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03/09/2019
接受他人眼中不同的自己

高佩瑶.48岁.柔佛人.环境教育博士

和其他人一样,1993年从学院毕业后,我便开始进入职场工作,第一份工作在《新明日报》当记者,一年后便转换跑道当《中国报》普通组记者,之后才换去副刊组。

由于副刊组的性质不同于即时性新闻,它让我有机会接触不同的专题报道,过程中发现报馆似乎不太关注其他社会或是环境课题,因此我决定采访一系列环境教育课题,希望可让读者认识不同的社会议题。

不知不觉,几年过去,正当我很努力的发掘不同课题时,有一天新闻主任告诉我:“你做这些课题,不会有多少人想看……”。为此,让我消沉了一段时间,之后我还是觉得即使只有寥寥几个人会看,我还想继续写下去。

我想,会开始对环境教育课题有意识,大概就是在那几年不断采访、撰写而累积的,而这不经意埋下的种子,也让我对环境课题有了不同的诠释;惟当时对环境教育课题,我确实停留在知识层面,未深入解剖。

从小我的家庭环境并不富裕,被迫养成节俭习惯,但却惹来同事议论,让我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怪”。不追名牌、不打扮,怎么了?

尽管之后有升迁机会,但基于对环境教育抱有强烈欲望,我毅然义无反顾地飞往台湾延续我的读书生涯,那一年的我28岁。

踏入台湾这片土地后,发现当地的非营利组织都很落力推广环境教育的活动,而且政府还提倡垃圾分类运动,这也是我国缺失的部分。

期间,我也碰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让我觉得很有“归属感”,也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让我更坦然的接受他人眼中不同的自己。

从台湾学成归来后,我在学院担任讲师,最近也开始举办环境教育小学堂,希望透过演说课程可加强国人的环境意识。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