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04/09/2019
华巫印成员 一家亲·华裔家庭两代人异族通婚
作者: 报道:刘存全/摄影:何正圣
5646LCC2019826181954761915.jpeg

(受访者提供)

华裔大家庭内有华、巫、印三族成员,每年过4个节庆、家中讲5种语言!

这家人,通过理解彼此打破族群疆界与语言隔阂,形成马来西亚多元文化交融下的独特风景,却也面对着多元文化与语言所带来的挑战。

黄观来是华印混血儿嫁印裔

今年41岁的黄观来,是个华印混血儿,父亲是个华裔,与印裔母亲结婚后,生下8个子女。从小到大,以华族为身分认同的黄观来在家中以粤语交流,在家中也烧香、拜观音、过年过节,成长过程中从未去过印度神庙祈祷。

由于肤色黝黑,常被误认为是印裔,朋友都习惯称她为娜塔莎(Natasha)。她笑言:“每次出门在外说粤语,旁人都会吓一跳,说幸好没有说我的坏话。”甚至在公共部门处理公务时,时常面对公务员的质疑与误解。对她来说,个人身分看的不是肤色,她身分证上注明是华裔、有中文名,在日常生活中过的也是华人的生活。

5646LCC2019826181964761917.jpg
当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异族成为一家人,黄家学习用翻译,维系彼此。

她说,父母亲是异族通婚,家中对于跨族群婚姻较包容,家中子女也因此容易接触异族同胞,甚至结为连理。

姐妹嫁华裔基督徒及巫裔

21岁那年,一位年轻的印度男子朗姆(Ram)搬到黄观来家附近,朗姆对这位看似印度人,却一句淡米尔语都不会说的女子感到好奇,两人相识、相爱,数年后结婚。不只是黄观来,她的姐妹也陆续嫁给华裔基督徒与马来人,黄家成了容纳多元族群与宗教的大家庭。

从家人身上认识异族文化

离黄观来与朗姆居住家不远处,是母亲还在居住的老家。每到节庆,不管是农历新年、开斋节、圣诞节、屠妖节或家人生日庆祝,家人都会聚集在老家一同庆祝。饭桌上有不同族群的家人,怎么面对各族的食物禁忌?

黄家的处理方式直接了当:家里分两个锅,分煮清真与非清真食物。分了锅,人与人之间的分隔却少了。对黄家来说,这事一点都不难,只要彼此尊重,互相配合与关照,这些禁忌不阻碍彼此成为家人。

5646LCC2019826181964761918.jpg
面对家中有不同的信仰与饮食习惯,黄家学会包容差异,每逢节庆都会坚持一起度过。

面对异族,心中不免有许多疑问与误解,但是彼此都会询问。黄观来说:“比如说我们不明白为什么穆斯林要斋戒,那我们就发问,得到解答之后就更多认识,也学会尊重对方。”黄家设有一个群聊群组,大家不时在组内聊天,也提出对于彼此文化的各种询问。

面对家里混杂的文化、信仰与语言所形成独特的家庭关系,黄观来感到异常骄傲。“我觉得很光荣,我身上同时有着两种混杂的文化,意味着我同时承载着两套知识与思维方式,这是其他人没有的。”

访问那天,约在黄观来位于蕉赖的家中,两位印度小孩开门迎接,以流利的中文打招呼。原来,黄观来和朗姆把孩子送到华文小学,希望孩子掌握中文。

5646LCC2019826181954761914.jpg
黄观来是华印混血儿,父母对于跨族群婚姻态度也较开明。

家庭聚会讲5种语言

在家庭聚会中,大家庭中有着一个个的小家庭,各自说着不同的语言:粤语、英语、马来语、淡米尔文、中文……访问时,不禁讶异,究竟要以何种语言和所有人对话呢?仿佛是马来西亚的缩影,我们在同一个空间生活,使用着不同语言的我们,相互之间有可能理解彼此、认识彼此吗?

黄观来认为,我们不能预设每个人都懂得说同一种语言,以一种语言来进行沟通,而应该学会尊重彼此。通过翻译,他们确保每个人都参与在对话中,没有人被排除在外。“在聚会中,我们会以说粤语为主;但是,我会以英语向我的丈夫翻译,嫁给马来人的妹妹则会以马来语向她的丈夫翻译,让他们知道大伙儿谈话内容。”

她以弟弟的婚礼为例,她和印裔的丈夫要接受弟弟与弟媳敬茶,但处于说粤语的环境中,令丈夫不知所措。黄观来表示,她会一步步地为他翻译和解释,带领他顺利参与整个婚礼的仪式。

5646LCC2019826181954761913.jpeg
弟弟的结婚仪式中,黄观来与丈夫接受新人敬茶。(受访者提供)

她说多语沟通虽然是个挑战,但也显现了特殊的家庭文化。每次在外用餐时,在饭桌上每人以各自的语言对谈,彼此之间却不缺乏互动,往往令服务员惊讶,大叹:“你们的家庭好有趣”。

5646LCC2019826181964761916.jpg
去年,一家人在弟弟的新婚仪式后合照。(受访者提供)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