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4/08/2019
蔡威亮‧我小时候的巫裔邻居
作者: 蔡威亮

我小时候的邻居玩伴,是一户巫裔人家的小孩,其父亲是一名宗教老师,我这名玩伴长大后,也成为一名宗教司。

我们长大后虽没有保持联系,可是,在我的手机联系人仍存有其电话号码。也因工作关系,会在一些官方或友族活动的场合碰面,因他受邀在仪式开始前,为大会祷告。

我的这名巫裔玩伴,一眼看上去,就是很典型的穆斯林形象的男子,蓄着胡须、戴着白色穆斯林帽子或宋谷、穿著传统服饰。

自小,我就生长在一个有巫裔小孩玩伴的环境,父亲也将我送至住家不远处的一所巫裔幼儿园,接受纯马来文的学前教育,包括:学习爪夷文字。

还记得,当时6岁的我,学会简单的爪夷文字书写和朗读,回家后,父亲也要我写和读爪夷文字,他从旁也学一学。当然,我的那位巫裔邻居也有给予教导。

不过,自从到来麻坡市区就读华小一年级后,我再也没有继续学习爪夷文字。可是,我小时候被巫裔文化薰陶还不少,包括:一起玩马来播棋(Congkak)、陀螺(Gasing),还有用手抓饭吃。

此外,我小时候的住家对面就是一所清真寺,每每扩音机的祷告声响起,也成了我们一家人的时间指南之一。

还有,我有一名姑姑自幼便由巫裔人家抚养长大,我们两家人于各自的节庆相互拜访,甚至白事场合,身为巫裔的姑姑及其家人,也有探丧。

我们之间的情谊,就是存在著一种尊重与了解,还有一份主动性的沟通;我们不会因彼此的宗教与文化差异,出现歧视,甚至排斥。父亲也不曾灌输我们与友族人家保持距离的观念。

殊不知,现代华小越来越多友族生报读,可是,很遗憾的是,从不少教育界的友人口中得知,部份华裔家长会要求老师,不要让其孩子与友族小孩同坐。这就是华裔家长对友族小孩的一种歧视与排斥,怎能教育下一代,在这多元种族与宗教文化的社会和谐共存?

还记得父亲给我的劝告:“要人家敬重你,你就要先敬重人家,不管他人有否对你不敬。”而在目前的多元种族的国家局势里,那一份先敬重他族的行为也是迫切需要的,不管是最多人口的巫裔、还是人口居次的华裔、印裔,乃至其他少数民族,彼此应以敬重为先,才能和谐共处。

各民族都要捍卫各自的宗教与文化,不愿被同化。而往往,捍卫与种族主义就一线之差,一不小心便成了敏感种族课题,则那一股“种族怒火”,越快降温、越快熄灭,才是上策。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