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0/08/2019
梁舜惠.从爱尔兰少女遇害报道看媒体学理论
作者: 梁舜惠

爱尔兰少女从失踪到遇害,事情至今尚且告一个段落。纵使外界各持一说,然而任何虚构的揣测不但没有帮助,反而会凸显马来西亚网民的无知和对受害者家属造成二度伤害。

基于受害者父母的国籍,以及受害者家属已定居英国多年,这宗发生在马来西亚的命案引起了法国、爱尔兰、英国和马来西亚媒体的热切关注。但是,同样的新闻发布在各国媒体的的方式还是有些不同。

家属在找到受害者尸首那日的发言,本国媒体的报道着重提及受害者家属感激搜救队伍和死者死因;英国媒体却把标题写成,“受害者家属想要知道更多”。

网络上不难搜到受害者母亲的那段言论,各国媒体报道的都属实,只是框架出来的内容,引导到不同方向。

期间,还有一英国媒体用了‘受害者尸体一丝不挂’作为标题;有一爱尔兰媒体用了‘法国警察插手调查’作标题;还有‘家属相信有刑事成分’这类引悬疑的标题。

英国倾谈节目还公开讨论家属被引导去和山神沟通的真实性,马来西亚的民俗传说还被嘉宾间接调侃了一番……

标题形形色色,但仔细阅读会发现,内容相若,但不同的标题和不同的擅写方式,隐约引导和影响了读者的情绪和判断。

我联想到了媒体学里的两个相关理论:‘agenda setting’ 议题设定和‘perceptual selectivity’–知觉选择性。议题设定是通过报道内容的框架对一个议题,进行强调。知觉选择性是主动和有意地选择内容。前者是媒体报道的方式,后者是读者诠释的方式,多半是前者影响后者。

就拿爱尔兰少女的报道来做例子,在本国媒体的议题设定的引导下,读者可能会选择性忽略受害者家属对警察的调查还有保留,忽略了法国警察和英国国际刑警已参与调查。

而发表的外国媒体这类标题,会让外国读者对此案增加悬疑,忽略了家属对搜救团队的感激。

新闻来源都一样,但媒体框架新闻的方式会引导出读者直觉选择性地相信不同的结果。这种相信,有时候有可能是断章取义,也有可能是以偏概全。

文字加情绪是最有力量的毒药。善用方可治病,一旦错用,毒性加剧便可能一发不可收拾。

以上这句话除了适用于爱尔兰少女遇害,国外媒体煽动性的用词,也适用于最近频频被种族化的爪夷文事件。种族课题越炒越烈的当儿,应该静下心思考,那些你认为煽动性报道,是否也是一种知觉选择性?

任何客观报道都难免存在主观成分。而我们作为读者,主观地在理解报道的时候,也应善用不同的管道、资源来寻求客观的平衡点。要永远保有思考和思辨的精神,才不会沦为一群没有建设性的吃瓜群众。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