之小利,就足以说服齐、魏联兵伐赵。初期秦国并没有动手,而是六国自相残杀,动辄死伤数十万大军,秦国以逸代劳。

各位,我姑且不点破,您先把这套公式用在希盟的先合作后内斗的过程看看。当509大选希盟打败巫统、伊党;敦马成功拜相。之后,原本希盟最小的土团党却机关算尽,将苏秦的合纵谋略发挥的淋漓尽致,老马凭关键少数,就足以取得“他心中属意”的政权分配和接班人,而巫统、伊党、行动党、公正党,只是老马手中的棋子。老先生的谋略不下于苏秦,只是角色互换而已。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