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3/08/2019
第一艘採再生能源三体船· “海洋卫士号”开进亚庇

“海洋卫士号”现停靠在丝绸港湾度假村帆船码头。团队将在接下来的时间走访各校进行宣导,8月29日举办“塑料废物转为能源”工作坊,并于9月10日启程前往菲律宾。

(亚庇23日讯)由瑞士海洋保护基金会(Race for Water)发起的环球航海科学考察船“海洋卫士号”花了两年时间走访太平洋后,本月21日抵达亚庇丝绸港湾度假村帆船码头。亚庇是它在我国停留的唯一一站。

全球第一艘採用再生能源的节能三体船,拥有流线型船体,设计新颖,拥有高科技航海装备。船身35公尺长,23公尺宽,布满太阳能板,以储存能量,作为生产氢气和启航用途。

尽管“海洋卫士号”(Race for Water Odyssey)平均时速仅8海里,比渔船还慢,但它也依靠风力,顺风时以风力伞拖拉航行,速度可增加好几倍。

展开第2次环球航海

创办人瑞士籍的马可(Marco Simeoni)今日会见媒体后表示,“海洋卫士号”在2015年展开第一次环球考察后,2017年展开第二次环球航海之行。

此次,“海洋卫士号”背负了用5年时间沿途调查塑料垃圾对海洋的污染,并寻求最佳解决方案的使命。整个项目计划约有300天在海上航行,经过4万多海里、11个科考停留地和9个额外停留点,途经13个国家。

马可说,他是在“我们海中无塑料”(NOW!)环保组织创办人玛丽娜的诚邀下,特将亚庇列为其中停靠点。

“海洋卫士号”于2017年4月9日从法国出发,经访太平洋多个小岛,于今年6月抵达印尼峇厘岛。除了勘察沿途的海洋污染,也在停留之地向当地人民宣教,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尤其呼吁年轻人改变生活习惯及自我提升正确处理垃圾的知识。

“海洋卫士号”也依靠风力航行。顺风时以风力伞拖拉航行,速度可增加好几倍。

每年2500万吨塑料弃海 

“垃圾环流”永无止境

马可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海洋垃圾的研究结果显示,全球每年有超过2500万吨塑料垃圾在海上漂流。垃圾在达到一定的数量后,形成了“垃圾环流”,无休止地在海洋上“画圈圈”。目前的“垃圾环流”有5处:北大西洋和南大西洋、北太平洋和南太平洋以及南印度洋。

“所以,我们是依据垃圾环流的所在地来计划我们的行程。目前我们已经过了两大垃圾环流。”

他说,多年的考察发现,海洋中发现的垃圾,80%来自塑料製品。有些塑料被海浪和海风打碎成颗粒、有些仍保持完整的形状,它们漂浮着,或沉入海底。不论塑料去了海洋的哪一个角落,塑料最终都会回到人类的肚子。

马可指出,第一次环球海洋考察的队员们会在垃圾漩涡附近采集塑料垃圾样本,常常能看到明显被鱼啃食过的塑料制品。而附近岛屿的渔民则说,捕捞上来的鱼,经常在胃里发现塑料。

“人类发明的塑料,就这样通过食物链还给了人类。这些塑料製品很可能会致癌。”

垃圾填埋污染土地

马可也说,人们每日从海滩捡垃圾再埋入土地中的做法,其实是“很愚蠢”的,因为垃圾,尤其塑料製品本身充满化学物(包括石油),同样污染土地。

因此,他认为,製造一个“有利可图”的循环再用的商业链,可鼓励人们投身环保。

首先,回收;送到工产将塑料打成颗粒;利用高温热解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再转化合成气,作为发电或商业用途。

马可说,这样的生产链不但能製造就业机会,也能刺激经济和社会活动。如今,法国科技公司ETIA已著手发展这一块新经济领域。

“海洋卫士号”全身佈满太阳能电板。

刘伟强:非全是居民丢的

部分沿海垃圾来自外国 

受邀出席的首相署部长兼三脚石区国会议员拿督刘伟强发表谈话时说,沙巴沿海垃圾问题,未必全是沿海居民的错。

“很多垃圾除了来自陆地,也来自其他国家。我们经常看到英国超市的包装、法国品牌的水瓶……相信这些垃圾辗转了7大洲5大洋后,来到山打根。”

回收容易循环用难

刘伟强说,以山打根为例,每日在海滩都会收集的垃圾多达300吨。他坦言,号召大批大学生和志工收垃圾是相当容易的事,但要真正让这些废物循环再用,则困难重重,因为环保商对回收其实并不积极。

联邦政府去年已敲定将在2030年实现零塑料袋,现阶段希望官方活动避免使用一次性塑料产品,包括塑料矿泉水瓶和食物的包装袋,以降低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量。

刘伟强(前排右四)对“海洋卫士号”所展示的高端科技赞不绝口。

马可:全球每年有超过2500万吨塑料垃圾在海上漂流。

船长弗兰华说,设计团队利用太阳能产生电力,电解海水产生氢气后,充作能源并储存在锂电池内。倘若天气不佳导致太阳能电板无法发挥作用,“海洋卫士号”也能依靠氢气能源航行6天。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