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7/08/2019
李发联·全津华小也要被照顾
作者: 李发联(本报高级记者)

全津华小终有被关注,消息指出希盟政府史上首次批准2000万令吉,让415所全津华小申请特别拨款,以维修校舍等用途,这消息确为全津华小董家教带来温暖,无论拨款多与少,至少能帮到学校。

每年半津华小获拨款,全津华小只能空等,那种同样是华小,但却不同命的感觉,就如亲身儿与继子的关系吧,满不是滋味。

吉辇县只有一所全津华小,属微小,约剩20多名学生,学校很大,人很少,老旧的建筑多年前建立后,因拨款有限,许多设备老旧损坏,当地甘榜人越搬越少,学校是在苦撑下办学的,每年董家教都要绞尽脑汁,找一些学生进来就读。

吉辇县隔邻的吉南万拉峇鲁有2所光华学校及峇眼三目崇正也是全津华小。多年来一直面对常年拨款少,不像半津华小拨款来得顺,常要找公众捐助。

全津华小找公众捐钱,外界常会以你们不是全津华小,政府100巴仙资助吗?怎么还要出来募捐?

一名全津华小的董家教成员吐苦水说,同样是华小,所受待遇不同,真的有苦自知,但学校设备也是会坏的,申请提上去,要等很久,有时会给,有时石沉大海。

其实全津华小中,有许多属微小,人少财力薄,处处受限,现今有特别拨款可申请,至少待遇能与半津华小平等,这是喜讯。

他们都希望这是常年拨款,而不是选择性拨款,毕竟办教育都是为培育下一代而努力。

希盟新政府能踏出第一步,为全津半津捎来好消息,华社普遍都希望政府能取消全津或半津的定义,一视同仁为马来西亚的教育政策,做出妥善对策。

同样是华小就要给予照顾,而不是因半津或全津,名称上的不同,就给予不平等待遇。

我这几年也有参与校友会文教工作,在办活动,为学校筹款,著实不易,但华社、校友对于母校的建设,大家还是会给予支持。

学校的筹款永远做不完,校舍不够,筹款建校舍,建了校舍没几年,设备又要进行提昇维修了,政府拨款是有限的,因此,有许多学校总是自力更生,靠群众力量,把学校设备建设起来,受惠的是莘莘学子。

以前是先贤筹款建校,现今校友、家长或热心人士有能力了,续为学校出力,一代传承一代,饮水思源,这就是一种美德。

华校生爱校的精神,都在全马各角落开花结果,一传就几代人了。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