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6/07/2019
颜碧贞.我们还需要体罚吗?

最近两个月,接二连三发生了受到社会高度关注的家长抗议不满教师对学生施行体罚事件。其中有一件发生在柔佛州,有关学生辱骂老师,遭到老师鞭打。另一件是学生没有携带课本而被老师施行体罚。

网络上对于这两起事件的讨论非常多。撇除在这两起特定事件中谁对谁错的评论,我们能够发现绝大多数的人都在讨论根本的问题:体罚究竟是不是一种有效的管教方式?对体罚抱持支持意见的人认为,体罚是对不听话的孩子的必要手段。基本上,这一类人抱持着“孩子不打不成器”的观点。而对体罚抱持反对观点的人认为,体罚并不具备让孩子知道错误的效果,反而容易导致反效果,如让孩子产生阴影、孩子尊严受损而对学习失去兴趣,进一步让师生关系紧张。

作为一位母亲以及曾经的教育工作者,我认为我们是时候检视我们的教养方式,从现在落后的体罚式教育,转向更为尊重小孩身体自主权的爱的教育。也许会有人说,我以前也是被老师体罚,但我现在也没有出现阴影,认为这是危言耸听。然而,越来越多的教育研究不断地告诉我们,体罚对孩子造成阴影是机率的问题,简单的来说就是一场赌局,而赌注就是孩子未来会不会因为体罚出现心理问题。

也许有人还会说,如果没有了体罚,老师就不能够发挥老师的功能,孩子会变坏。然而,我认为没有了体罚,并不会导致这样的情况发生。我们能够拿台湾的例子来看,台湾就是一个在教育上零体罚的社会,但这样并没有导致台湾的孩子变坏及老师不能够发挥功能的情况,反而让台湾的教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借鉴的例子。

深究来看,体罚往往是填鸭式教育模式下控制孩子思想的必要工具,在这个追求孩子要有批判性思考的新时代,体罚就显得格格不入,甚至为人所诟病了。

我想说的是,我们并不是要马上达到零体罚的社会,因为过度快速的教育改革会导致混乱。因此,我呼吁在我们还无法达到零体罚教育前,大家都应以较为客观的态度来审视施行体罚的原意。我们在面对各种各样的事件时,都应该表现得客观中立,并以批判性思考来评论,而非以主观及情绪化的方式来抒发个人情绪。这样的评论方式对于事件的发展并不会带来任何实质的好处,反而会导致讨论沦为毫无内容及建树的骂战。目前发生的体罚事件就是最好的例子,讨论已然沦为骂战,对我们的教育改革毫无益处,反而导致出现混乱的局面。

最后,我想零体罚的教育将会是我们国家教育改革所要追求的目标之一。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