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30/07/2019
喜燿文化学会办讲座·刘震讲《周易》解惑
作者: 沈欣颖

5563SXY2019729221744258985.jpg
《易传与孔子》让你深层了解《周易》;左起为祝家华,舒庆祥,蔡智源以及刘震。

(新山30日讯)从3方面入手,聆听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兼中国周易学会副秘书长刘震的专业讲解,让你对中国古老典籍《周易》并与孔子的关系有更深层的了解,打消心中对它的疑惑。

主题为《易传与孔子》的讲座是由马来西亚喜燿文化学会主办,南方大学学院之亚洲文艺复兴与跨文化书院以及柔南华文报从业员俱乐部联办;于昨晚7时30分在南方大学学院文物馆举行。

与会者尚有:南方大学学院之亚洲文艺复兴与跨文化书院院长祝家华,马来西亚喜燿文化学会副会长蔡智源,以及柔南华文报从业员俱乐部主席舒庆祥。

“何为《周易》?”主讲人刘震在讲座会上讲解,如何从三方面更加了解这本典籍,包括“周易”的含义、文本在历史等的呈现、及它与孔子所带来的宝贵启示。

刘震指出,“周”除为该典籍产生的时代外,也有“周普广大”之意;“易”则指“筮书”为卦算之用,另也可诠释为“变化”。

“‘易’可分解为:日代表‘日’、勿代表‘月’象征日月、阴阳变化。”

《周易》成中国百科全书

他说,《周易》在古代用作为算卦的书,随著内容不断被丰富,成为中国认识世界的百科全书,让读书者对宇宙、人生及自我有了新的认知。

他透露,《周易》文本最独特的2部作品则为《周易古经》及《周易大传》。

“而《易传》又称(十翼),为孔子所著,共有十篇文字,从此也成为儒家重要的文献。”

他说,在宋代至和明国时代,曾有人开始不了解,进而华裔并否定孔子与易传的关系,但随著长沙马王堆帛书出土的全新文献中,让这项怀疑得到证实,即孔子确实有读“易”,并与其弟子研究《周易》。

他指出,在孔子时代,《周易》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典籍、其思想体系完整直接影响当时儒家学派、随之成为整个中国文化的源头治水。

另外,他透露,孔子对于《周易》用于算卦保持中立态度,但却不鼓励用其作为避免生活麻烦事,因此他用新方式:“天佑之智”,即要世人除了遵守上天,也要从诚信的人得到帮助,并且每天从别人学习优点,进而改善自身缺点。

“‘无咎之智’则遵从‘知错能改,是为好学’的教育方式,从一个人的成长而非成绩判定好坏,应不断纠正及订正自己,‘不二过’。”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