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0/08/2019
当老师真好之二一〇‧说话教学该长什么样
作者: 黄先炳博士

“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特别重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了什么,而不是教师教了什么而已。这个观念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他们在每一堂课都有所学习。

若教师警觉力不够,课堂真会出现“伪学习”的现象。感觉课上得很顺利,学生也很活跃,课后却像看了无厘头的电影,嘻哈过后不留痕。这种现象经常发生在听说教学中。

听说课标要求“能根据不同的情况,有效地与人沟通,做到态度文明有礼”,重点应该是有效沟通,因为这是目的,文明有礼不过是手段。说话有礼是生活的必须,所以父母训练孩子从小就要有礼貌,对不起、谢谢、请等礼貌词要常挂在口中,以便形成习惯。学生倘若忘了,教师该随机提点,却不必把它当成教学目的。若然,课堂教学就变成教学生已经会的内容,学生也会很聪明地配合,师生共演一出戏。

再如这课例:教师给学生聆听录音后,要学生摘录演讲中提到的内容。接着,教师要学生分组讨论内容中提到的知识与智慧,孰者为重。过后,教师指名学生作汇报,讲述他们的看法。学生发言时,内容并非来自最初的演讲录音,也不是分组讨论出来的成果。他们是各自表述,没有交汇点。结束前,教师表扬了学生,说他们善于自我表达。

值得反思的是,这一堂课“学习”发生了吗?分组和事后的讨论可有达到交流的效果?这样的课,只由一两名学生发言,和30名学生发言会有不同吗?各自表述可以达到口语交际的互动效果吗?

如果加以调整,把聆听后的摘要当成是构建鹰架,要学生先整理所提到的信息,然后再针对这些信息给予回应,赞同或不赞同都可以,但要言之有理,说之有据。小组讨论的目的是交换意见,以寻求共识。最后的“报告”则是阐述小组的意见,而不是个人的看法。

这样上课,是不是清楚“有所学”,说话能力也逐渐提高?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