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06/09/2019
被指加剧严控民众.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引担忧
1603YSL201996154864983896.jpg
目前的中国迎来刷脸支付时代,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购物结帐时,只需面对镜头“刷”一下脸部就可付款,不必拿出现金、信用卡及智慧型手机。然而,这项技术仍然存在资安隐私疑虑。(法新社照片)

(中国.北京6日法新电)从处罚不负责任的狗主人到将持异议者列入黑名单,评论家们警告,中国的社会信用体系让当局能够界定“合意及不合意的行为”,也可能允许对人民的生活进行前所未有的控制。

这项倡议已引发人们担忧,中国正对原本已受到严密监控的民众加紧钳制,确保唯有那些严守共产党价值观者能够过好日子。

异议作家:新极权社会管制

这个中国国务院将于2020年在全国推展的机制,旨在评估个人在社会中的行动,通过奖赏及阻吓有效地标准化人们的行为。

异议作家野渡警告说:“这是一种新的极权社会管制,让官员们对每一个人生活中的每一分钟进行前所未有的审查。”

但迄今为止,专家们指出,并没有统一的制度,各城市和乡村在衡量好坏行为或“可信度”方面都有不同的标准,而且奖惩方式也各有不同。

在北京,那些“信用良好”的人有更好的机会觅得政府职位,或是为他们的孩子在公立幼儿园取得一个珍贵的位子。不过在小城市秦皇岛,良好行为的奖励是一张“模范市民奖状”和免费的常年健康检查。

专家:所有公民将有分数

美国耶鲁大学的中国法律专家唐哲(Jeremy Daum)说:“一个很大的神话是,所有的公民会有一个分数。”

他在他的部落格中写道:“社会信用完全无关信用分数,其实它是……一个涵盖了各类条规的模糊构想。它们之中的统一特征,若有的话,就是保存记录有助于令人们更加诚实,并减少不端行为。”

研究中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博士生莎泽塔同意这一点。她解释说,目前仅有一个“地方试验性项目的大杂烩,并没有一个关于全国性体系情况的明确定义”。

她补充说:“(中国)政府本身并不确定,而且尚在要搞清楚这样的体系能够达到什么,以及其限制是什么。”

官员们一直以来苦苦解释,社会信用体系将不会侵犯人民的合法权益,或是限制使用公共服务,如学校或医院。

研究员:体系加剧不平等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连伟良今年6月表示:“这体系不会被用来处罚个人。”

不过,维权分子们警告,一旦结合了中国的大规模监控设备,这社会信用体系可能成为将异议消音的致命武器。

国际特赦组织研究员潘嘉伟说:“这体系将只会加剧不平等,并阻止批判的声音。”

难以检查个人分数
没明确规则作出惩罚

对于那些在社会信用体系下违规者,并没有明确的规则列出有关的惩罚方式,而且要检查个人的分数也不容易。

根据中国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的资料,2018年,当局禁止数百万名信用不良者搭乘飞机或火车。

受影响的包括香港女星叶璇。

今年3月,叶璇因为被判毁谤当时男友的旧爱罪成后没有遵守庭令而被阻止登机。她在北京的公关表示,有关禁令在法庭指示她道歉后解除。

不知被列入黑名单

中国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朱立家说:“中国目前进行的社会信用试验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大多数人在被列入黑名单之前,都没有受通知。”

“关于如何会被列入黑名单,也引起许多混淆。”

在某个案例中,北京一名男子因为在未经地方政府许可下砍倒13棵白杨树,被下令种植65棵树。

去年,山东省的一些村庄在每一件屋子门口展示“可信度排名”,之后引起村民们强烈反对而宣告停止。

在苏州,当地进行的试验性项目如今推出了手机应用程式,让市民可以检查他们的社会信用等级。

资料收集敲隐私警钟

由于并不清楚当局会收集有关个人和公司的什么资料,或是将会储存多久,因此这也引起了有关隐私的问题。

根据资讯服务供应商IHS Markit的资料,在2016年,中国设有约1亿7600万架摄影机监控其街道、建筑物及公共场所,相比于美国只有5000万架。

到了2022年,这数目预计将达到2.76亿架,这对于一个14亿人口的国家也是个庞大的数字。

虽然现有的体系缺乏凝聚力,批评者担心,统一的体系将会有很广的范围,控制日常生活。

中国也正在拟定计划,要在今年推出涉及企业的全国性社会信用体系,其规定包括,要外国及国内公司在其办事处安装监控摄影机,并与政府分享资料。

中网民逾70%月入不足3千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8.54亿,较去年底增长2598万。

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占网民比例的99.1%。近九成中国网民没有上过大学。个人收入结构上,逾七成网民月收入不足5000元(人民币,下同)(约2930令吉)。其中月收入500元以下的网民群体占比为19.9%

中跨入“刷脸支付”时代
暗藏资讯安全隐私疑虑

目前的中国迎来刷脸支付时代,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购物结账时,只需面对镜头“刷”一下脸部就可付款,不必拿出现金、信用卡及智能型手机。然而,这项技术仍然存在资安隐私疑虑。

中国的行动支付基础网络,是全球最先进网络之一,在全国各地推出仅需人脸辨识即可交易系统,二维码(QR Code)显然已经过时。

只要顾客在配备摄影镜头的销售点系统(POS)前摆好姿势,机器将他们的脸部影像传送至电子支付系统或银行账户后,就算完成一笔消费。

研究员:可动用资料进行监控

澳洲麦觉理大学中国问题研究员倪凌超说:“这有很大的风险…中国可以为了自身的目的而动用这些资料,例如监视、监控、追踪政治异议人士、控制社会和讯息,出现如同针对新疆维吾尔人进行种族剖绘的情形,甚至是预测性警务(predictive policing)。”

尽管存在资料安全和隐私隐忧,刷脸支付依旧出现在中国的繁华大街,消费者似乎毫不担心。这类软体系统已经广泛使用,通常被中国政府用来监控市民,被视为揪出不遵守交通规则民众以及逮捕罪犯的利器。

支付宝作为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集团的金融部门,正在中国带头冲刺且机器遍布100座城市。未来3年更将投入30亿元(17.6亿令吉)在刷脸支付技术上。

在日益增加的新创企业试图进军这项蓬勃发展的产业期间,经营6亿用户“微信”(WeChat)通讯软体的腾讯,8月推出名为“微信青蛙Pro”新一代刷脸支付机。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